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 > 第20章 货郎纷纷找上门

第20章 货郎纷纷找上门

    正说着话呢,两个挑着扁担,一看就是货郎打扮的人走过来了。

    “不买东西。”妇人们一个个提前打好招呼。

    货郎:“阿姐,不卖东西,跟你们打听个人,程满庭家住这儿吗?”

    妇人们来精神了。

    “住这,巷子第一家,还挺好找的。”

    货郎们谢过以后,朝着程家走去。

    今日程满庭也在,一是加工制作花露水,二是老篾匠来送轮椅的时候招待,三就是等着货郎上门。

    这不,刚把老篾匠父子送走没多久,货郎们就来了。

    程父已经被抬到轮椅上,轮椅前面放了个矮凳,刚好方便程父躺着的时候把腿放在上面。

    货郎来了,程满庭去开门。

    昨夜的批发价已经商量好了,货郎走街串巷,挑着担子是个体力活,若是没有赚头,怕是不愿意挑着水一样沉的花露水去卖。

    好在大部分原材料都不用花钱,再压一点价格,成本也可观。

    “批发价七文钱一桶,满一百桶,送五桶,满两百桶,送十五桶。”

    货郎们都觉得价格可以,毕竟他们拿到远一些的地方,能卖二三十文,还能更多。

    这个价格,有赚头。

    也有货郎表示价格还是贵,想要再压一压。程满月知道是杀价心里闹的,不管能不能降下去,都得杀一刀。

    万一降下去,不就赚了吗?

    价格这一块,她咬死了。

    “这个价,已经是最低价了,你们常年走街串巷肯定也知道。再让,本钱都出不来了。”

    一刀没杀成功,货郎欣然接受了七文钱的批发价,然后又开始问满百送多少的事。

    程父跟程满庭去扯皮,程父虽然虽然从衙门退了,但是在街面上脸熟。

    眼尖的小货郎也认出来了,知道程父是个公道人,最后一番卖可怜,程父给了个折中的法子。

    “我这里给你们计数,能拿多少拿多少,能拿满一百桶的时候,把送的给你。”

    货郎们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都想要送,但是一次性额也是真拿不出那些钱。

    有程父往日威严压阵,货郎们一点意见都没有的掏钱拿货。

    程父突然觉得自己又有用了,他能在货郎上门的时候讲解,数钱,等腿好一些,还能帮着把花露水装到竹筒里。

    他也能帮上家里忙了,真好。

    程父不知道的是,他还有一样能帮忙。

    “阿耶……用陶罐蒸米饭,要饭多少水?咱们家,加上二姑跟三个力,要饭多少米?”

    “阿耶,我没有在大锅里炒过菜。”

    “阿耶,火又灭啦……”

    “阿耶,烟熏到我眼睛啦…”

    程父一忍再忍,实在不能忍了。

    “米来…”

    “水来…”

    “油来…”

    程母等人推着小车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坐在轮椅上挥舞铲子。

    还别说,味挺香。

    “大舅舅…”

    三个力今天被程二姑带来了,程父昨日就跟妹妹说带孩子来吃饭。

    虽说少了个程二姑夫,但是来日方长嘛~

    家里赚了钱,就想一家人坐到一起,热闹热闹。

    “洗手,一会儿准备吃饭。”

    程父以前从未碰过锅铲,程母担心他糟蹋东西,赶忙去查看。

    没想到,味道出人意料的好。

    看着油汪汪的菜,她又开始心疼油了。放那么多油,能不好吃吗?

    当着程二姑的面,这话可不能说,省的让程二姑以为她舍不得让人来吃呢。

    姐姐们回来,程满月总算是能解放了。

    大灶她是真不会烧,现代煤气天然气就连酒精炉她都用过的,她又不是美食博主,哪有空研究烧大灶。

    若是不挑,米汤她倒是能煮,就怕煮出来被阿耶阿娘混合双打。

    三个力许久没有来大舅舅家了,被程父一人塞了一块点心以后,一个个围着程父打转。

    程父没有把程二姑当外人,吃饭的时候,开始说一上午的收获。

    “有六个货郎来,每个人都拿货了,最少的拿了五十桶,最多的拿了一百桶,若是下午还来,家里的存货要不够卖。”

    具体赚了多少银钱程父没说,他虽然跟程二姑是兄妹,但毕竟已经是两个家庭,若是贫富差异拉的太多,落在后面的人,心里难免不舒服。

    “下午你们就别去打草了,再多去买几个水缸跟材料,把家里打来的草全都做成花露水。”

    然后程父又道:“明日开始,就在城外找些妇人,让她们给咱们送草来,薄荷四车两文钱,金银花一麻袋两文钱,她二姑看着找人就行。”

    程父说完,又对程二姑道:“以后你每日盯着妇人们给咱家送草,带她们过来,再多给你十文钱,每日三十文。”

    程二姑心跳都加快了,不让她干活,只让她盯着,就给一日三十文?

    她希望天气再多热一段时间,蚊子再多活一段时间。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不觉得蚊子讨人厌。

    “行了,就这样吧,大力二力三力,多吃一些,在大舅舅家,想吃什么就吃。一会儿走的时候,给你们阿耶带回去一些。”程二姑夫也是个厚道人,若不是他允许,程二姑也不敢把家里所有积蓄都借给他们家。

    读书人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虽不是读书人,也懂得,别人对他们家好,他们就加倍对别人好的道理。

    程二姑又一次体验到大哥家要翻身了,整个人激动的眼眶发红。

    大哥起来了也想着她家呢。

    刚吃饱饭还没有收拾完,货郎又来了。

    如此积极,可见驱蚊花露水多有市场。

    看着哗啦啦进账的银钱,程母心里无比踏实。家里日渐宽裕,人情世故也开始提上日程。

    程母跟程父商量:“虽然还不能把借的钱还了,家里现在赚钱了,四邻八舍的早晚知道,若是让他们知道家里赚了钱不还,心里肯定有想法。”

    虽然自家人都知道赚了钱是还印子钱的,家中人理解,外人未必会理解。

    他们只当是有难的时候借了,挣了钱却不想着赶紧还给他们,时间长了,再好的关系也有怨气了。

    程父之前经常帮着处理邻里纠纷,对这样的事,已经不见怪了,也想好办法了。

    “你每家装一些花露水,就当咱们感谢咱家有难的时候人家借钱。然后再把家里要还印子钱,过些时日就还钱的事说了。”

    程母点头,礼数做到了,没人能挑的出毛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