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 第13章 建房

第13章 建房

    也不是她最近是锦鲤附体还是老天爷见她两辈子都这么苦,这段时间疯狂的补偿她。

    她第三次爬到一棵老树上躲避的时候,居然意外让她薅下来一簇黄灵芝,大大小小长在一起,总有五个菌盖之多。

    黄灵芝又名金芝,是灵芝中最难得也是最值钱的一种。

    金芝

    看这大小,虽然比不了上次白泽找到的那一朵,应该也能卖上不少钱了。

    除此外,她还在溪流边的石壁上采到了两大把的铁皮石斛,这玩意儿有“人间仙草”之称,也是值钱货。

    铁皮石斛

    还有一些碎骨补,也是碎骨草,顾名思义专治骨伤用的。

    碎骨补

    以至于到了“胡记”时,胡掌柜看到她篓子里的东西,也不得不赞她这段时间运气好。

    那簇黄灵芝,胡掌柜给出了三百一十两的高价,铁皮石斛也卖了十三两银子,再加上些碎骨补之类杂七杂八的。

    今天这一趟,江暖总共挣回了三百二十六两又三百五十个铜钱。

    当然,她也不是一直都是那么好运的。

    第二天她换了条路线再上山时,却什么贵重的草药都没有遇到。

    只采到了一些普通的药草,撑死了能卖二三十个铜钱。

    好在回程的时候,发现了一片晚生的苦竹林,拔了一大背篓的苦竹笋下来。

    苦笋顾名思义,味道清苦。然苦后有种别样的回甘,加上肉质肥嫩,很受冯乘百姓喜欢。

    剥了壳用开水焯过,漂在清水里,用剁辣椒清炒或是炒肉,尤其是炒腊肉绝对是美味。

    只可惜去年过年的时候家穷,别说腊肉就连新鲜猪肉也才买了两斤,勉强算是应了个年景。

    江暖拔的多,自家吃不了,就给各家都分了分。

    一连两天上山都是如此,她便也懒得去了,反正刚刚发了笔不大不小的财,躺平两天也没什么。

    十二开工,初十周明方就带着施工队和一车车的材料进场了。

    割草搭临时住所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江暖已经把建宅子的事情都包了出去,但一些小事上还是需要她操操心的。

    比如,每天烧两桶茶水再搞些茶点送到工地。

    不拘什么,可以是点心,也可以是水果,以彰显主人家对建造师傅们的重视和敬意。

    江暖选择了本地特有的油炸糯米粑粑,拳头大小的一个,一文钱两个。

    这东西是实打实的粮食做的,虽然空心,但既好吃又有油水还抗饿,因此最受师傅们喜欢。

    师傅满意,盖房起屋的时候也就越发的用心。

    反之,若是主家不慈,得罪了人,师傅们只肖随意动动手脚,屋主一家住进新房后,必定非死即伤。

    这其中尤以木匠和石匠最为厉害。

    拿木匠以例,得罪了木匠,人家只肖随意拿根木头雕个披头五鬼往你家的门柱后一藏。

    门后藏鬼,不死也疯,乃主死丧。

    再狠点的,做几副棺材往你家的门头上一放。

    有诗云:一个棺材死一人,若然两个主双刑。大者其家伤大口,小者其家丧小丁。

    总之,放几口死几个,甚至一门绝户的都有。

    (三月家有长辈是木匠,有许多东西都是他从前给我们讲的远古行业传说。大家看看就好,做不得真,要相信科学!)

    总之,这其中的门门道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此,主人家对有本事的匠人师傅,无论是木匠也好石匠也罢,都会十分恭敬客气。

    到了五月十二开工这日。

    江暖按照周明方的要求,备齐了开工用的三牲九礼,在新宅的地基处摆了祭祀正台。

    请了江家的老族长、族中的几位族老,以及里正作见证,村中的其他父老乡亲们能来的也都来了。

    作主家中唯一的男丁,新宅动工这样的大日子,江彦也特同先生请了假回来。

    吉时到,打了爆竹,点了香烛纸钱。周明方拉开嗓子大声吟唱。

    “主家请作先行官,吉时来把墙脚安。玉石打作金盖面,修筑华堂亮又宽。

    子孙金榜把名点,做得文官做武官。水晶玉石常有方,恭贺主人修华堂。

    吉时墙脚安稳当,上面工事好砌墙。主人看见心喜欢,人兴财旺福绵长。”

    唱完后,将一把扎了红绸的铲子塞到江彦手里。

    让他在石灰画就的白线上铲下第一铲土,这开工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新房开工,定是要请人吃饭的。

