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楠曦脚步一顿,诧异地转头,看见霓裳正从工位站起身,平静地看着她。
聂楠曦以为自己听错了,瞪大了眼睛:“我?预约?学妹,你是不是问错了人?”
她说着,下意识叉起了腰,一股火气噌地冒了上来。
霓裳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语气柔和内容却没有任何温度:“抱歉,聂同学。你不是公司的一员,无论私下是什么身份,该有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这是我的工作。”
“我是老板娘,行了吧!”聂楠曦声音拔高,感觉肺里被点着了一样。
“抱歉,公司没有这个职务。”
“你……霓裳,你不要太过分!”
“这是我的工作,我不觉得有什么地方过分。”
办公区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埋着头,一副认真工作的样子,但一个个耳朵竖得老高,敲键盘的声音都稀疏了不少,显然,注意力全被这场突如其来的交锋吸引走了。
里间办公室的门猛地打开,江晓皱着眉探出身:“吵什么呢?”
聂楠曦一见江晓,委屈立刻涌上心头,指着霓裳就告状:“阿晓,你看她……她居然拦着我不让进,还要我预约!”
江晓只扫一眼就明白了大概,他先稳住聂楠曦,转向霓裳,语气平常:“霓裳,以后楠曦来不用拦。”
霓裳脸上没有丝毫波动,仿佛刚才公事公办拦人的根本不是她,从善如流地点头:“好的,江总。”
“哼!听到没有!”聂楠曦得意地瞟了霓裳一眼。
“行了,先进来吧。”江晓伸手把还在气鼓鼓的聂楠曦拉进办公室,顺手带上了门。
他倒不是怕聂楠曦怎么样,主要是外面员工都看着,影响不太好。
一进办公室,聂楠曦那点强撑的得意瞬间垮掉,腮帮子鼓得老高。
“你看她那样子!‘不好意思,你没有预约’……我还需要预约?她就是故意的!”
江晓笑着搂住她的肩膀,轻轻安抚:“那怎么办?当初我说直接拒绝她来兼职,你自己说算了,消消气。”
“哼,消不了!”聂楠曦越想越气,眼珠一转,“既然她说我不是小红薯的员工,那行!我也是人气大赛第二名吧?我也来兼职!”
“瞎说,你怎么不是员工了,小红薯你最大,我管他们所有人,你可是管我的。来!”江晓心里咯噔一下。让聂楠曦进公司?那还得了?
要是这妮子进来,那小红薯里的人哪有心思工作,天天看这两个千金大小姐吵架就够了。
不过肯定不能直接拒绝,不然聂楠曦一定炸,江晓搂着聂楠曦,把她按在老板椅上,双手撑在扶手两边,把人圈在眼前,故意压低声音,陪着笑脸
“聂总,有什么吩咐,小江为你赴汤蹈火。”
聂楠曦被他的样子逗乐了,心里那点不快散了不少,坐在宽大的椅子上晃了晃:“哼,这还差不多。那你晚上就陪我吃个饭吧!”
“好的,聂总。”江晓点头哈腰,配合得极好。
聂楠曦对他的态度十分满意,站起身奖励性地在他唇上亲了一下,接着就想搂住脖子贴贴。
“砰砰砰——”
敲门声不合时宜地响起,打断了办公室里的温情时刻。江晓立刻直起身坐回椅子,聂楠曦也迅速站好,捋了捋衣服。
“进。”江晓清了清嗓子。
门推开,霓裳拿着几张表格走了进来。
她的目光直接忽略掉站在一旁的聂楠曦,径直走到江晓桌前.
“江总,这是这次人气大赛中有意向来小红薯兼职的学生名单。第三名是一位大四学姐,她选择不来实习。另外还有四位同学提交了申请。”
她顿了顿,这才仿佛刚看到聂楠曦似的,目光轻飘飘扫过:“最后,聂楠曦同学作为第二名,尚未明确表示是否参与兼职以及具体意向。”
江晓接过名单扫了一眼:“她不算。其他都按流程安排就好,把名单发给相应部门负责人,由他们自行决定。
霓裳点点头,却没有离开。
“还有事?”江晓抬头。
霓裳站得笔直,声音平稳无波,却字字清晰:“江总是公司的领头人,需要为大家树立榜样。”
“办公室需要注意一点影响,我怕某些过于私人的行为,会让以后公司的风气不好管。”
这话几乎是贴脸开大了!
聂楠曦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噌”地一下直冲天灵盖,声音都尖了:“这是阿晓的公司!用得着你来管?你只是个助理!”
“我只是基于职责提出建议,听不听当然是江总决定。”霓裳面色不变,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份工作报告。
江晓见苗头不对,赶紧打断:“嗯,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办公室门一关上,江晓就叹了口气。霓裳的话虽然刺耳,但并非全无道理。除了那些家族企业,很少有公司会让老板的伴侣频繁出入核心办公区甚至干预事务。
小红薯虽然刚融了资,但架构和企业文化确实都还不成熟,需要慢慢规范起来。
他又费了好大功夫,连哄带保证周末一定去珠江绿洲陪她,才总算让身边的小傲娇稍微消了气。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为了避免聂楠曦再和霓裳打照面引发新一轮冲突,江晓决定提前下班,搂着聂楠曦离开了公司。
霓裳看着聂楠修挽着江晓的手臂离开公司,眼里闪过一丝恼怒,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坐下开始梳理小红薯的组织架构,霓裳很奇怪,小红薯的组织架构实在太简陋了。
简直就是一个草台班子,除了技术产品部门,还有她没见过的市场部,其他部门简直像是开玩笑。
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江晓能把一个这样的公司做到千万用户。
先不说内容部门,无论水平怎么样,好歹有个人在管。可是竟然连运营部门都没有,还有公关等。
基础部门也是极其的简陋,是因为没钱么?
霓裳想着造成这一切的原因。
……
节后第一周,校园里的懒散气氛逐渐被紧张取代。
但与此同时,微信总部那边,气氛却有些异常。张小龙带着几个核心产品总监,闭门讨论了许久关于江晓那份方案的实施细节。
讨论的结果是——几乎一点没改。江晓给出的方案严谨得让他们找不到大刀阔斧调整的空间。
仅有几处微小细节存在争议,但最终都认为维持原方案最优。
因为项目保密级别极高,所有参会人员进入会议室前都不允许携带任何外部联络设备。
会议室外,舆情组的负责人焦急地徘徊了半天,终于还是敲响了会议室的门。
“张总,有紧急情况,需要您处理一下。是关于您之前吩咐重点关注的那件事。”舆情组负责人压低声音。
张小龙心里猛地一跳——难道是江晓那边出什么状况了?
“你们先总结一下刚才讨论的要点,下周评估具体开发进度。”
张小龙迅速对会议室里的同事交代了一句,便起身快步走出会议室。
“什么情况?”他一边大步流星地走向舆情监测中心,一边问跟在身边的负责人。
“是沁幸咖啡!他们最近推出了一个拉新活动,前几天数据增长还在正常范围内。”
“但从昨天开始,分享链接的数量呈现指数级暴涨,增速太快,已经触发我们的最高级别传播警戒线了!”
“什么?最高警戒线?”张小龙猛地停住脚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微信设置的分享传播警戒线分多个等级,最高级别的那道线,意味着传播速度和范围已经达到了可能引发平台级关注甚至风险的程度。
他迅速走进舆情监测中心,当目光落到实时数据监测大屏幕上那条几乎垂直攀升的红色曲线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瞳孔骤然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