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的双脚,踏上这片阔别了数十年的土地时,这位在任何困境下都未曾低头的科学泰斗,身躯猛地一颤,浑浊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地夺眶而出。
“回来了……我回来了……”
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充满了无尽的沧桑。
老将军大步上前,脱下自己的军大衣,亲手披在了钱老身上。
他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紧紧握住钱老冰冷的手,用一种足以撼动山岳的力量,沉声说道:“钱老,欢迎回家!”
“回家……”
钱老重复着这个词,泪水纵横。这简单的两个字,对他而言,重于千钧。
陈致远站在人群的后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没有上前,只是远远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刻,他不是那个搅动世界风云的天才科学家,只是一个对前辈致以最崇高敬意的后辈。
他心中涌起的,不是完成任务的喜悦,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激动。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钱老的归来,意味着什么。
钱老的大脑里,装着的是共和国腾飞所必需的另一只翅膀——航天与火箭技术。
那是通往星辰大海的钥匙。
有了他,陈致远图纸上那些更加宏伟的构想,才有了实现的根基。
钱老,是这个国家崛起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灵魂支柱。
随后,在最高层的会议厅里,一场小范围的接见会隆重举行。
陈致远作为促成此事的关键人物,荣幸受邀参加。
当老将军将陈致远介绍给钱老时,两位跨越了时代的科学家,终于站到了一起。
“钱老,这位就是陈致远同志。”
钱老的目光落在陈致远身上,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充满了审视、好奇,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你的事,我听说了。年轻人,了不起。”
“在您面前,我不敢称了不起。”
陈致远谦逊地说道,眼中满是真诚的敬意,“您才是我们所有科研工作者要仰望的丰碑。”
简单的寒暄后,两人自然而然地聊起了专业问题。
没有客套,没有废话,直接切入最核心的领域。
“……磁流体约束的想法很大胆,但能量转换的阈值和材料的抗压极限,会是一个巨大的瓶颈。你打算如何解决?”
钱老一开口,就直指陈致远“太行”构想中最艰难的部分。
陈致远心中一震。他没想到,仅仅凭一个概念,钱老就能瞬间洞悉其命门。
他恭敬地回答:“我初步的设想,是采用一种超导材料构建约束场,同时……”
讨论一旦开始,便再也停不下来。从理论物理到材料科学,从能量模型到工程实现。
陈致远将自己的一些构想和盘托出,而钱老则凭借他那深不见底的知识储备和几十年沉淀下来的智慧,不断提出质疑,给出建议,甚至从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引申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
陈致远越是交流,心中越是震撼。
他有系统傍身,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答案。
但是,系统给他的是“是什么”和“怎么做”。
而钱老,却能从最底层的逻辑,告诉他“为什么是这样”。
那种对科学本源的深刻理解,那种从无到有构建起整个理论大厦的宏大智慧,是任何系统都无法赋予的。
先辈的智慧,如同最深沉的海洋,看似平静,实则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陈致远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样一位真正的宗师面前,还需要不断地打磨和沉淀。
他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钱老思想中的养分,许多之前只是模糊存在的概念,在钱老的点拨下,瞬间变得清晰无比。
这次谈话,让陈致远受益匪浅。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技术可以迭代,但科学精神才是民族科技永不枯竭的源泉。
就在共和国的两位顶级大脑,为了更遥远的未来而进行思想碰撞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沉浸在一种虚假的狂喜之中。
他们拿到了“昆仑”和“神盾”的技术资料。
五角大楼的会议室里,弥漫着胜利的气息。
“将军,初步验证已经完成,技术是真的!虽然工艺要求极高,但我们的工业基础完全可以实现!只要给我们时间,我们就能造出比‘长城’号更强的舰队!”
一名技术主管兴奋地报告。
“很好!”
主持会议的四星上将脸上露出了傲慢的笑容,“他们用一个老头子,换走了自己的未来!这笔交易,我们赚大了!”
命令被迅速下达。
美国庞大的军事工业机器,立刻开足了马力,开始围绕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技术,进行全面的生产和升级。
他们坚信,凭借自己更雄厚的工业实力,很快就能反超,并重新将技术代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种失而复得的霸权自信,迅速转化为蛮横的全球政策。
电视新闻的画面不断切换:
“据悉,五角大楼已批准向中东盟友出售一批搭载了最新雷达系统的战机,总价值超过百亿美元。”
“东南亚某区域爆发武装冲突,美国第七舰队以此为由,再次进入该敏感海域,宣称是为‘维护航行自由与地区稳定’。”
“有消息称,美国正在积极推动北约东扩,试图在共和国的周边,构建一个更具压迫性的军事包围圈……”
战争的阴云,开始在世界各地悄然聚集。
美国仿佛找回了昔日的感觉,再次挥舞起军事干预和军火贸易的大棒,试图通过制造混乱来收割利益,巩固他们摇摇欲坠的全球霸主地位。
他们以为自己拿到了最锋利的剑,却不知道,那只是对手丢弃的旧刃。
而一场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风暴,正在东方的实验室里,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