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491章 古代“奢侈品”引发的浪潮

第491章 古代“奢侈品”引发的浪潮

    选定了目标,谢秋芝立刻行动起来。

    打开手机,布置背景,调节灯光,将选中的四样物品一一拍照,然后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对标类似藏品的价格。

    然而,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说什么的都有,从几百几千的“工艺仿品”到几百万上千万的“拍卖品”价格天差地别,看得人眼花缭乱。

    “娘,这水太深了……”

    谢秋芝皱着眉头,指着屏幕上一条某年苏富比秋拍,一件明代苏绣屏风拍出八百多万人民币的新闻。

    “你看这个,感觉不太真实,炒作成分很大吧?还有这个黄翡摆件,类似的在佳士得好像拍过一千多万?这价格也太吓人了!”

    她们心里清楚,自己手里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是赝品假货,那可都是从大贪官何慎府库里抄来的顶尖货色,更是承景帝亲自派人送来的“药资”。

    这两重来历,本身就是最硬核的“鉴定证书”和“防伪标签”。

    但她们也明白,网上的天价很多都有炒作和水分,不能完全当真。

    经过反复权衡和对比,参考了多家正规拍卖行近年来的成交记录,并综合考虑了物品的稀有度、工艺水平和品相,既要直播间的土豪们买得起,又不能让自己吃大亏,母女俩最终谨慎地定下了价格。

    那套黄翡瓜果摆件,定为 88万元。

    两把苏绣团扇,每把 6.8万元。

    那匹云锦,定为 25万元。

    而那件天青釉三足弦纹樽,则定为 45万元。

    定下价格后,两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心里又不禁有些打鼓。

    这么“挑战”心理价位的价格,在直播间里,真的会有人识货,愿意为此买单吗?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况且通过抖音小黄车这样的平台出售奢侈品,也是极为少见的。

    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李月兰再次打开了直播间。

    几乎是瞬间,直播间就涌入了大量等候已久的网友。

    评论区立刻被各种求购声刷屏:

    “主播主播!‘百日收’新米到底什么时候上架啊?我口水都快流干了!”

    “新鲜的莲蓬!荷塘的莲蓬!求上架!我买回来插瓶也行啊!”

    “我不要古董,我就想要芝芝同款竹编风铃挂件!张秋笙小哥哥什么时候续货过来!”

    “楼上的别打岔!我们是来看硬货的!主播,玉器呢?瓷器呢?我的钱包已经要兜不住了!”

    “呵呵,价格都不敢标,果然是假的吧?”

    “这种玉器瓷器什么的,光是听听都知道很贵……把我卖了也买不起一个边角料啊,我就看看,过过眼瘾。”

    “土豪们上,我给你们加油助威!”

    而与此同时,在网络的另一端,榜一大哥“青山依旧”正坐在自己古色古香的书房里,他身边还坐着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是他今天特意请来的资深古玩鉴定专家张老。

    两人正紧盯着投屏到电视上的直播画面。

    “张老,您是没看到上午那黄翡摆件,我一眼心动……”青山依旧语气带着一丝急切。

    张老扶了扶眼镜,身体前倾,几乎要贴到屏幕上:“怎么还没给看货?这主播在磨蹭啥?”

    这时,李月兰终于找好了角度,用第一视角的镜头,缓缓扫过今晚即将上架的四件物品,尽量展示每一个细节。

    网友们顿时沸腾了:

    “哇!这黄翡看着就好甜!像糖葫芦!”

    “团扇!是我的团扇!绣得太美了!买回来舍不得用,我要供起来!”

    “这布……这真的是布吗?感觉像把彩虹织进去了,亮的很!”

    “瓶子好看!插花一定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直播间里,还悄然出现了几个在古玩圈内颇有名气的ID,他们默不作声,只是紧紧盯着画面,显然也被李月兰第一视角的这些“硬货”震惊到了。

    虽然这些人没有打出评论,但他们也在心中暗自点评:

    “器型规整,釉色纯正,开片自然,好东西!”

    “苏绣针脚细腻,配色高雅,肯定是顶级绣娘绣出来的。”

    “云锦的织造工艺,看这金线的运用,确实是传统手法,存量极少。”

    而此时,在青山依旧的书房里,张老越看越激动,指着屏幕上的黄翡摆件惊叹:

    “色泽、雕工、包浆……不是新场口,不是嫩冰,是种老、色辣、水头刚的顶级冰种黄翡!”

    “青山!拿下!一定要拿下!这套黄翡,无论是材质、颜色、雕工还是寓意,都是上上之选!市场价值绝对不可估量!还有那件天青釉樽,极似汝窑韵味,虽然不敢断定,但即便后仿,也是精品中的精品!那匹云锦,更是有价无市的宝贝!”

    青山依旧眼中精光一闪,显然志在必得。

    他立刻在直播间发言:“月兰妹子,今天你那里的货,不管你出价多少,我都要了,各位网友,承让了!”

    李月兰看到"青山依旧"的发言,不禁莞尔:这位榜一大哥果然豪爽,她这边连价格都还没公布,小黄车也还没有上架,对方就直接要全数包圆了。

    她对着镜头抱歉道:"感谢'青山依旧'大哥的信任。这套黄翡瓜果摆件,既然您开了口,自然要为您留着。不过其余三件——苏绣团扇两把、云锦一匹、天青釉弦纹樽,我打算全部上架小黄车。数量有限,就看各位网友的手速和缘分了。"

    这番话瞬间点燃了直播间的气氛。

    屏幕前的网友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中捡个漏。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让榜一大哥包圆,那是因为李月兰深谙直播之道的精髓:

    既要顾念旧情,也要广纳新友。

    如今,她只是需要周转资金,必须要为直播间的长远发展考量。

    "青山依旧"肯定要诚意相待,将黄翡单独留给榜一大哥,既是对他长期支持的感谢,更是对这次筹措抗生素时他鼎力相助的回报。

    但直播间里还有许多一直默默支持的粉丝。

    采用拼手速的方式,既能让更多粉丝参与其中,又能借助这场抢购让她的直播间真正破圈。

    “各位家人,准备好了吗?三、二、一上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