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二战当文豪 > 第36章 《鲸歌》付梓

第36章 《鲸歌》付梓

    恩尼刚想问阿西莫夫发生了什么事。

    阿西莫夫就挺了挺微胖的肚子,脸上带着愠色:“那些人一边谴责元首的‘优等民族’理论,一边却又在国内搞种族主义,真是彻头彻尾的虚伪!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要是这个世界全是机器人就好了!”

    阿西莫夫喋喋不休地说着,恩尼也算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他刚才是去书店买《大西洋月刊》了,结果就听到有人在抨击《布朗克斯的故事》,他就没忍住与人争辩了几句,结果把自己气得够呛。

    见到阿西莫夫放下即将收尾的小说离开,原来是去买杂志给他“刷数据”了,还为此与人争辩。

    恩尼也是心头一暖,拍了拍他的肩膀,劝慰道:“没必要为这种无聊的小事生气,再怎么着,我们稿费能拿到手就行了嘛!”

    听到恩尼说的,阿西莫夫也觉得有道理,情绪平复下来:“你还真是看得开,难道你是机器人不成?”

    恩尼咧嘴一笑,打趣着:“我倒希望我是个码字机器,创作真是太累了。”

    这番话缓解了气氛,让阿西莫夫也是不禁一笑。

    只是笑完,他没有半点对恩尼的同情,反而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以你的努力程度,完全说不上累吧?大萧条那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你能靠着天赋坐在房间里打字赚钱,不用风吹日晒,就更应该珍惜!

    你的《鲸歌》从上个月开始写的,到现在还没写完,是不是该反思下自己?

    我的《转圈圈》三天都写了15000个词了。”

    阿西莫夫说完,还不忘补上暴击:“人生最悲哀的事就是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恩尼“……”

    好嘛,用我写的东西攻击我,回旋镖算是打回身上了。

    不过,虽然被这么说了一顿,恩尼心中却没有丝毫愧疚,他又不是阿西莫夫这样的卷王……

    恩尼忽然拉开了窗帘,让阳光照射进来。阿西莫夫见到恩尼的样子,以为他是要洗心革面,要在阳光中重获新生、努力码字。

    然而,他立刻听到恩尼说:“我打算晒死我自己,你怎么还在原地不动弹?”

    阿西莫夫:“……”

    两人斗了半天嘴。

    恩尼也感觉一部短篇小说写一个月有点说不过去,主要是有点对不起约翰·坎贝尔——这段时间约翰·坎贝尔一直在催稿,但恩尼大部分时间都在健身馆。

    他痛定思痛,坐到了打字机前:“半个小时,一定能把《鲸歌》收尾。”

    听到恩尼要开始努力奋斗,阿西莫夫欣慰地点了点头,也坐到打字机前:“我也刚好把《转圈圈》收个尾,不如我们来比谁写的快吧?”

    “……”

    恩尼权当做没听见,抱起打字机就进了里屋。

    笑死,谁要跟卷王比啊?

    往往小说在开头需要塑造背景、平衡信息量的时候难写,而到了结尾阶段,前期铺垫的线索、人物动机、隐藏冲突都已完善,写作者就只要按照逻辑完成“回收”即可。

    所以恩尼敲下《鲸歌》的最后一个词后,抬头看了眼时间,比他预想的快多了,只花了十五分钟就写完了结尾——竟是进入了心流状态,无需思考,就心无旁骛、一气呵成的完成了故事。

    “看来多运动运动,对创作也是好事嘛。”

    恩尼伸着懒腰,心想40年代的文坛就是好啊,不像后世普通人要靠文字赚钱基本就只能写网文,日更最少4k字的规则下别说运动了,能不失眠就是好事。

    几乎是同一时刻,阿西莫夫的声音就传了进来:“你写好了吗?我怎么没听见你敲键盘的声音了?”

    恩尼:“……”

    笑死,还带监督的。

    恩尼应了声,从纸夹中拿出稿件,用回形针装订好。

    走出房间,将新鲜出炉的一叠稿件递给阿西莫夫:“你看看写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由于阿西莫夫是触手怪,所以他的《转圈圈》大致内容恩尼昨天就看过了。

    然而恩尼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选手,导致阿西莫夫都有点把之前的剧情给忘记了。

    在拿到稿件后,阿西莫夫就迫不及待将《鲸歌》当成一个完全没看过的故事阅读起来。

    这部小说的原著剧情并不复杂,讲的是:

    「一个叫做“沃纳”的毐枭生产了二十五吨的货物,却因为美国发明的中微子探测器,根本无从运输货物。

    为了顺利将货物运输进美国销售,沃纳让他在美国读书的小儿子寻找能帮忙的人,于是他的小儿子就带来了海洋生物学家“戴维·霍普金斯”博士。

    霍普金斯表示他能通过鲸鱼来运输货物——他在鲸的大脑中安放了生物电极,还安装了一台计算机接收外部信号,并把它翻译成鲸的脑电波信号,从而可以通过一个类似电视遥控器的装置控制鲸的一切活动。

    两人达成合作后,那头体长四十八米的蓝鲸“波塞冬”,就用嘴含着装载有沃纳、霍普金斯,与货物的透明小舱出发前往美国,顺利通过海岸线完成了交易。

    然而,却在返程的时候出乎意料的遭到了捕鲸船的攻击——两人都没有想到国际公约根本无法制约没有道德的捕鲸船——就这么以一种讽刺的方式命丧大西洋。」

    当然了,这是《鲸歌》原著故事的版本。

    为了能贴合时代,恩尼在创作的时候,只保留了这部小说核心的科幻技术与思想隐喻,其余的故事几乎都进行了修改。

    【沃纳将军站在船头,望着大西洋平静的海面沉思着。他很少沉思,总是不用思考就知道怎么做,并不用思考就去做,现在看来事情确实变难了……】

    恩尼所设定的故事背景,是大西洋海战初期,英国与德国在海面上日夜不停的进行激烈海战。

    而美国最初因孤立主义政策拒绝援助英国,可眼看着德国在大西洋海战中占据上风,美国参、众议院终于通过了《英国援助法案》,并在总统签署后正式生效,同意英国用其本土的军事基地与各类矿产,来向美国换取支援。

    法案生效,美国利用军舰开始向英国运输军火,却因为德国U型潜艇的威胁,损失巨大,仅仅一个月就损失了76艘船只,大部分是在潜艇战中被击沉。

    负责运输军火的海军上将沃纳为此感到苦恼,让总统寻找能帮忙的人,于是总统一番寻找后,就带来了海洋生物学家“戴维·霍普金斯”博士。

    一场利用鲸鱼、跨越大西洋向英国运输军火的秘密任务就此展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