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小卖部通末世:开局泡面换黄金 > 第171章 先来一百吨炸药

第171章 先来一百吨炸药

    周海放下敬礼的手,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

    他没有再多说一句客套话,转身拿起桌上的加密硬盘,动作干脆利落。

    “林先生,姜总,后续的技术对接和生产落地,我们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二十四小时待命。”

    “你们有任何需求,可以直接联系我。”

    说完,他便带着人,快步走出了会议室,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办公室的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姜忆还站在原地,身体有些僵硬。

    刚才发生的一切,对她的冲击太大。

    从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构想,到国家力量的全面介入,再到一场针对华尔街巨头的金融屠杀计划。

    这一切,都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敲定。

    她感觉自己不是在一家初创科技公司,而是在一个决定世界格局的指挥中心。

    “林董。”姜忆的声音有些发干,“我们真的要让辉瑞破产?”

    “有问题吗?”林墨的语气很平静。

    “没有。”姜忆立刻摇头。

    有问题吗?

    当然有。

    那可是辉瑞,是华尔街的宠儿,是市值数千亿美金的庞然大物。

    但在林墨面前,她说不出任何反对的话。

    因为林墨拿出来的东西,已经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

    那是足以改写规则的武器。

    她现在要做的,不是质疑,而是执行。

    “金融市场的操作,我需要绝对的自主权和庞大的资金支持。”姜忆迅速调整好心态,进入了工作状态。

    “钱不是问题。”林墨看着她,“远星科技的账户,你可以随时动用。如果不够,我会想办法。”

    姜忆的身体绷紧了。

    她清楚,这一战,将是她职业生涯的巅峰。

    要么,跟着林墨,把辉瑞这个巨头彻底踩在脚下,一战封神。

    要么,一起跌入万丈深渊。

    没有第三种可能。

    另一边,周海一行人乘坐的红旗轿车,刚驶出远星科技的地下车库,他就拨通了一个加密专线。

    “是我,周海。我申请立刻启动最高响应级别。”

    “召集工程院和科学院,所有生物工程、基因编辑、精密制造领域的院士,两个小时内,到京郊‘追光者’实验室开会。”

    电话那头的人似乎被这个命令镇住了,迟疑了一下。

    “老周,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一次性召集这么多院士,需要……”

    “这是最高指令。”周海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图纸已经到手,经过初步验证真实有效,是超越时代的设计。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变成现实。”

    “‘细胞序列打印机’,这是它的名字。”

    “重复一遍,最高指令,所有人员,必须到位。”

    挂断电话,车厢内一片沉默。

    那位刚才负责解读硬盘的技术员,脸上还残留着未褪去的潮红。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份图纸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一个设备,那是一个新时代的钥匙。

    林墨没有在远星科技多待。

    将金融战场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姜忆,他还要考虑别的事。

    废土那边,“蜂群”无人机项目,是新城接下来的核心项目,必须尽快落地。

    而这个项目最核心的瓶颈,就是芯片。

    这方面张司长已经在周转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

    再加上这次他拿出来的资料,芯片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无人机方面,国内的无人机产业已经非常成熟了,从生产线到原材料,都能很快解决。

    而蜂群战术除了无人机之外,挂载的弹药也是重要组成。

    总不能子机冲上去了,结果爆炸威力不够,那就搞笑了。

    想要解决这点,也不难。

    林墨从次元仓库取出特殊通讯器,联络信鸽。

    电话很快接通。

    “林先生。”信鸽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直。

    “我需要一批东西。”林墨直接开口,“黑索金,奥克托金,以及配套的钝化剂和塑性粘合剂。”

    电话那头沉默了。

    信鸽没有立刻回答。

    他不是化学专家,但长期接触武器弹药,让他对这些名词异常敏感。

    这些全都是制造高能炸药的核心原材料。

    “林先生,这些东西管控级别非常高。”信鸽的声音变得严肃,“您要的数量是多少?”

    “先来一百吨吧,各种原材料按比例配好。”林墨随口报出一个数字。

    “一百吨?”信鸽的声音瞬间拔高,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一百吨高爆炸药的原材料?

    这是要炸掉一座山,还是准备打一场小型战争?

    “林先生,我必须知道这批材料的用途。”信鸽的语气不容商量,“这不是子弹或者炮弹,这是战略物资。”

    林墨对此早有预料。

    “我在研究一点新东西。”

    “新东西?什么东西需要一百吨炸药?”信鸽追问。

    “无人机。”

    “无人机?”信鸽几乎是脱口而出,“什么无人机还需要装炸药……你想搞自杀式无人机?林先生,你到底想干什么?”

    信鸽的呼吸变得粗重,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

    “林先生,这个请求我无法答应,也无权答应。请您稍等,我需要立刻向我的上级汇报。”

    林墨没有说话,静静地等着。

    电话里的电流声持续了大概半分钟,然后,一个截然不同的声音响了起来,沉稳,厚重,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我是赵振国。”

    林墨的眉毛轻轻挑了一下。

    他听过这个名字,军方装备发展部的负责人,一位真正的实权人物。

    “赵将军。”林墨的语气没有任何变化。

    “林先生,一百吨高爆炸药,你准备用它来放一场烟花吗?”赵振国的话很直接,甚至带着一丝审问的意味。

    “我想验证一个战术构想。”林墨不紧不慢,“用廉价的无人机,组成蜂群,对高价值目标进行饱和式攻击。”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赵振国在脑中快速消化着这个概念。

    蜂群战术,军方内部早有预研,但一直受限于核心算法和指挥系统的瓶颈,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

    “林先生,请继续讲。”

    “我这边有个思路,或许可以实现蜂群战术。”林墨言简意赅。

    赵振国没有说话,但林墨能听到他那边传来的,略微加重的呼吸声。

    作为装备部的负责人,他太清楚这几句话背后代表的意义了。

    如果真的能实现,这将会彻底改变未来战场的形态。

    “周海那边,刚刚拿到你的东西,东部战区紧急起飞了几架战机护送他们回京城。”赵振国突然话锋一转。

    林墨没有意外。

    到了这个层面,信息是互通的。

    “所以,我这个小小的要求,应该不算过分。”林墨平静地回应。

    赵振国在那头笑了一声。

    “林先生,你管一百吨炸药叫‘小小的要求’?”

    “你知不知道,如果这些东西落到不法分子手里,能造成多大的破坏?”

    “我知道。”林墨回答。

    电话那头的赵振国再度陷入了沉默。

    他权衡着风险与收益。

    一个能拿出癌症根治方案和“细胞序列打印机”这种划时代技术的人,现在又要搞什么“蜂群战术”。

    这个人,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

    他的价值,又到底有多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