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晚缇重复念着这两个名字,嘴角渐渐扬起温暖的笑意:“江清泓,江煜明……真好听。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美好寓意,还补足了五行。”
她伸出手,与丈夫十指相扣,“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喜欢爸爸为他们起的名字。”
医院的那一周,虽然陆晚缇身体恢复得不错,但由于双胞胎是早产,需要在保温箱中观察。她便日日守在育婴室旁,隔着玻璃凝视两个小生命安静的睡颜。
江辞北除了必要的工作,其余时间都陪在她身边,常常是她靠着他的肩膀小憩,他则一动不动地维持着姿势,生怕惊扰了她的睡眠。
陆父陆母每天天不亮就开车从家里出发,赶到医院时往往还不到七点。他们会带来炖了一夜的滋补汤水,看着女儿喝完,又陪着说说话,待到十点多才匆匆赶回去开店。
陆晚缇劝他们不必如此奔波,陆母却总是拍拍她的手:“傻孩子,当父母的,哪有不惦记的。”
终于等到所有检查结果都显示健康,可以出院的那天,江辞北小心翼翼地将妻子扶上车,两个宝宝则由月嫂抱着坐在后座。
原本计划去月子中心,但江母和陆母一致反对:“哪里都不如家里舒服自在。”
陆晚缇听父母的话,江辞北则早已请好了两位有经验的保姆,专门照顾产妇和双胞胎。
回到家,陆晚缇发现家里有些不一样。原来江辞北趁着她在医院期间,请人在电梯旁加装了一道安全门,这样两套房子就完全连通,形成一个宽敞舒适的大家庭。
走廊空间被巧妙利用,做了嵌入式鞋柜和储物柜,既方便又整洁。
“你不怕物业找你算账?”陆晚缇惊讶地问。
江辞北正熟练地给小儿换尿布,头也不抬地说:“这层两个房都是我的,外面的面积买的时候算进去了,也是我的,谁敢有意见。”
他动作轻柔地给宝宝穿好小衣服,抬头冲妻子笑笑,“再说了,都是为了孩子们好。这样进进去去也安全。”
陆晚缇看着丈夫日渐娴熟的带娃技巧,忍不住打趣:“等到孩子长大,怕是会在这里打架拆家。”
江辞北抱起刚刚换好尿布的小儿子,轻轻逗弄着,孩子朝他露出无牙的笑容。“没事,”
他语气轻松,“等他们长大,买新房子,让他们离得远远的,不影响我们二人世界。”
“还好孩子不懂,”陆晚缇嗔怪地瞪他一眼,接过咿呀作声的大儿子,“不然都不认你这个父亲。”
阳光从落地窗洒进来,照亮了客厅一角。陆晚缇抱着大儿子清泓坐在沙发上喂奶,江辞北则小心地托着小儿子煜明在屋内踱步。
两个孩子有着相似的小脸,却各具特色:清泓安静乖巧,煜明活泼好动。
江辞北常常笑着说:“一个像你,一个像我,刚刚好。”
转眼间,双胞胎满月了。江辞北特意在城中最负盛名的酒店宴请宾客,还包了三辆大巴车接村里的乡亲们前来参加满月宴。
宴会厅内张灯结彩,正中央挂着巨幅的宝宝艺术照,两个白嫩的小娃娃笑得可爱。江家村里的长辈们几乎全都来了,他们穿着最好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北子有福气啊,一举得两男。”
“看看这俩娃娃,多俊俏,跟辞北小时候一模一样。”
“晚缇真是好样的,给我们江家立了大功”
乡亲们围着婴儿车,争相看着两个小家伙,送上最朴实的祝福。江母和陆母坐在一起,看着热闹的场面,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亲家母,你看清泓多乖,不哭不闹的,像极了辞北小时候。”江母指着大孙子,眼里满是慈爱。
陆母点头笑道:“煜明倒是活泼,眼睛滴溜溜转,一看就机灵。晚缇小时候也是这样,对什么都好奇。”
“辞北说了,等孩子再大些,我们要经常带他们回村里住住,不能忘了根。”
江母拉着亲家的手,“到时候你可要常来,咱们老姐妹一起带孙子。”
“那当然,店里的生意可以交给伙计们,带孙子才是大事。”陆母笑着应道。
江辞北和陆晚缇抱着孩子一桌桌敬酒,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轮到村里长辈那桌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江辞北的手:
“北子,记得你小时候在村里跑跳的样子,一晃眼都有儿子了,好好待晚缇,她是我们江家的好儿媳。”
宴席进行到一半,江辞北抱着大儿子,陆晚缇抱着小儿子,切开了特制的双层满月蛋糕。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夫妻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幸福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