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在东南亚崛起 > 第216章 返回缅甸

第216章 返回缅甸

    “轰!”

    “轰!”

    “轰……”

    詹姆斯听见了爆炸声。

    四声巨大的爆炸声。

    完了,全特么完了!

    这是詹姆斯最后一个念头。

    “报,报,报告……”

    没有等身旁的人开口,詹姆斯就直接冲出了驾驶室,只见不屈号航母身上被炸出了四个窟窿。(原句缺少主语,补充 “詹姆斯”,使动作执行者明确)

    海水正在疯狂的向着不屈号航母倒灌。

    “谢特,去救人!”

    詹姆斯下的命令几乎是用吼的。

    驾驶舱之中的英军迅速的操控着雪风号向着不屈号航母靠近。

    一个小时之后,不屈号航母带着浓浓的不甘,向着海面开始侧倾。

    而雪风号顶着鬼子主力舰队的狂轰滥炸,抢救了四百多名英军水手,脱离了战斗。

    “英军遭遇鬼子主力舰队袭击,主力舰队损失惨重?雪风号如何?”

    当李幼盛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雪风号的情况。

    “雪风号?那艘驱逐舰,不知道。”

    李鹤清摇了摇头:“不过不屈号航母和厌战号战列舰被鬼子击沉。”

    “那雪风号应该没事。”

    听说两艘主力战舰被击沉,李幼盛可以断定,雪风号应该没事。

    雪风号确实没事,只是被一艘驱逐舰的主炮击中了两次,受了一点轻伤。

    但是因为锡兰地区英军的基地没有办法修雪风号,加上老美知道英军获得了鬼子的驱逐舰,所以要求英军将雪风号在内的四艘驱逐舰送到美军本土进行维修。

    同时研究一下鬼子驱逐舰的一些特点,这样可以在以后的海战之中,可以专门针对鬼子的海军驱逐舰安排策略。

    而雪风号在经历了一个月的躲躲藏藏后,抵达了美军的海军基地,开始进行大修。

    然后被美军编入美军太平洋舰队,负责护卫美军航母企业号。

    不过这都是之前的事情。

    此时李幼盛刚刚返回密支那。(原句 “密支哪” 为错别字,修正为 “密支那”,符合地名规范)

    现在的密支那已经大变样了,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工厂。(原句 “密支哪” 为错别字,修正为 “密支那”)

    加尔各答是个半重工业城市和轻工业城市,同时还有一些冶金产业和矿产,李幼盛派人将加尔各答全部工业设备都搬空,转移到了密支那。(原句 “密支哪” 为错别字,修正为 “密支那”)

    密支那有矿,而且矿藏还不少。(原句 “密支哪” 为错别字,修正为 “密支那”)

    密支那属于葡萄 — 道茂 — 密支那铬–镍–金–铂族金属,宝石成矿带,除了金矿之外,还有铜矿,除此之外还有翡翠。(原句两处 “密支哪” 均为错别字,修正为 “密支那”;“金属,宝石” 中逗号使用不当,修正为 “金属 - 宝石”,使成矿带名称表述更连贯)

    不过这玩意现在不值钱,李幼盛都圈起来,等几十年之后再开发。

    现在主要将密支那的铜矿和金矿开发,同时李幼盛还在后世克钦邦附近也建立了一个工业区。(原句 “密支哪” 为错别字,修正为 “密支那”)

    因为李幼盛知道,这里有矿,帕敢铁矿就是后世克钦邦最重要的产业,存储着 2.23 亿吨铁矿,综合品位约 50.65%,占据着后世缅甸百分之七十的铁矿产量。(原句 “存储” 用词不当,修正为 “储量”,符合矿产表述规范;补充逗号,修正长句停顿问题;“占据” 前多一空格,删除多余空格)

    有了这些矿还有工业设备,李幼盛买来,抢来,坑来的工业设备可以投入生产。

    除此之外,李幼盛还将加尔各答的各种发电设备也都搬了过来,在山中搞了一个发电站。

    同时跟着李幼盛一起返回缅甸的还有接近三十万头瘤牛,这玩意在印度是神牛,但是在李幼盛这里,就是上好的劳动力。

    耕地能力比水牛强,运输能力比水牛强,而且还能产奶,产的奶质量也比水牛高,而且吃的还比水牛少,简直就是天生的打工圣体。

    这些牛李幼盛会安置给那些退伍的士兵,还有各种后勤部队。

    在机械化普及之前,这些牛是最好的运输工具。

    好在缅甸什么都不多,就是林子多,树多,草多,养活这些牛没有什么问题。

    “滇缅公路现在情况如何?”

    李幼盛脱掉自己的外套询问李鹤清。

    自从李幼盛收复了腊戌之后,滇缅公路算是重新通车,不过物资不是从仰光运送过来,而是从印度转运过去。

    密支那这里也有一条公路开始修建,也准备修一条物资通道。(原句 “密支哪” 为错别字,修正为 “密支那”)

    “目前运转正常,不过少司令,山城那群人太混蛋了!”

    李鹤清带着一些怒火说道。

    “怎么了?”

    “滇缅公路上,那群国军居然建立了检查站,物资过去,都要被他们扒一层皮,这群混蛋,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是抗日的物资吗?”

    李幼盛听见之后,眉头不由得一挑:“详细说一说!”

    “是!”

    根据李鹤清的描述,李幼盛大致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短短的一条滇缅公路国军控制区,一共有十六道检查站,所有过境的物资,都会被他们抽取一部分。

    而且还会有专人在这里等候着,将一些稀缺的物资拿走。

    而运输的人根本不敢阻拦,这些人手中拿着的都是各种大员的命令。

    “除此之外,运送的物资里面,我还发现了一些红酒,雪茄,甚至还有一台钢琴!”

    李鹤清咬牙切齿的说道。

    当初远征军为什么要入缅,不就是为了能够确保这条国际物资通道能够畅通。

    现在通道确实还在,但是通道运送进来的物资,被人克扣,还在运输和战争没有关系的东西。(原句 “事情” 用词不当,修正为 “东西”,搭配 “运输” 更恰当)

    李幼盛听见之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因为后世老美解密的资料里提到了滇缅公路,当时负责这些物资运输的人,形容是贪腐之猖獗,闻所未闻。

    甚至老美都已经做好了被贪污掉一部分的准备,但是一百吨物资,能够有十吨送到前线战士手中,都算是这群人良心发现。

    大部分物资都流入了黑市之中,都被国军高层倒卖掉了。

    至于后来的驼峰航线更加过分,如此危险的航线,运送的居然是某人钢琴,红酒还有各种名贵物品。(原句 “居然某人” 缺少谓语动词,补充 “是”,使句子语法完整)

    也不能冤枉那个人,钢琴没有运送过去,因为飞机超载了,被丢掉了,这件事才被记录在了飞行记录之中。

    “派人过去将这些人清理掉吧,有不服气的全部抓过来,以后滇缅公路缅甸路段我们来负责,过了国门之后,再交给他们!”

    李幼盛说完之后,思索了一下道:“给舅舅发电,让他派人来接收物资,便宜这群人不如便宜我们自己人!”

    “那美军方面?”

    “这方面我来交流,我们控制着物资,我们说了算!”

    “是!”

    ……

    ……

    马上五十万字书测了,编辑让下周五书测,更新有点多,怕超过字数,所以到书测结束以后都是三更,希望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