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演的余温尚未褪去,六人载着毕业的荣光回到京南市,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校园时光的圆满落幕,更是家族事业传承的郑重托付。六大家族长老经过多轮商议,决定以“逐步交接、辅助过渡”的方式,将核心产业交予六人打理——既为他们卸下“即时接管”的压力,也留出时间平衡演艺事业与家族责任,更特意指派了安若馨、欧薇儿、王易辰、林慕四位得力助手,为他们搭建起稳固的“支撑桥梁”。
紫凌阁作为慕容、上官、南宫三大家族的核心枢纽,其产业代管重任落在了安若馨与欧薇儿肩上。安若馨早年曾协助慕容家族打理文化产业,对影视投资、IP开发熟稔于心,接手后第一时间梳理出“公益IP矩阵”计划:将六人此前拍摄的乡村教育纪录片改编为动画短片,联合南宫氏设计集团推出动画衍生周边,再通过上官氏的线下渠道铺设公益售卖点,让文化产业与公益形成闭环。欧薇儿则擅长品牌运营与国际对接,她主动牵头南宫氏珠宝与海外公益组织的合作,推出“星光公益系列”珠宝——每款设计都融入乡村孩子的画作元素,售出后10%的利润定向用于乡村艺术教室建设,首月便在海外市场打开知名度。
两人深知“代管≠专断”,每周都会整理详细的《产业进展报告》,通过线上会议向慕容雪怡、南宫蕊熙、上官雨沫同步动态。遇到关键决策时,更是会提前准备多套方案:比如讨论动画短片的制作预算时,安若馨不仅列出成本明细,还附上“删减部分特效以增加公益投入”“维持原预算但引入企业赞助”两种选项,供三人结合演艺工作的时间精力权衡。慕容雪怡常感慨:“有她们在,我们既能放心投入拍戏,也能精准把控家业方向,这种‘不脱节’的过渡太重要了。”
另一边,邬童将邬氏金融、白氏科技、易氏新能源三大产业的日常运营,托付给了王易辰与林慕。王易辰是邬氏金融的资深顾问,擅长风险把控与民生投资,接手后便针对乡村振兴推出“青苗计划”: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低息贷款,同时联合农业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半年内便帮助五个村庄建起农产品加工厂,带动近百名村民就业。林慕则是白氏科技的研发骨干,他将新能源业务与乡村需求深度绑定,带领团队研发出“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这套系统成本低、安装便捷,恰好解决了偏远地区学校的用电难题,目前已在京南市周边十个乡村学校落地。
邬童虽常因拍摄反诈电影、参加公益活动奔波,却从不让家业管理“掉线”。他与王易辰、林慕约定每周三晚召开视频会议,哪怕在外地拍戏,也会提前协调时间,对着屏幕逐行核对财务报表、项目进度;每月还会抽出两天时间实地考察,跟着王易辰去乡村加工厂看生产情况,随林慕去学校检查太阳能设备运行,用他的话说:“家业是责任,不能只靠‘远程指挥’,得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紫凌阁与寒凌殿作为维护京南市秩序的重要力量,在六人接手后,彻底摆脱了以往“强硬干预”的模式,转向更温和的“服务型保障”。安若馨与欧薇儿利用紫凌阁的商业资源,牵头成立“京南企业互助联盟”——有次两家文化公司因版权纠纷僵持不下,她们没有直接介入评判,而是搭建沟通平台,引导双方发现“合作开发公益文创”的共赢点,最终不仅化解矛盾,还产出了深受市场欢迎的“非遗公益手账本”。王易辰与林慕则借助寒凌殿的科技优势,将智能监控系统与社区安保结合,提前排查出商场消防隐患、老旧小区电路问题等风险,协助相关部门及时整改,让京南市的秩序维护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
即便身兼数职,六人也从未丢掉演艺与公益的初心,反而让三者形成了“互相滋养”的良性循环。慕容雪怡在拍公益剧《留守的星光》时,特意让慕容氏文化产业旗下的新人演员参演,既给后辈机会,也为剧集降低成本;拍戏间隙的道具、服装,全被她打包捐赠给乡村学校的话剧社。南宫蕊熙的“星光公益系列”珠宝大卖后,她带着设计团队走进乡村,教孩子们用彩笔描绘梦想,这些画作后来成了新一季珠宝的设计灵感。尹柯受邀为国际舞蹈节编舞时,特意将公益舞蹈《童梦起舞》纳入课程,鼓励学员走进乡村支教,目前已有三十多位学员加入了上官雨沫的舞蹈公益课堂;上官雨沫则会把支教时记录的孩子跳舞视频发给尹柯,为他的编舞提供鲜活素材。班小松的“校园篮球计划”也与白氏体育产业联动,从单纯捐赠器材升级为“教练下乡”服务,每周都有专业教练跟着他去乡村学校授课,上个月还成功举办了首届“京南乡村少年篮球赛”,邬童则利用自己的公众影响力,为赛事站台宣传,吸引了更多企业赞助。
深秋的一个周末,六人忙完各自事务后,又像大学时那样聚在寒凌殿的书房。班小松晃着手里的感谢信,笑着说:“西北小学的孩子们寄来照片了,他们穿着雪怡姐捐赠的话剧服,在太阳能路灯下表演节目,特别开心!”尹柯打开平板,展示刚完成的新舞段:“这是根据孩子们跳舞的样子编的,下次公益晚会就能用。”慕容雪怡望着窗外京南市的夜景,轻声感慨:“以前总觉得,演艺、家业、公益是三条平行线,现在才发现,它们能拧成一股绳——用演艺的影响力带动公益,用家业的资源支撑公益,而公益又能给演艺和家业带来最温暖的灵感。”
邬童点头附和,指尖划过桌上的《京南民生报告》:“长老们把家业交给我们,不是让我们守着过去,而是让我们带着初心往前走。只要我们六个还像现在这样并肩,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六人相视一笑,书房里的灯光映着他们眼底的坚定,也映着京南市夜色中那些因他们而亮起来的温暖角落。未来或许还有挑战,但只要初心不变,他们就能在家业传承与理想追求的道路上,继续为这座城市书写更多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