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已经带了点燥热,穿过古玩市场的帆布棚,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辰攥着手机,站在王老板的摊位前,屏幕上是刚查到的奥运纪念币最新行情——“第一组奥运纪念币市价突破20元/枚,较发行价涨幅67%,预计月底前仍有上涨空间”。
他心里“咯噔”一下,比预想的涨幅还高。上周来打听时,市价才18元,这才短短三天,又涨了2块。王老板正忙着给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打包纪念币,抬头看见陆辰,笑着招呼:“小伙子,又来打听行情?再不下手,这价格还得涨!”
陆辰没接话,脑子里快速算账:之前买了100枚,赚了600块,要是能多买些,按现在20元的市价,每枚能赚8块,买5000枚就能赚4万,加上打印代理的利润,正好能凑够大学创业的启动金。可买5000枚需要6万块,他手里现在只有之前剩下的1万2,还差4万8。
“王叔,要是我现在买5000枚,能按发行价12块算不?”陆辰凑过去,压低声音问。王老板手里的动作顿了顿,上下打量他:“5000枚?你小子有这么多钱?”
“我能凑到,您要是能给我留货,我三天内给您全款。”陆辰语气笃定——他知道王老板手里有货,上次聊天时,王老板说过“跟银行订了10000枚,现在只卖出去3000多”。
王老板摸了摸下巴,想了想:“行,我给你留5000枚,12块一枚,但你得保证三天内付款,要是你不来,我可就卖给别人了。”现在纪念币行情火爆,有的买家甚至愿意出15块买,王老板愿意按发行价给陆辰,一是之前有过合作,二是觉得这小伙子靠谱,以后说不定能长期合作。
“谢谢您王叔,我肯定按时来。”陆辰松了口气,转身往家走——现在最关键的是凑钱。
回到家时,父母正在厨房忙活,父亲在择菜,母亲在切肉,锅里的排骨汤“咕嘟”冒着泡。“辰子,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母亲回头看他,手里的菜刀还沾着肉沫。
陆辰走到厨房门口,靠在门框上:“妈,爸,我想跟你们借点钱,做纪念币生意,这次能赚不少,还能攒够我的大学学费。”
父亲手里的菜篮子顿了一下,抬起头:“又做纪念币?上次不是已经赚了吗?这次要多少?”
“6万,我手里有1万2,还差4万8。”陆辰把手机递给父亲,“您看,现在市价已经涨到20了,12块买,20块卖,一枚能赚8块,5000枚能赚4万,月底前就能卖出去,到时候不仅能还你们钱,还能剩下不少当学费。”
母亲擦了擦手,接过手机,看着上面的行情,眉头皱了起来:“4万8可不是小数目,咱们家哪有这么多钱?你爸的工资刚发,还了之前的欠账,只剩下8000多。”
“我知道家里没这么多,”陆辰早就想好了办法,“我可以找张老板周转2万,剩下的2万,能不能跟亲戚借点?或者……把家里的老房子抵押给银行?”
“抵押房子?不行!”父亲立刻反对,“那房子是你爷爷传下来的,不能动!”老房子虽然旧,但承载着家里的回忆,父亲一直舍不得卖,更别说抵押了。
母亲也跟着点头:“房子不能抵押,亲戚那边……上次你爸投资亏了,跟他们借过钱,现在估计没人愿意再借了。”
陆辰心里有点失落,却没放弃:“那……能不能跟我姥姥借点?姥姥手里应该有积蓄。”他姥姥住在乡下,手里有一笔养老钱,之前母亲提过,姥姥说“要是辰子上学需要,随时跟我说”。
母亲犹豫了一下:“姥姥的钱是养老的,怎么能跟她借?”