    江暖头两天就请了村里的叔伯婶娘预备好了桌子食材,如今只管现做就成。

    河里现打上来的肥美河鱼,整只的鸡,大块儿的红烧肉,外加三个时令菜蔬,大白米饭管饱。

    大锅饭一烧,那霸道的香气飘了满村,馋得人直流口水。

    大人们唯恐孩子们不懂事,受不住这香味的吸引,冲上去搅了开工宴席,早早的便将自家孩子拘在家里。

    江暖也不是不懂事理的人,因此买食材的时候特地多预备了一些。

    宴席上剩下的,就让帮忙的叔伯长辈们各家分分带回去,顺便给江君宝也带了一份家去。

    这年头虽是太平年月,然家家都不富裕,肉那是一个月也不见得能吃上一回的。

    江暖的酒席备的菜肉都是极好的,自是没人嫌弃,相反十分感激。

    新宅开工,江彦回学堂上课,江暖又接着回去采她的山。

    前世看小说,别的穿越女穿到古代,炼盐造玻璃造水泥做香皂。

    买田买地当大地主,甚至当王妃皇后什么,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等真到了自己身上,才知道普通百姓想过上相对富裕的日子到底有多难。

    盐,她会提纯。但这东西是官营的,私下买卖就是诛九族的死罪。

    进献方子获得官府赏识,继而赏赐大笔的金银珠宝,那是在做梦。

    只怕那方子头一天交上去,当天晚上全家都得被灭门。

    这么大的利益,你猜当官的会不会想据为己有?

    造玻璃和水泥的配方,虽然她大致知道,但理论跟现实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这古代条件有限,想要将这两样东西造出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慢慢的一次次试验才有可能成功。

    显然,刚刚实现温饱的她,现在搞这些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就算是想找人合作,都没有人脉,还是先放一放吧。

    至于肥皂和香皂,这里早就有了,而且花样和香型还挺多,除了贵点没别的毛病,她就不费那个劲儿了。

    这次进山,江暖又到了上次采岩蜜的那片悬崖下。

    看到上次被他们采割一空的崖顶上,又重新筑满了新巢,有许多已经封了盖,她估摸着过几天就又能再采割一次了。

    回家后,把事情同上次一起割蜜的几位长辈们一说,大家俱是欢喜不已。

    约定将手头上的事情先料理一下,过几天就上山。

    五月十七,割蜜五人组天没亮就出发上山割蜜,距离上次割蜜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一天的辛苦后,每人除了自留了一小部分外,剩下的卖了人均分了六两多银子。

    虽然没有上次多,但大家也非常满意了。

    有了上次被蛰的经历,江暖这次学乖了。

    在原有的防护基础上,她把衣物遮不到的皮肤上全部涂上了难闻的野烟叶汁。

    没想到这招儿还真挺好使,居然一次也没被蛰到。于是众人便有了经验,决定下次再来割蜜时也整点弄脸上。

    蜂蜜香,但毒针蛰到身上也确实疼,又疼又痒。若是不管能肿上六七天,就算是糊了草药,也要疼个三天。

    能少受些皮肉之苦,不过是涂点难闻的烟汁算什么,回家一洗就没了。

    进入六月,天气越发的炎热起来。

    江暖怕工人师傅们中暑,每日里除了茶水供应外,还会再加上一桶绿豆汤。

    她自己是没时间天天在家的,于是以十个铜钱一天,雇了江君宝的奶奶王阿婆,专门帮她煮茶水和绿豆汤。

    让她能在看孩子之余,也多个进项,对此王阿婆非常感激。

    六月中,冯乘的百姓们开始了忙到打脚后跟的“双抢季“”。即抢收头季水稻,抢种二季水稻。

    江暖也很少上山了。

    只要有空,不是赶着牛车给各家往回拉粮食,就是守在晒谷场上同小姐妹们一起,帮乡亲们翻晒稻谷。

    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前一刻还骄阳似火,后一秒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通常是早上晒谷,中午雨来时收,雨过后再晒。

    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得收两三回。虽然麻烦,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新打回来的稻谷必须尽早晒干,否则捂上两天就会发芽。

    一发芽,半年的收成就全都白费了,在这粮食产量低得可怕的年代,是真真会饿死人的。

    收完了头季稻,就得抢种第二季。便有人家红着脸上门来借牛犁田。

    AI生成,大家将就着看吧。

    江暖怕借了这家不借那家不好,就把牛交给了老族长,由他老人家来分配使用。

    老族长为人公正,也爱牛,紧着那人口劳力不足的人家先使。

    并且规定每天只能犁田多少亩,用牛必须好生对待,千万不能伤着饿着了。

    否则借了这一次就不会再有再次了。

    村民们都知道牛的重要性,因此每户借到牛的人家都十分珍惜。

    干完活儿后,嫩草、菜叶甚至拌了米糠可劲儿的喂,将牛养护的极好。

    因此,一个双抢季下来,大水牛非但没瘦一点,看着反而更健壮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