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二战当文豪 > 第26章 峰回路转

第26章 峰回路转

    《朝闻道》这部先锋科幻小说所带来的影响,以人传人的方式在纽约迅速扩散。

    恩尼也买了一本《惊奇故事》,一边是为了看看别的作家写的小说,好适应下这个年代的科幻写作风格,一边也是为了给自己捧捧场,贡献个“首订”。

    他买完杂志和咖啡回来,就坐在家中专注阅读。

    然而,在《朝闻道》带来的影响还没扩散到他这个作者本人身上时。

    另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购物回家的玛丽手里拿着最新寄送到的邮件,进门兴奋地说道:“恩尼,你有一封新的邮件。”

    她知道恩尼投稿给《黑面具》的事,这会儿收到一封来自“故事出版社”的邮件,认定一定是恩尼过稿了。

    “也没准是退稿信嘛。”

    恩尼放下手上的杂志,见到玛丽对他充满信心的样子,既有些温暖,也有些无奈。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社会上的边角料,妈妈眼中的小骄傲。

    当然,恩尼自然不会认为他写的小说是“边角料”,也是带着几分期待,用裁纸刀拆开了邮件。

    [尊敬的里瑟先生:

    您好!

    您于5月29日寄来的短篇小说《布朗克斯的故事》我已认真进行了阅读。

    在当前黑帮小说创作愈发追求暴力与艳情的趋势下,您的作品以简洁有力的笔锋、颇有巧思的情节设计,塑造出了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社区故事。不仅敢于针砭时弊,在批判矛盾的同时,也让隐喻的社会矛盾自然融入故事当中,像一盘精美的菜品,能在刺激味蕾的同时,尝尽人间百味。

    只是,故事所展示的风格与本刊一贯倡导的风格并不相符。

    但请您不要灰心,您的稿件虽然未被《黑面具》录用,但足够优秀的作品不会被埋没……]

    恩尼愣了下,这峰回路转的回信是要闹哪样?

    他继续往下看。

    [……此刻,在我写就这篇回信的时候,一位出版行业的元老——爱德华·威克斯先生,正坐在我的身边让我代笔这封信件。

    是的,里瑟先生,我想要告诉您的是,虽然这部小说并未在《黑面具》过稿,但它被《大西洋月刊》的主编爱德华·威克斯所青睐、录用。

    按照威克斯先生的原话——这篇东西有我们想要的味儿。

    因为您的稿件邮件寄送到的地址是《黑面具》杂志社,所以为了知道您是否同意将本稿签约给《大西洋月刊》刊发,您可能需要与威克斯先生见面详谈一番。

    如果您有此意的话,请您致电以下号码:xxxxxxx。

    再次感谢您向《黑面具》杂志的投稿,期待您的更多佳作。

    《黑面具》杂志编辑部。

    (F.M.艾略特,责任编辑)]

    阅读完这封信件,恩尼捧着信件愣神了片刻。

    什么情况?

    过稿了……但是在《大西洋月刊》??

    这之间的跨度也太大了吧?

    一下就从低俗文学杂志,跨越到了美国著名的顶级期刊??

    这还不是让恩尼最震惊的。

    咱就是说,他的这篇小说是怎么被《大西洋月刊》的主编看到的?

    恩尼在原地思索着,比路易十六还摸不着头脑。

    不过,本以为会被退稿的稿件,竟受到了《大西洋月刊》的邀约,这是一件好事!

    而且恩尼很想知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下楼使用那部公寓唯一的座机,拨通了《黑面具》杂志社的电话。

    正在伏案工作的范妮·埃里森听到座机响起,心跳漏了一拍。

    她很想知道写就《布朗克斯的故事》的作者会是怎样一个人,所以很期待。

    能写出这么一个故事的人,就算不是移民、黑人,也一定是个常年致力于种族运动的自由派白人吧?

    这通电话……是否就是那位作者?

    范妮带着忐忑,接通了电话。

    “您好,是《黑面具》杂志社吗?我是《布朗克斯的故事》的作者,想找艾略特先生。”

    是一个很年轻的声音。

    范妮脸上出现惊喜的笑容,激动说道:“您好,我就是艾略特——一个使用了男性笔名的女性编辑。”

    出于范妮自己也说不清的缘故,这一瞬间她并没有说明自身的肤色。

    “喔……您好,女士,我该怎么称呼您?”恩尼诧异了下,接着说。

    “范妮·埃里森。”

    “您好,埃里森女士,感谢您的青睐,我愿意将《布朗克斯的故事》刊登在——嗯,《大西洋月刊》上,”恩尼还有些不习惯这种变故,差点说成了《黑面具》,“请问什么时候方便见面详谈?”

    ……这个作者对投稿的流程很熟悉,不像是新人,不过看文笔也知道是个老登。

    范妮一边在心里想着,一边欣喜说道:“时间方面您要是有空的话,我们可以约在今天下午4点见面,地点是格林威治村的雷焦咖啡馆。”

    “当然,我会准时抵达。”

    恩尼爽快的答应了。

    他知道这间咖啡馆,在后世相当有名,不仅曾被用作《教父2》的拍摄地,脑洞大开的肯尼迪还在这间咖啡馆门口发表过竞选演讲。

    而且这间咖啡馆还是很多音乐家、艺术家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这里与编辑商谈小说的事,倒也颇有几分韵味。

    范妮与恩尼通完话后,立刻致电给威克斯。

    威克斯在看完《布朗克斯的故事》后,就等着拿下这篇稿子,自然是有空来跟恩尼见面。

    ……

    午后,温煦的阳光照耀在马克格大街上,沿街商铺的招牌在阳光中折射着光线,艺术氛围浓厚的装潢有种艺术光辉闪耀的感觉。

    爱德华·威克斯穿着西装走在马克格大街上,很喜欢这种艺术气氛浓厚的氛围,让他有种这里是混乱世界的“安全屋”的感觉,战争所带来的不安在这里无法肆虐。

    为了能准时见到“恩尼·里瑟”,他也是难得提前这么久就到了咖啡馆门口,等得有些无聊。

    这时,有两个路过的青年正在谈论着什么。

    “我天,哥们儿,这期的《惊奇故事》绝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种类型的科幻小说。”

    “你说的对!当务之急是搞清楚《朝闻道》的作者是在哪里买的毐——没吸点根本写不出来好吧!”

    两个青年亢奋对话着,手里各自有一本最新发行的《惊奇故事》。

    爱德华·威克斯听到这番对话,挑了挑眉。

    《惊奇故事》他是知道的,也看过,是一本不错的杂志,尤其这几年在主编约翰·坎贝尔的带领下,杂志质量和销量都在日益攀升。

    不过……没吸点根本写不出来?

    他有些想象不出是何等小说,会让读者发出这等评价。

    威克斯顿时被提起了兴趣,在这里等着也是无聊,便往对街的一间书店走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