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 第145章 校长:我对不起学文啊

第145章 校长:我对不起学文啊

    “委座”

    军政部长何婆婆率先站起来,果断的说道:“必须立刻下令总撤退,趁现在李学文部挡住了日军登陆,命令各部队交替掩护,撤往吴福线,锡澄线国防工事,这是唯一生路”

    “我同意”唐跑跑立刻附议道:“撤退命令要明确,同时必须命令李学文部,不惜一切代价,死守现有阵地,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

    相比于着急着要求撤退的俩人,白诸葛倒是没有立刻附和,而是推了推眼镜,看向了坐在主位上脸色不好看的校长。

    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健生冒昧,我想确认一下,李学文部是一个团级单位吧?他们的兵力如何?装备如何?在日军舰炮的轰击下能坚守多久?”

    这个问题一出,会议室里就是一阵沉默,所有人都看向了校长。

    校长的嫡系心腹都知道李学文部的情况,但是像白诸葛这样非嫡系的将领,对这支突然冒出来的‘悍将’麾下究竟有多少实力,并不是完全清楚。

    现在被白诸葛直接点破编制问题,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校长脸色更加难看,沉默了几秒,知道此刻不能再隐瞒,于是冲着一旁的钱大军使了个眼色,钱大军立刻会意的向众人介绍中央突击队目前的情况。

    “李学文部名义上虽是一个团级编制,但在罗店战后收拢溃兵,慕名投军者甚众,又在昆山等地略有扩充....”

    说到这里,钱大军停顿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目前,其部实有兵力....约两万五千余”

    两万五千人?

    听完钱大军报出来的数字,何婆婆脸色尴尬,唐跑跑眼睛瞪得溜圆,连一向沉稳的白诸葛也猛地推了一下眼镜,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调整师这种国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满编也就一万两千人,最多不过一万四。

    中央突击队一个团级番号,塞进去整整两个满编的调整师还是剩余。

    这不扯淡呢吗?李学文到底是团长还是军长?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校长竟然默许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支部队是校长宁愿违规也要死死在手里的绝对王牌。

    “其装备....”

    面对一众被震惊的高级将领,钱大军讪讪的继续说道:“多为德械,火力配置优于调整师,内设一个炮兵团,机枪,迫击炮数量也远超建制。”

    “虽然李学文部超编,但是军费全部由他们自筹,军政部拨付的从来都是按照编制拨付的军费”

    (李学文有一个炮兵团这件事南京是知道的,但是不知道具体火炮型号,南京这边以为李学文的炮兵团,全都是75炮)

    (火炮来源于成军时的火炮补给,罗店的缴获,后续的火炮补充,零零散散加起来,确实勉强够一个炮兵团的火力)

    钱大军每说一句,在场的将领的心就沉一分。

    这么多的兵力,这么精锐的装备,你说他只是一个团?

    谁家的步兵团里面,还会再套一个炮兵团?你在这套娃呢?

    军费自筹,谁不知道怎么回事,呸,恶心。

    看着众人望向自己那古怪的眼神,校长轻咳一声,淡淡的说道:“现在不是讨论李学文部超编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研判局势,决定淞沪几十万大军的进退”

    话题被校长强行的拉回了正轨,一众国军的高级将领重新开始讨论起了目前的危局。

    何婆婆率先打破沉默,急切的说道:“委座说得对,当务之急是撤退,趁着中央突击队还能挡住日军的登陆,今夜就下令各军交替后撤,先让装备重的部队走,步兵断后”

    “我同意敬之兄的意见”唐跑跑立刻跟进:“时间不等人,应立刻电令李学文,明确其固守待援,掩护全军侧后的任务,给予其临机专断之权,但务必死守至少三日”

    “我也同意,淞沪会战已经败了,现在应该是将部队撤回来,为长久抗战保存力量”白诸葛思索了一下,跟着开口附议。

    会议室内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校长身上,等待他最终的决断。

    校长此时也很是纠结,一是期待着还在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上,西方列强能够下场调停,此时撤退就等于前功尽弃。

    二是不忍将自己寄予厚望的绝对王牌就这样填入死地。

    现在下令撤退,李学文部会伤筋动骨,但是却能带着残部撤出来,再等几天下令撤退,李学文部很有可能折在杭州湾北岸。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校长最终还是做下了决定:“不行,现在还不能撤,还要在淞沪继续打下去”

    他这话一出口,会议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几个高级将领急的差点跳了起来。

    不等几人劝说的话出口,校长语气坚定的说道:“九国公约会议还在进行,李学文部初战告捷,重创敌锋,说明他们有能力守住”

    “我们再等两天,就两天,我相信,西方列强绝不会坐视倭寇独霸东亚,两天之内,必有转机”

    校长的态度坚定,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再劝无用,白诸葛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长叹,颓然坐回椅子上。

    宣布完最后的决定后,校长可能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有些对不起李学文,于是开口补充道:“命令张發奎部立即调遣援军,火速驰援金山卫,归李学文指挥,告诉向华,这是死命令,必须执行”

    “另外,给予李学文调动空军的权利,我国军飞行员,上个月到达的部分苏俄航空队,全部归其调遣,务必全力支援杭州湾作战。”

    这道命令让在场的高级将领又是一惊。

    直接将空军,尤其是秘密前来助战,尚未完全投入实战的苏俄航空志愿队的指挥权下放给一个前线一个团长,这在国军建制史上简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何婆婆本想开口劝一下,但是想到李学文和他的中央突击队大概率要战死在杭州湾北岸后,又把话咽了回去。

    算了,指挥权给了就给了吧,就让校长的王牌部队死的更加体面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