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鬼啊?
韦穆忍不住想吐槽,你穿着道袍玩PS5不觉得很奇怪吗?而且还是玩的……
“你来啦?”
道人回头看他,双手抓握的手柄仍旧没丢下,只是暂停了游戏画面。
“不是,你都修仙了,怎么还对游戏有兴趣啊?”
韦穆走过去,忍不住问道。
“修仙不是修成机器人,恰好修仙,是后天返先天,犹如返老还童,你看孩童,对世间任何东西都保持兴趣与好奇,这份兴趣与好奇,正是我们修仙之人追求的东西。”
“修仙不是追求的长生不老吗?”
“哈哈,你错了,长生不老只不过是修仙途中获得的道果,而不是目的啊。”
道人甩开手柄:“就像你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但考上重点大学不是你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探究更多的真理啊……好吧,我知道你考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可你既然为了赚钱为什么选择食品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你脑子有毛病吧?”
“能别说这个了好嘛?”
提起这个,韦穆就内心剧痛:“这个专业也不是那么不堪,学好了找工作还是能找到的。”
“修仙可以骗人,但不能骗自己,如果任何工作你都满足,那还上什么大学?你去洗盘子也行啊。”
道人摇了摇头。
“好了,我们也别耽误时间,开始今天的功课吧。”
“功课?我还要上什么功课?”
韦穆一懵:“我都被你灌顶了还要上功课,那不是白灌了么……”
“灌顶只是灌输你一定的功力以及部分常识,你想象中那种灌顶以后不需要学习的灌顶之法,老实说我做不到,除非是真正仙人。所以啊,学无止境,你功力达到了‘略有小成’,可真正的实力距离‘略有小成’差远了。”
道人一番话说下来,韦穆也只能服气,谦虚问:“好吧,我要上什么功课?”
“首先,我需要给你阐明一件最重要的事……你接受真气也有一个来月了,你认识到什么是‘气’了吗?”
道人这话就说的太笼统了。
韦穆刚要开口,道人直接打断:“相信你也知道有一句话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名言,此名言贯穿中华《正统道藏》5482卷道书,并无道书对此反驳,只是解释各不相同,你知道这话该如何解释吗?”
若是在外面,别人问他这句话,韦穆自然有各种道理予以解释,可涉及到“韦穆”这位几乎快成仙的修士,他知道必然没那么简单,遂恭敬致礼:“仙长请赐教。”
道人一笑:“这话要用部分科学原理来解释。”
韦穆错愕。
“简单来讲,中国古代道士修道,虽然没真的练出什么神功来,可确实在部分理论上有所建树,与真正的修仙秘笈存在联系。”
“首先这炼精化气,什么是精?夫精者,身之本也,身体情况好叫做精力充沛,身体状况差叫做精疲力尽,可增可减,也是一种可以消耗和补充的元素。那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食物吃入肚子后转化为人体的热能、生物能。用《内经》的话来说,叫做‘营卫之气’。”
“《素问·经脉别论》说道,‘食入于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这便是食物中能量,用科学的话解释,便是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些能源物质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蕴藏着化学能,在氧化过程中碳氢键断裂,生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蕴藏的能。这些能量的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并向体外散发。其余不足50%则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贮存于体内,供机体利用。”
这番解释下来,韦穆有些明白了,问道:“所以‘精’,是食物的化学能转化的生物能?”
道人也不理会韦穆,自顾自说:“那什么是‘气’?炼精化气这四个字很好理解,便是把刚才的‘精’转化为‘气’,我给你的灌顶,你应该很容易知晓这点。所以‘气’并非空气,你修炼真功,呼吸吐纳,只是过程和步骤,是用来调节人体‘炼精化气’的辅助工具。而把‘精’化作的‘气’,也并非实体。”
“‘气’不是实体?”
韦穆一皱眉:“不对啊,我明明能感觉到‘气’在身体内的流动,它应该是具备实体的。”
“那只是一种错觉,你用任何科学仪器也检测不到‘气’在你身体内的流动。”
道人一笑,忽然问道:“什么是电能?”
“哈?”
这转变有点快,让韦穆以为听错了。
似乎很清楚韦穆在想什么,道人轻描淡写地说:“你没听错,我是在问你什么是电能。”
“这还需要说吗?电能是使用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
这种初中物理知识,韦穆还没丢呢。
“那电流又是什么?”
“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韦穆还是回答出来了。
“没错,初中物理知识看来你没丢。”
道人“韦穆”赞叹了下,说:“电流是导体内带电粒子作大规模定向运动所导致,正是随着电流的接通,电源的能量由某种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获得电能,被传送到电路各处使用。若电流经过电阻,则产生热。若经过电感,便通过安培力对外做功,若经过发光设备,则发光。所以常理来看,电流流过的地方,就会有能量的转换,即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比如热能和光能。”
“所以,你是不是觉得,电能是通过导线,随着带电粒子运动而传送的?”
“难道不是吗?”韦穆反问。
“非也,非也。”
道人手一伸,凭空拿出拂尘一挥,出现了一张图画:“你在初中物理学过变压器,变压器两个线圈之间都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接通,所以指望带电粒子在导线中运动传递是不可能的,可是灯却亮了。”
“再说,发电站的闸刀一合上,电能瞬间被传递到了千里之外,如果真的依靠导线中的电子运动来携带电能,那速度怎么会如此快?”
“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应该很快吧?”韦穆不解道。
“错了,带电粒子在导体中速度远远比你想象的慢得多,假设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电子作为载体,现有1摩尔的铜,它的体积为V,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p,则铜导线的带电粒子浓度为……”
韦穆听着都懵了,眼睁睁看着一个道人,一个修仙的修士,在黑板上为他演算公式。
密密麻麻的很快就看不懂了。
只看懂了最后的结论,那就是带电粒子在铜导线中的速度为2米每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