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大的问题是……
妈的,天赋不够!
这个念头如同当头一盆冷水,浇灭了林阳心中刚刚燃起的熊熊烈火。
他盘腿坐在地上,看着自己那琳琅满目的天赋列表,第一次感到了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总天赋数量三百四十六个。
其中一半是他自己赋能自己复制出来的,他没法动。
剩下属于他自己的,一百七十三个。
听起来很多。
但这里面,白色普通级的天赋,居然连一百个都不到!
剩下的全是绿色、蓝色,甚至还有紫色和金色的高阶天赋。
在过去,任何一个考生看到这份列表,都会羡慕到发疯。
可现在,林阳只觉得头疼。
这些高阶天赋的结构太复杂了,以他目前的算力,想要彻底拆解一个绿色天赋都费劲,更别说蓝色以上的。
更关键的是……他也动不了。
初级【杂学家】只能重铸白色天赋。
它们就像一个个精密无比的成品家具,而林阳现在需要的,是海量的,最基础的砖块和水泥。
“唉……”
林阳长叹一口气,第一次觉得,这些花里胡哨的高稀有度天赋,还不如来一百个【微风抗性】来得实在。
就在他一筹莫展,准备暂时放弃这个宏伟计划时,脑海中,那个神话级天赋【万界通识】忽然轻轻震动了一下。
不是警示,也不是信息洪流。
更像是一种……主动的交互。
林阳心中一动,将意识沉浸了进去。
下一秒,他愣住了。
他“看”到了一幅前所未见的画面。
那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也不是什么世界的底层逻辑。
而是一段……记录。
一段无比清晰,无比详尽,甚至连每一个思维节点都完美复刻的……操作日志。
【万界通识】竟然把他刚才拆解【初级力量增幅】,并且重组成【力量律动】的全过程,给完完整整地记录了下来!
这玩意……还带录像功能的?
不,不对。
林阳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关键。
这不只是录像。
更像是一个……存档!或者说,一个可以随时调用的“天赋配置方案”!
一个疯狂的念头涌上心头。
他立刻尝试着,在【万界通识】的界面中,下达了一个指令。
“记忆该天赋配置,命名为‘力量律动零号’。”
嗡!
他的天赋面板中,那个刚刚诞生的白色天赋【力量律动】,旁边忽然多出了一个极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标记。
与此同时,【万界通识】天赋的深处,一个全新的,类似文件夹的结构被创建了出来。
【天赋配置库】
【1. 力量律动零号】
林阳的心脏,再一次不争气地狂跳起来。
他强压着激动,又下达了第二个指令。
“以‘力量律动零号’为模板,重铸天赋。”
【缺少基石:‘肌肉纤维强化’X1,‘骨骼密度微调’X1,‘精神力引线’X1。】
【请选择需要重铸的天赋。】
虽然失败了,但林阳却笑出了声。
成了!
真的成了!
他之前还在发愁,就算拆解出了基石,每一次重组都得自己亲力亲为,耗费大量心神,跟绣花一样小心翼翼。
现在,完全不需要了!
【万界通识】就像一个最顶级的智能管家,不仅能帮他记录下每一个成功的设计图,还能根据设计图,自动从他的“素材库”里抓取零件进行组装!
他需要做的,只是不断地提供图纸和原材料!
这哪里是自选天赋?
这他妈是天赋自动化生产线啊!
林阳兴奋地在原地走了两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图纸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研究和推演来解决。
那么剩下的,就是原材料了。
“天赋基石”。
他需要更多,更多最基础的“天赋基石”。
林阳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自己那不到一百个的白色天赋。
拆解一个白色天赋,需要消耗三个白色天赋……
三个天赋,起的却是一个天赋的效果,任谁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傻逼的行为。
但林阳相信量变产生质变。
三个白色天赋基石可以模拟并重组成一个白色天赋的效果。
但是十个白色天赋基石,就可能模拟重组出一个紫色天赋的效果!
这一次,他的思路清晰了许多。
他不再纠结于创造新天赋,而是开始了一项更基础,也更枯燥的工作。
拆解!
把所有能拆的白色天赋,全部拆解成最原始的“天赋基石”!
“拆解【微风抗性】。”
【拆解成功,获得基石:‘皮肤角质层微调’X1,‘能量传导阻滞’X1。】
“拆解【跳跃力微增】。”
【拆解成功,获得基石:‘跟腱结构优化’X1,‘爆发力神经调动’X1。】
……
随着一个个白色天赋被分解,林阳的“基石库”在飞速扩充。
很快,他就发现了新的规律。
不同的天赋,在拆解后,竟然会产出一些完全相同的“基石”!
比如【微风抗性】里的‘能量传导阻滞’,和刚刚拆解的绿色天赋【火焰抗性】里的‘热能传导阻滞’,其底层结构有百分之九十的相似度,几乎可以视为同一种东西。
这些,就是构成万千天赋的,最通用的“零件”!
是“天赋”这个概念下的,“公理”一般的存在!
林阳将它们命名为——【共通天赋基石】。
紧接着,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成型。
既然有共通的基石……那这些基石本身,能不能进行组合,形成更高级的“预制件”?
就像是用沙子和水泥,先预制成一块砖头。
再用砖头,去盖房子。
这样可以省不少天赋格子呢!
“尝试组合基石:‘肌肉纤维强化’与‘骨骼密度微调’。”
他向【万界通识】下达了指令。
这一次,没有立刻成功。
两个抽象的基石概念,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碰撞,排斥,试图寻找一个稳定的共存结构。
林阳的大脑飞速运转,不断代入各种参数进行调整。
足足过了十分钟。
嗡!
两个基础的基石,终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结构更稳定,也更复杂的“二阶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