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 第210章 快点亲一个

第210章 快点亲一个

    小阿紫抱着药瓶,骑着饕餮,小心翼翼地来到许琛的病房门口。

    她跳下獒背,踮着脚尖,轻轻推开虚掩的门缝,探进小脑袋。

    屋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比往日少了几分凝重。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干净的地面上。

    她一眼就看到,那个让她日夜牵挂的许琛舅舅,竟然没有躺在病榻上,而是穿着一身干净的素色长衫,正由娘亲搀扶着,一步一步地走着。

    他的脸色依旧苍白,身形也消瘦得厉害,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每一步都走得有些艰难,需要紧紧依靠着娘亲的手臂。

    但他的脊背却挺得笔直,眼神中也恢复了往日的清明,只是眉宇间多了一丝大病初愈的虚弱。

    “舅舅!”小阿紫惊喜地叫出声,抱着篮子就冲了进去。

    许琛闻声停下脚步,转过头,看到是她,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小阿紫来了。”

    窦娘子也笑了,眼圈却有些发红,对小阿紫道:“你舅舅刚能下地走几步,正说要慢慢恢复力气呢。”

    小阿紫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但又怕娘亲说她,连忙将篮子递给旁边的陆夫人:“陆姨,岁岁阿姨让我来送新药瓶。”

    陆夫人接过篮子看了看,点点头,又看向许琛,眼中带着欣慰:“恢复得比预想的要好。虽伤了根本,需终身服药调理,但命总算是保住了。已是万幸。”

    “终身服药”四个字让小阿紫的心揪了一下,但看到舅舅能站能走,还能对她笑,她又觉得这已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许琛挺过鬼门关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军城。

    恰在此时,沈桃桃看着城内逐渐恢复生机,还有那些在血火中并肩作战,互生情愫的眷侣们。

    知道是时候了,她找到谢云景和宋清远商议:

    “如今军城初定,伤员渐愈,许公子也闯过了生死关。我想不如趁此机会,将集体婚礼办了?一来庆贺新生;二来也让大伙儿热闹热闹,沾沾喜气,坚定在此安家立业的决心。”

    谢云景闻言,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此议甚好。安稳人心,凝聚士气。”

    宋清远也笑道:“大战之后行婚嫁,此乃人伦常情,亦是兴旺之兆。我可为主持。”

    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经统计,竟有不下三十对新人有意参加。

    其中有周莹和李瘸子,春娘和沈大山,王玉兰和陈黑子,柳如芳和赵老四,还有几对是在共同守垛,一起开荒,互相扶持中暗生情愫的普通士兵与姑娘……

    春娘主动请缨,带领绣坊所有姐妹,日夜赶工,为新娘们缝制嫁衣。

    布料虽不华贵,多是结实的细棉布,但她们以巧手在衣襟,袖口绣上并蒂莲,比翼鸟等吉祥图案,虽简朴,却别致用心。

    军城的天空,仿佛也被这连日来的喜气所感染,碧蓝如洗。

    连风都变得格外温柔,拂过城头猎猎的旌旗和广场上张贴的大红“囍”字,带来一种令人心安的平和。

    城主府前的中心广场,早已被洒扫得干干净净。

    广场四周,插满了用新砍的竹竿挑起的简易旌旗,迎风招展,显得格外精神。

    正中央,用原木临时搭起了一座半人高的礼台。

    从清晨开始,整个军城便沉浸在一片忙碌而欢腾的海洋里。

    食堂的烟囱从凌晨就未曾停歇,滚滚炊烟带着浓郁的香气弥漫全城。

    妇人们穿梭忙碌,笑声和吆喝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更是兴奋地上蹿下跳,追逐打闹,小脸上洋溢着过节般的喜悦。

    吉时将至。

    广场上,人头攒动,几乎全城能走动的人都来了。

    前方,整齐地站着三十对新人。新娘们身上穿着绣坊出品的大红嫁衣,头上盖着一块红盖头新郎们则是穿着干净的衣衫,胸前戴着一朵用红布扎成的大花,个个挺直了腰板,脸上除了紧张便是羞涩。

    陈黑子紧紧握着王玉兰的手,粗糙的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王玉兰盖头下的嘴角高高扬起,毫不掩饰她的爽利与欢喜。

    沈大山不时偷偷瞄一眼身边盖着盖头,身姿窈窕的春娘,搓着大手,憨厚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周莹难得地收起了平日里的火爆脾气,安安静静地站在李瘸子身旁,甚至微微侧头,听着李瘸子低声说着什么,嘴角带着一丝柔和的笑意。

    赵老四和柳如芳的手紧紧交握,两人都是沉默寡言的性子,但偶尔在盖头缝隙交汇的眼神却充满了踏实与温情。

    还有更多的新人,有的是共同守过一个垛口的战友,有的是在伤兵营里互相扶持的医护与伤员,还有的是在垦荒时并肩劳作的男女……此刻,他们都将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

    观礼的军民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脸上都带着由衷的笑容和祝福。

    沈二嫂抱着裹在红襁褓里的小建军站在一旁看热闹。小阿紫则骑在威风凛凛的饕餮背上,占据了一个绝佳的观礼位置,小脑袋左顾右盼,兴奋得小脸通红。

    吉时已到。

    宋清远身着一件青色文士长袍,缓步登上礼台。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和一对对新人,神情庄重而温和。

    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清了清嗓子,运足中气,那带着书卷气的声音,如同敲响的玉磬,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良辰吉日,佳偶天成!今日,我军城三十对新人,于此天地为证,军民为鉴,共结连理!”

    开场白便引得众人心潮澎湃,掌声雷动。

    宋清远双手微压,待掌声稍息,继续朗声道:“一拜天地!感谢天地赐缘,佑我军城,风调雨顺,家园永固!”

    三十对新人神情肃穆,齐齐转身,面向那广袤的蓝天与脚下厚重的大地,深深叩拜下去。

    这一拜,饱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对命运的感恩,以及对这片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守护的土地最深沉的热爱。

    “二拜高堂!”宋清远的声音微微低沉,“感恩父母生养之恩,虽远故土,关山阻隔,然血脉相连,心念相通!”

    许多新人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们之中,大多是被流放至此,与父母亲人生死相隔。

    此刻,他们朝着记忆中故乡的方向,深深叩首。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默默垂泪,那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过往的告别。

    观礼的人群中,也响起了不少唏嘘之声,感同身受。

    “夫妻对拜!”宋清远的声音再次高昂起来,充满了祝福与期许,“琴瑟和鸣,同心同德,贫贱不移,患难与共,携手共度此生!”

    新人们缓缓起身,转向彼此。

    他们相对而立,深深鞠躬,许下了此生最重的誓言。

    “礼……成!”宋清远拖长了声音,庄严宣告。

    瞬间,整个广场沸腾了!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掌声,口哨声,叫好声猛地爆发出来。

    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喊道:“亲一个!亲一个!快点亲一个!”

    新人们羞涩得手足无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