“妈,我不是白借,我给她写借条,按银行利息算,等我赚了钱,双倍还她。”陆辰语气坚定,“这次真的是好机会,错过就没了,而且我已经跟王老板订了货,不能违约。”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放下手里的菜,走到陆辰身边:“辰子,你真的有把握吗?要是赔了,咱们家可就真的没退路了。”
“爸,我有把握!”陆辰看着父亲的眼睛,“上次我已经赚了,这次行情更好,肯定不会赔。您相信我,这次之后,咱们家就不用再愁钱了。”
父亲看着陆辰坚定的眼神,想起他这几个月的变化——从浑浑噩噩到努力学习,从靠家里到自己赚钱,心里慢慢软了下来。“行,我跟你姥姥打电话问问,要是她愿意借,咱们就试试。”
当晚,父亲给姥姥打了电话,姥姥听说陆辰要做正事,还能攒学费,立刻答应借2万,让父亲周末去拿。第二天,陆辰又去找张老板,张老板听说他要扩大规模,二话没说就答应借2万:“我信你小子,你要是赔了,就多帮我拉几年打印业务。”
三天后,陆辰凑够了6万,带着现金去了古玩市场。王老板已经把5000枚纪念币装在了两个纸箱里,用透明塑料袋分装好,每袋100枚,银光闪闪的纪念币在阳光下格外亮眼。“小伙子,钱带来了?”王老板笑着问。
“带来了,您点点。”陆辰把装着现金的袋子递给王老板,王老板数了数,确认没问题,把纸箱推给陆辰:“你也点点,5000枚,一枚不少。”
陆辰打开一个塑料袋,数了10枚,确认数量对,又看了看纪念币的纹路——正面是奥运五环,背面是福娃贝贝,边缘有清晰的齿纹,是正品。“谢谢您王叔,以后有好货还跟您合作。”
“行,以后有新纪念币,我先通知你。”王老板笑着说。
陆辰雇了个三轮车,把两个纸箱拉回家,放在自己的房间里,用床单盖好。接下来的半个月,他每天都去古玩市场打听行情,市价从20元涨到22元,又涨到25元,身边的同学都在讨论纪念币,有的甚至找陆辰帮忙代买。
“辰子,你这纪念币什么时候卖啊?现在都25了,再涨下去会不会跌啊?”林风看着陆辰房间里的纸箱,有点担心。
“快了,再等两天,等高考前一周卖,那时候大家都有时间来古玩市场,买家多,能卖个好价钱。”陆辰心里有谱——前世高考前一周,纪念币市价达到顶峰26元,之后因为第二组纪念币发行,价格才慢慢回落。
高考前一周,陆辰带着两个纸箱,再次来到古玩市场。王老板看到他,立刻迎上来:“小伙子,你可来了,现在市价26了,再不卖就晚了!”
“我就是来卖的。”陆辰打开纸箱,把纪念币摆在摊位上。很快,就有买家围了过来,一个做收藏的老板看了看纪念币,说:“25元一枚,我全要了。”
“26元,少一分都不卖。”陆辰语气坚定——他知道现在买家多,不愁卖。
“25元5角,不能再多了。”收藏老板犹豫了一下,加价道。
“26元,您要是不要,后面还有人要。”陆辰指了指身后的几个买家,收藏老板看了看,只能点头:“行,26元,我全要了。”
5000枚纪念币,按26元一枚算,总共卖了13万。扣除6万成本,净赚7万,加上之前打印代理赚的3000块,总共7万3,不仅还清了借姥姥的2万和张老板的2万,还剩下5万3,足够当大学创业的启动金。
回到家,陆辰把5万现金放在桌上,父母看着厚厚的一沓钱,都惊呆了。“辰子,这……这都是赚的?”母亲拿起一沓钱,手指都在发颤。
“嗯,总共赚了7万,还了借的钱,剩下5万多,当我的大学学费和创业启动金。”陆辰笑着说。
父亲拿起一沓钱,又放下,反复几次,才开口:“辰子,你长大了,比爸有本事。以后你想做什么,爸都支持你。”
当晚,母亲做了一桌子菜,有红烧肉、糖醋鱼、可乐鸡翅,都是陆辰爱吃的。饭桌上,父亲喝了杯白酒,话也多了起来,跟陆辰聊大学的专业,聊以后的打算,家里的气氛从未这么热闹过。
就在这时,陆辰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短信,发件人不是之前的匿名号码,而是一个新号码,内容只有一句话:“听说你赚了不少,要不要跟我合作做点大事?比如,抢张浩的生意。”
陆辰的笑容瞬间凝固了,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这个新号码是谁?为什么会知道他赚了钱?还提到了张浩?是敌是友?他看着手机屏幕,心里充满了疑问——原本以为赚够启动金就能安心备战高考,没想到又冒出一个神秘人,还把矛头指向了张浩,一场新的风波,似乎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