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捡公主,一根玉米迷倒她? > 第113章 你就说这计策好不好吧

第113章 你就说这计策好不好吧

    这话掷地有声。

    侯君集脸色一沉,正要再次发作。

    程处辉却抢先一步,继续说道。

    “当然,我也懂军中的规矩。”

    “不如这样,请大总管给我的军师郭嘉一个机会。”

    “就让他对此战,献上一策。”

    “若大总管与诸位将军觉得他说的都是废话。”

    “我二话不说,立刻带着他们离开大帐,绝不叨扰。”

    此言一出,满帐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程处辉和那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甚至有些病恹恹的书生身上。

    这简直就是一场豪赌。

    用自己幕僚的才华,去赌一个参与军机大事的资格。

    侯君集嘴角浮现出一抹讥讽的冷笑,抱着胳膊,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一个毛头小子,一个病秧子书生,能有什么高论?

    简直是自取其辱。

    大帐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李靖身上,等待着这位三军统帅的决断。

    李靖深邃的目光在程处辉和郭嘉身上扫过。

    他看到了程处辉眼中的自信,也看到了那个叫郭嘉的脸上,始终挂着云淡风轻的从容。

    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帅,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丝好奇。

    “好。”

    李靖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

    “既然云南王如此有信心,本帅就给他这个机会。”

    他伸手指向中央的地图。

    “郭先生,请吧。”

    侯君集脸上的冷笑更盛了,他倒要看看,这个弱不禁风的书生,能说出什么花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郭嘉缓步走到了巨大的地形图前。

    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先仔細地看了一遍地图,手指在图上几个关键的位置轻轻划过。

    整个大帐安静极了,只剩下他指尖与牛皮地图摩擦的微弱声响。

    片刻之后,郭嘉才抬起头,清朗的声音在大帐中响起。

    “诸位将军,吐谷浑地处高原,地形复杂,山川纵横,易守难攻。”

    他一开口,就直指核心。

    “但,其国力与我大唐相比,犹如萤火之于皓月。”

    “其兵力分散,部落林立,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

    “所以,我断定,当吐谷浑可汗伏允得知我大唐天兵压境的消息后。”

    “他不会选择固守或者与我军决战。”

    郭嘉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军。

    “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向西逃窜,进入大漠深处,利用广袤的地域来消耗我军的锐气与补给。”

    一些将领闻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游牧民族最常用的战术。

    侯君集却不屑地撇了撇嘴,心想这不都是废话吗,谁不知道他们会跑。

    郭嘉仿佛没有看到他的表情,继续说道。

    “但是,他的逃跑路线,是有迹可循的。”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画出一条线。

    “吐谷浑南北两侧,皆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地势险峻,大军难以通行。”

    “所以,他们主力西逃的路线,必然是沿着这条谷地。”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机会。”

    郭嘉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

    “我提议,大军不必急于求成,可分兵三路,齐头并进。”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点出三个位置。

    “李大总管亲率中路主力,稳扎稳打,从正面压迫。”

    “给伏允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逼迫他不断西撤。”

    “再由李道宗将军与侯君集将军,各率一军,分走南北两条相对平缓的山道,迂回穿插。”

    “南北两路,在西边预设的战场,与中路主力形成合围之势,彻底断绝伏允的退路!”

    此计一出,大帐内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

    就连一直稳坐的李靖,眼中都闪过一抹精光。

    这个计策,狠辣,大胆,且极具可行性。

    “纸上谈兵!”

    侯君集冷冷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众人短暂的思索。

    “你说的轻巧,分兵冒进,乃是兵家大忌。”

    “吐谷浑地形复杂,若是他们在山谷中设下埋伏,我军分兵之后,兵力分散,如何应对?”

    “岂不是要被他们逐个击破?”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确实是所有将领心中的担忧。

    郭嘉却只是淡淡一笑,似乎早有预料。

    “侯将军多虑了。”

    “吐谷浑乃是游牧之国,其根基在于牛羊与牧人,而非城池土地。”

    “与我大唐精锐正面决战,甚至设伏,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这种伤及根基的打法,是任何一个游牧君主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伏允的第一选择,永远是保存实力,带着他的部族与财富逃跑,而不是拼命。”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

    郭嘉话锋一转,补充道。

    “为防万一,我建议三路大军在行军过程中,不必追求速度,反而要适当放缓。”

    “同时,派出大量的精锐斥候,先行探路,反复侦察,确保万无一失。”

    “如此一来,即便有埋伏,我们也能提前发现,从容应对。”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郭嘉的声音不疾不徐,条理清晰。

    “其一,高原之上,空气稀薄,将士们可能会出现不适。”

    “需提前备好药材,并让将士们逐步适应。”

    “其二,西行之路,水源稀少,必须提前规划取水点,备足粮草与清水,这才是此战的关键。”

    一番话说完,郭嘉退后一步,对着李靖微微躬身,不再言语。

    整个大帐,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所有将领都在低头沉思,反复咀嚼着郭嘉刚才的每一句话。

    从战略大局,到战术细节,再到后勤保障,几乎是面面俱到,无懈可击。

    侯君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好!”

    李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双目炯炯地看着郭嘉,脸上满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赞叹。

    “分析透彻,谋略深远,分兵合围之计,更是神来之笔!”

    “本帅征战一生,也未曾听过如此精妙的战术分析。”

    “云南王,你这位幕僚,有经天纬地之才啊!”

    李靖的赞叹声在大帐内回荡。

    每一个字都像是抽在侯君集脸上的耳光。

    郭嘉的计策确实精妙。

    可越是精妙,就越显得他之前的质疑像个愚蠢的笑话。

    他不甘心。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口小儿,怎么能当着所有同僚的面,将他这个国公、行军总管踩在脚下。

    侯君集的大脑飞速运转,死死盯着地图,试图找出这个完美计划中的最后一丝破绽。

    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