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67章 识字

第67章 识字

    牛憨是个说做就做的性子。

    既然二哥让他读书,那必然有他的道理。

    他将大哥留给自己的将令交到二哥手中,请他暂代中军指挥,自己便在营地内风风火火地寻了起来。

    他的目标很明确——那个年纪虽小,却总捧着竹简、说话老气横秋的徐邈,徐景山。

    不是不愿请简雍教自己识字,实在是简雍虽然与他相好,却坚决不肯在营地中与他相见。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寻营地另一个读书人。

    “徐小子!”

    牛憨迈开大步,不多时就在营寨一角寻见了正借着夕阳余晖埋头读书的徐邈。

    少年看得极为入神,连牛憨高大的身影完全笼罩了他都未曾察觉,

    眉头微蹙,嘴唇无声地翕动着,完全沉浸在了竹简的世界里。

    直到牛憨实在憋不住,出声打断,徐邈才猛地惊醒,抬起了头。

    “四将军?”徐邈惊诧,他自入了刘营以来,少与这位勇冠三军的牛将军交流,所以确实不知其来意。

    牛憨憨厚一笑,直抒胸臆:“俺要读书识字!你教俺!”

    “啊?”徐邈愣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他随后见牛憨那张认真的脸,显然不是开玩笑:

    “四将军……您……要学识字?”

    “对!现在就学!”牛憨斩钉截铁,

    “二哥说了,读书能明心见性,能知道力气该往哪儿使!俺不能一辈子只晓得挥斧头!”

    徐邈看着牛憨那急切的模样,又联想到今日听闻的他在董卓帐中的事迹,心中隐约明白了些什么。

    他年纪虽小,却聪慧异常。

    意识到这或许是关将军正在引导这位勇猛却略显迷茫的将军,作为军中一员,自然愿意配合。

    他沉吟片刻,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学着大人模样,反问道:

    “四将军欲读书,邈敢问其志?”

    这个问题,恰是方才关羽所问。

    牛憨想起二哥的话,眉头拧成了疙瘩,努力思索着。他张了张嘴,先是重复了那个众人皆知的目标:

    “俺要跟着大哥匡扶汉室,让天下人有饭吃?”

    但话一出口,总觉得未能尽意。

    那些深埋于脑海,来自后世见闻翻涌而上,心中顿生一个更值得为之付出一切的愿望。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徐邈,投向天际,仿佛在凝视一个遥远的梦,声音也变得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近乎神往的语气:

    “俺想再见一次盛世。”

    徐邈闻言,顿时呆立原地,手中的竹简僵在半空,忘了放下。

    他四岁识字,读书八年,自以为早已通晓圣贤之志、天下之道。

    却从未听过如此磅礴的愿望。

    世人读书,不过是想要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稍有些志向的,则想着出将入相,四世三公。

    再有宏愿的,则想着百姓安乐,天下太平。

    可……再见盛世吗?

    这两个字太重,恍然像是三代以上的传说。

    又太远,远得如星辰悬天,亮却不可触摸。

    多少儒士名臣只敢说“愿天下安定”,却无人敢轻言“再见盛世”。

    徐邈怔怔地望着眼前这憨直的将军,他手持大斧、满身风尘,眉宇间却是一片赤诚的明亮。

    就仿佛他真的见过那天下盛世一般。

    徐邈放下手中竹简,缓缓说道:“复兴盛世,何其难也!”

    牛憨想想前世零星从历史课本上看到的百年复兴路,又掂了掂自己斧头,洒脱道:

    “俺知道,凡成大事者,无非抛头颅、洒热血。”

    “俺尽力而为便是!”

    从此,牛憨每日雷打不动的日常,又增加了一项。

    只不过这次并没有系统的督促。

    …………

    翌日,朝阳初升,金辉遍洒营地望楼檐角。

    值守的斥候凝神远眺,忽见东北地平线上烟尘渐起,一列车队迤逦而行,直朝营地而来。

    斥候不敢怠慢,立即吹响了示警的竹哨,并飞快地奔下望楼,向值守的关羽禀报。

    “关将军!东北方向发现车队,规模甚大,正向我方行进!”

    关羽此时正在校场督导兵士操练阵型,闻报丹凤眼微眯,放下手中《春秋》,抓起青龙偃月刀,沉声道:

    “再探!全军戒备!”

    言必,他快步登上望楼,手搭凉棚,极目远眺。

    那烟尘中的队伍越来越清晰,除了装载得满满当当的辎重车外,两侧还有骑兵护卫。

    忽然,关羽目光一凝:

    队伍最前方那匹神骏非凡的战马,不正是刘备的“绝影”?

    关羽冷峻的面容瞬间冰消雪融,喜色难抑。

    只见刘备一马当先,典韦率数骑护卫两侧,车队辎重尽入眼帘。

    “大哥回来了!还带来了人手粮草!”

    他立刻转身,声如洪钟,传遍营地:“速速告知三弟、四弟!大哥回来了!随我出迎!”

    命令传下,整个营地顿时沸腾起来。

    张飞正在督促辅兵打制箭矢,闻讯一把扔下手中的活计,哇呀呀的叫着就往营门跑:

    “大哥回来啦?想煞俺老张!”

    牛憨则刚刚结束清晨的武艺打磨,正拿着徐邈给他的识字简牍,蹲在地上比划。

    听到消息,立刻将简牍揣入怀中,拎起大斧,咧开大嘴,大步流星地跟上。

    兄弟几人迅速集结于营门之外。

    关羽居中,张飞、牛憨一左一右,身后是闻讯赶来的简雍与徐邈。

    车队渐行渐近,已经能看清马上刘备那熟悉的身影,典韦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充作护卫。

    两人虽面带风尘之色,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轻松,显然此行颇有收获。

    “大哥!”关羽率先迎上前去,抱拳行礼,语气中带着关切,“一路辛苦了!”

    “大哥!可想死俺了!”

    张飞嗓门最大,冲上去想给刘备来个熊抱,被关羽用眼神制止,只好搓着手哈哈大笑。

    “大哥!”牛憨话不多,但眼中充满了踏实感,仿佛主心骨回来了。

    刘备勒住“绝影”,跳下马来,看着三位兄弟和身后井然有序的营地,眼中闪过惊讶和赞许。

    他用力拍了拍离他最近的张飞和牛憨的臂膀,又对关羽点头笑道:

    “有劳二弟留守主持,我看这营寨气象一新,辛苦诸位兄弟了!”

    这时,车队也已抵达营前。

    刘备侧身,指向身后车队和那队步卒,语气振奋地对兄弟们说道:

    “此行不负所望!广年田元皓先生,深明大义,闻我等为护卫粮道、安定地方而来,慨然相助!”

    他指着那些车辆:

    “此乃田氏资助的粮秣五百石,草料若干,更有营帐、药材、铁料等急需物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