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你我生来高贵 > 波折促成长 匠心磨细节

波折促成长 匠心磨细节

    拍摄进入第二周,六人转战第二个村子。这个村子比之前的村子更偏远,山路蜿蜒,车子行驶了三个多小时才抵达。刚到村口,就遇到了意外情况——前一晚的暴雨冲垮了通往图书馆工地的小路,泥泞不堪的路面不仅影响拍摄设备运输,还存在安全隐患。

    上官雨沫第一时间下车查看路况,眉头微蹙:“这条路至少需要半天时间清理,而且今天可能还会有小雨,拍摄计划得调整。”她拿出手机,联系当地村委会,请求派村民帮忙清理路面,同时打开天气预报,确认未来几小时的天气情况。

    邬童看着泥泞的小路,迅速做出决定:“雨沫,你留在这里和村民对接清理工作;我和摄影师先把轻便的设备扛过去,确保下午能正常拍摄;尹柯,你重新调整今天的拍摄脚本,把室内场景提前,比如先拍村里的老教室,展现孩子们之前的读书环境,等路面清理好再拍工地场景。”他做事果断,在突发状况面前,很快就制定出应对方案。

    尹柯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我会把‘孩子们的读书困境’这个篇章提前,拍摄老教室里孩子们用破旧课本学习的画面,再加入村民的采访,对比现在图书馆的建设,突出‘改变’的主题。另外,还可以拍一些村民冒雨清理路面的镜头,展现大家对图书馆的支持。”他做事灵活,能根据突发情况快速调整脚本,让拍摄计划不受太大影响。

    班小松和南宫蕊熙则跟着慕容雪怡去村里的老教室。教室里的桌椅大多有些破旧,窗户玻璃也有几块破损,孩子们却依旧坐得笔直,认真地跟着老师朗读课文。班小松看到一个小男孩用的课本封面已经脱落,却用胶带仔细粘好,心里有些酸涩,他悄悄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转头对慕容雪怡说:“咱们一定要把这个细节拍进短片里,让更多人知道孩子们有多珍惜读书的机会。”

    慕容雪怡点头,轻声对孩子们说:“等会儿我们要拍你们读书的样子,就像平时一样就好,不用紧张。”她还特意和老师沟通,让孩子们朗读课文时声音大一些,确保镜头里的画面既有真实感,又能传递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南宫蕊熙则在教室外整理拍摄道具,她从背包里拿出提前准备的台灯——考虑到教室光线不足,特意带来补充光源;又拿出干净的抹布,悄悄把孩子们课桌上的灰尘擦干净,避免镜头里出现杂乱的画面。她做事细致,总能在细节处为拍摄保驾护航。

    中午时分,村民们和邬童等人终于把小路清理干净。虽然每个人的鞋子和裤腿都沾满了泥点,但看着通畅的路面,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村民李大叔擦着汗说:“为了孩子们的图书馆,这点累不算啥!你们能来拍短片,让更多人关注我们村,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下午的拍摄重新按计划推进。邬童和摄影师扛着设备,在工地拍摄工人师傅铺设地板的场景。为了捕捉到最好的镜头,邬童甚至趴在泥泞的地面上,调整镜头角度,确保画面能清晰展现工人师傅专注的神情。尹柯在一旁实时查看拍摄画面,偶尔提醒:“再拍一个工人师傅手部的特写,突出他们的辛苦。”

    班小松则带着孩子们在工地附近的空地上玩耍,拍摄“孩子们期待图书馆”的场景。他拿着泡泡机,和孩子们一起追着泡泡跑,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乡村的上空,镜头里的画面充满了童真与活力。偶尔有孩子好奇地凑到摄像机前,班小松会耐心地解释,还让他们透过镜头看看自己的样子,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拍摄也更加顺利。

    傍晚时分,天空果然下起了小雨。六人赶紧把设备搬到村委会的屋檐下,开始整理当天的素材。尹柯发现有一段村民清理路面的镜头因为下雨有些模糊,眉头微蹙:“这段素材可能用不了,明天得重新补拍。”

    慕容雪怡接过平板电脑,仔细查看这段素材,思考片刻后说:“其实不用补拍。这段模糊的画面反而能真实展现当时的天气情况和村民的辛苦,我们可以在后期加上字幕‘暴雨后的坚守’,再配上之前录的村民采访,反而能增加短片的真实感。”她总能从意外中找到亮点,让原本的“瑕疵”变成独特的素材。

    南宫蕊熙点头赞同:“我可以在字幕设计上多下点功夫,用手写体的样式,让画面更有温度。另外,今天录的雨声也可以保留下来,作为背景音,让短片的氛围更贴合乡村的环境。”她做事周全,很快就为这段“特殊素材”想出了完善方案。

    晚上,六人住在村委会安排的房间里。虽然条件简陋,但每个人都在忙碌——上官雨沫整理当天的录音素材,把村民的话语和雨声、笑声分类标注;邬童检查设备,确保明天的拍摄不受影响;班小松则在公益平台上更新了拍摄日记,配上今天拍摄的照片,很快就收到了网友的留言:“看到村民和孩子们的样子,太感动了!期待短片上线!”

    窗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声音格外治愈。六人围坐在桌前,分享着当天的收获与感悟。尹柯感慨:“这次拍摄遇到的波折,反而让我明白,真实的故事不需要完美的镜头,只要有温度,就能打动人心。”邬童点头:“以后不管是做公益还是拍短片,都会遇到意外情况,重要的是我们能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也是团队的意义。”

    深夜的乡村格外安静,只有灯光下忙碌的身影和偶尔的讨论声。他们知道,拍摄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都是一次成长;每一个用心打磨的细节,都是为了让短片更有力量——用真实的镜头,讲述乡村与图书馆的故事,让公益的温暖透过屏幕,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