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儿子离开乾元宫后,殿内恢复了宁静。
皇后上官氏看着承景帝若有所思的神情,柔声开口:
“皇上,琰儿这次回来,除了请教翰林院的学士,恐怕也是来讨您上回答应给他套印的《桃源蒙学》吧?我看这孩子对教书育人之事,是真上了心,并非一时兴起。”
承景帝微微颔首,目光有些复杂,带着几分感慨,几分无奈,甚至还有一丝欣慰:
“是啊,这几个孩子,如今的变化……也太大了。大到……大到朕有时候都觉得陌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他顿了顿,想起那个在田埂边向他讨要劝农使头衔的四儿子:
“当初老四在田边向朕讨那个‘劝农使’的虚衔,朕还以为他只是三分热度,或是少年意气。可这段时日观察下来,朕看他啊,是乐不思归,真心沉浸其中了。唉……这算不算是……儿大不中留啊?”
他说到最后,自己都忍不住带上了点调侃的语气。
皇后闻言失笑,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那您……这任命圣旨,打算什么时候下?既然答应了给孩子一个官名,总不好一直拖着。有了官身,他做事也更名正言顺些。”
承景帝叹了口气:“旨意早就拟好了,一直压在御书房。这次,就让福顺跟着老五一起去桃源村宣旨吧。”
他沉吟片刻,又道:“顺便把之前议定的、对桃源村的奖赏也一并带去。省得下面那些官员,尤其是云槐县令齐安,眼巴巴地等着,上个折子天天变着花样打听,还以为朕多小气,舍不得那点赏赐似的。”
皇后抿嘴一笑,眼中带着了然:“皇上,您说的,是云槐县齐县令的折子吧?”
“哼,除了他还有谁?”
承景帝哼了一声,语气里倒没有太多责怪,反而有点好笑:
“仗着云槐县离京城近,折子递得那叫一个勤快!今天提醒朕‘百日收’利国利民当重赏,明天暗示‘脱谷机’大有可为需扶持,后天又拐弯抹角地提起桃溪村荷塘的风雅之事……哼,真当朕不知道他那点小心思,无非是怕功劳被旁人分了去,或是觉得朕的赏赐慢了,显得他不受重视。”
皇后笑着宽慰:“齐县令也是求治心切,他治下出了桃源村这样的地方,自然是希望能得到朝廷更多的关注和肯定。皇上您既然都准备好了,这次就让福公公一并办妥,也省得他们悬心。”
与此同时,桃源村。
李月兰上午在淮月楼紧锣密鼓地培训完新厨娘后,便匆匆赶回家中。
李四璟早已等在堂屋,见她回来,连忙将自己熬夜整理、今早又反复修改查漏补缺的公开课资料双手奉上,脸上带着期待又有些紧张的神情。
“婶子,您看看,这是我准备的下午公开课的资料,讲的是‘桃源村夏末播种与果园养护’。”
李月兰接过那厚厚一叠、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仔细翻阅起来。
资料条理清晰,内容详实,涵盖了收完“百日收”后,水田如何利用空闲期种植短季蔬菜或肥地的作物,以及果园里各类果树在夏秋之际需要注意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要点。
这些都是李四璟平日里刻苦钻研李月兰提供的那些“超时代农业知识”书籍,并结合桃源村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后的成果。
李月兰边看边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不错,四璟,你整理得很好,考虑得很周全,很多细节都注意到了。”
李四璟听到夸奖,刚松了口气,却听李月兰话锋一转,略带思考地说:“只是……其他的都很完善,唯独一样,你给漏了。”
“啊?哪里漏了?”李四璟心里一紧,连忙追问。他自认已经竭尽全力,力求尽善尽美了。
李月兰看着他紧张的样子,笑了笑,提示道:“收完稻谷,田里留下的那些稻草,你想过要如何处理吗?”
李四璟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抱回家烧火啊?或者……铺猪圈牛栏?还能怎么做?”在他的认知里,稻草的主要用途无非就是这些。
李月兰摇了摇头,语气肯定地说:“稻草可远不止抱回家当柴烧或者垫圈这么简单。田里留下的稻草,柔软、中空有肥力,只要肯动脑筋,愿意花力气去处理,几乎从头到脚都能派上大用场。这里面有许多老祖宗传下来的老法子,也有我们可以琢磨出来的新花样,能吃、能用、还能卖钱的门路多着呢!咱们这次公开课,就要把这些条条道道都给乡亲们摆开来说明白。不然,任由稻草在田里烂掉或者只当柴烧,那可是浪费了这么好的东西了。”
李四璟听得目瞪口呆:“稻草……还能有这么多的作用?可是……可是您给我看的那些书上,并没有详细说这些啊……”
李月兰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四璟,生活中的很多学问,不只是靠书本教,更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琢磨、去发现新的用途。等你自己通过实践,发现了一条可以‘变废为宝’的好路子,并且验证有效,那么,你自己也可以把这些经验写下来,编成册子,传授给更多还不懂的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开山立派,传承农业学问的意义所在。”
李四璟闻言,如醍醐灌顶,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只觉得今日脑中又开阔了不少。
他连忙追问:“那婶子,您快教教我,这稻草除了烧火垫圈,到底还有什么新奇有用的法子?我赶紧把它们补充到资料里去!”
于是,李月兰将自己知道的一些现代或传统中关于稻草综合利用的知识,娓娓道来。
最后,李月兰看了看时辰,说道:“现在时间还来得及,你去把这些关于稻草利用的新内容,挑选几个容易上手、见效快的,比如草菇种植和堆沤还田,详细写进去。下午的公开课。”
她顿了顿,看着李四璟,“由你来主讲。”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