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边军悍将:从娶洋媳妇开始 > 第一卷 第61章 密约达成,南北分治

第一卷 第61章 密约达成,南北分治

    可他就是找不到话来反驳,因为人家现在真拿这些东西在工地上干活。

    “如果朝廷觉得我的人手太多,军备太盛。”

    张猛的语气还是很平淡,却让李斯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脑门。

    “本王可以立刻响应陛下的号召,就地裁军。”

    “让这几十万身强力壮的劳力,解甲归田,自己找活路去。”

    话说到这里,张猛就不再说了,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斯。

    后面的话,根本不用说出口。

    脑子只要没问题,就能想明白那潜台词是什么。

    把这几十万受过军事化管理,见过血,杀过人,而且对大雍毫无归属感的彪悍劳力。

    就这么直接扔进帝国腹地,让他们“自己找活路”。

    那根本不叫裁军,那是往一锅滚油里扔进了一大把火药。

    到时候,整个大雍北方,都会被这股失控的洪流搅得天翻地覆。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却偏偏用“响应朝廷号召,为国分忧”的说法包装起来。

    李斯后背的官服,已经被冷汗给浸透了。

    他来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来降服猛虎的猎人。

    现在他才发现,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什么猛虎。

    而是一头已经长出智慧和爪牙,他完全没办法掌控的巨龙。

    当天夜里,宰相李斯让所有随从都退下,自己一个人,又进了张猛的书房。

    这位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四十年的老人,脸上的笑容已经彻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感。

    他很清楚,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的敲打试探,已经没用了。

    要是强行打压,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想让帝国安稳,就必须找到一种跟眼前这个年轻人和平共存的法子。

    一场长达一夜的密谈,就在这间小书房里开始了。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决定帝国未来格局的顶级博弈。

    李斯代表的是摇摇欲坠的皇权和旧秩序。

    他也划出了皇帝能容忍的最后底线。

    “王爷可以保留现在的军队和技术,朝廷对过去的事既往不咎。”

    “但是王爷绝对不能称帝,名义上,北境三省,仍然要奉大雍为正统。”

    “这是陛下的底线,也是天下正统的底线,一步也不能退。”

    “作为交换,王爷每年需要向国库缴纳一笔巨额的协防岁贡。”

    这其实是变相承认了张猛的自治权,用钱来换取名义上的统一。

    对于一个快要失控的藩镇,这已经是皇帝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张猛听完,只是平静地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行,但我也有三个条件。”

    “一,朝廷必须下发诏书,正式承认我对北方三郡的绝对管辖权。”

    “包括人事任免和税收财政,都得我说了算。”

    “二,开放南北通商的所有关口,取消一切贸易壁垒。”

    “我的工业品需要市场,我治下的人民也需要南方的粮食和丝绸。”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朝廷不能用任何形式,来干涉我领地内的任何政令。”

    张猛的条件更直接,他要的是法理上的统治权和经济上的自主权。

    这等于是要皇帝承认一个国中之国的存在。

    谈判,一下子就僵住了。

    双方的底线都摆在了桌面上,看起来根本没有调和的可能。

    李斯心里很清楚,真答应了张猛的条件,大雍王朝就等于被拦腰斩断。

    皇帝的权威将彻底变成一张废纸。

    可要是不答应,张猛那几十万“工程兵”的威胁,又像一把剑悬在头顶。

    就在这凝重的寂静里,李斯叹了口气,终于打出了手里的最后一张牌。

    那是一份从帝国南疆送来的绝密情报。

    “王爷知道,陛下为什么这么急着要稳定北方吗。”

    李斯的声音变得有些沙哑。

    “因为,帝国的南方,已经烂透了。”

    他把那份情报推到了张猛的面前。

    上面记录着一个叫“拜火神教”的神秘宗教势力。

    这个教派用末世审判和人人平等的教义,在南方最穷的几个州府迅速传开。

    他们煽动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和佃户,搞起了规模庞大的叛乱。

    就在张猛跟北狄人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

    叛军的攻势犹如狂风骤雨,从西南一路席卷,连富庶的州府也没能保住。

    等到城市化为灰烬,地方上的官员也下了场,连士绅的契约书都化作了灰。

    眼下变局激烈到连帝国赖以生存的财税重地都岌岌可危。

    往南眺望,主力兵马被泥沼牢牢困住,调度几乎无望。

    国库的库存眼睁睁变成虚影。

    像漏斗里的细沙全无着落,但平定乱局似乎仍看不见端倪。

    真正让皇帝现身谈判桌的,其实就是眼前空前的危机,让一切都水落石出。

    实情是,皇权此刻已经疲于奔命,经不起北地再起刀兵的风波。

    这一切信息堪比惊雷落入棋局,瞬息间照亮了盘根错节的局势。

    直到此时,张猛才将皇帝所有反常的失序,都串联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笔下难觅主动权,不是说皇帝想宽恕他,其实是实在鞭长莫及。

    南边的烈焰把帝国逼进死角。

    迫使最高权力者不得不回身敛起锋芒,滋养一份南北之间的默契。

    张猛看出了端倪,索性顺势抬高自己的筹码,将生机握紧。

    他对当前是最明白的人,这刻哪怕是一线机缘也值得竭尽所能,不择手段为列土开疆。

    两人默契地达成了新的秘密约定,不动声色地让未来的走向悄悄发生了改变。

    张猛坦言,他会在关外为帝国撑起一片天地,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北疆防线。

    这不仅能抵御牧野的威胁,日后即便有未知的敌袭,他也能撑住局面。

    而皇帝只向北方传去一句暗示。

    默认张氏在塞外拥有真正的权力和资本。

    “协防之贡”这说法,从此更像生意上的分红。

    还妥帖换了个名称,成了“北地新税”。

    李斯悄无声息地回返途中,揣着能代表皇权意志的协议,比当初来时心头沉重不少。

    他的身份仿佛经历了转换,不再单是高高在上的钦差。

    回首时,多添了人情世故里的无奈与现实压力。

    张猛转手一场谈判,用最轻薄的风险换来最厚实的地盘。

    也头一回不必再倚靠陪都的恩宠。

    这个消息静静传开,新格局的分水岭。

    于无声中悄然跃现,南北割据,提上了帝国的牌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