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 第241章 红色特工郭茹瑰,国府慰问团抵达

第241章 红色特工郭茹瑰,国府慰问团抵达

    将这批总部来的物资清点入库之后,又有捷报传来。

    秦渡和齐林伟已经完成了又一批装备物资的采购,几日后就会抵达,希望到时候警卫旅可以协同配合,打开运输通道。

    对于这种事情,林平安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立刻开始调集部队,对周边日军据点进行攻击,同时袭击日军的运输线,迫使日军不得不调动兵力应对。

    如此一来,便可以将日军注意力转移。

    而秦渡和齐林伟的运输队抵达之前,先到来的竟然是重庆方面派来慰问团。

    “慰问团,就是来送钱的?”

    看着总部发来的电报,林平安简单粗暴地总结了一下这个慰问团的性质。

    左明轻敲一下桌面道:

    “钱钱钱,就知道钱,人家这也是表达一下委员长对咱们的关怀嘛。”

    “关怀,那还是给钱最实在,不给钱不给装备哪来的关怀?给钱给装备才是对咱们警卫旅最好的关怀。”

    林平安这么说着,又看了一眼这慰问团的名单。

    慰问团代表是、、、、郭茹瑰?

    “郭茹瑰、、、、、”

    林平安念叨着这个名字。

    左明有些奇怪,看向林平安道:

    “怎么,你认识?”

    林平安摇头道:

    “不认识,听说过。”

    其实他认识,在历史教科书上认识的。

    这位可是鼎鼎大名的红色特工,在国党高层内部潜伏多年,最高做到了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位置。

    后面的解放战争,很多会战的国军作战计划,就是他参与制定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时陕北方面,甚至可以比重庆方面,更早地得到国军的作战计划书。

    当然,眼下的郭茹瑰,还是断线风筝,早就已经失去了和组织的联系,一心投身抗日事业。

    哪怕抛开其红色特工的身份,他也是极为优秀的抗战将领。

    淞沪一战,他带国军42旅坚守南塘口阵地,绝境之下,写下令人动容的绝笔信。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

    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

    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

    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我觉得这慰问团,可不只是给咱们送钱慰问的,估摸着也有代表重庆方面,摸摸咱们根据地情况的意思,尤其是对咱们八路军发展情况有个了解。”

    左明说出自己的猜测。

    林平安表示认同,如果只是送钱的话,根本不必如此兴师动众,目标还这么大。

    不过来都来了,也要接待,毕竟这次可是送来二十万银元呢,啧啧啧。

    “兵工厂这一类的绝密,不能展示出去,只展示根据地的一些基本情况就好。”

    林平安轻敲桌面道,“到时候做好接待工作,但是不能铺张浪费,不卑不亢,也不能失了礼数。”

    左明点头道:

    “放心好啦,这方面我在行。”

    两日后,慰问团一行三十多人,便抵达根据地。

    他们主要由参谋人员,还有记者,以及部分警卫人员组成。

    其中参谋人员整体年轻,多是黄埔,或是保定军校出身。

    正如之前左明猜测的,这慰问团除了慰问之外,还有就是对根据地进行考察和记录,向重庆政府进行详细汇报。

    重庆政府想要借此弄清楚几件事情。

    第一,为什么林平安的部队在敌后日军重重封锁之下,仍旧可以快速发展。

    第二,为什么林平安的部队能够打胜仗,而且是一直打胜仗。

    第三,八路军鲁西南地区的发展情况,是否可以作为其他八路军根据地发展情况的一个代表,若是每个八路军的根据地发展,都和警卫旅相似,那对于重庆政府来说,这会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汝桂兄,久仰大名啊。”

    一番自我介绍之后,林平安和郭茹瑰握手道。

    “和林兄少年英杰相比,郭某当真是不值一提啊。”

    郭茹瑰看着林平安,心中是相当惊讶的。

    毕竟他虽说之前林平安年轻,却没想到竟是如此年轻,看上去二十六七岁的样子,简直就是当代霍去病啊,民国冠军侯啊。

    左明此刻道:

    “二位,这可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到屋中详谈吧。”

    几人进入指挥部中,便谈到正题。

    郭茹瑰作为顾问团团长,首先将带来的二十万银元交到林平安手中,随后又表达了想要在根据地考察观摩几日的想法。

    这倒是在林平安和左明的意料之中,便趁势答应下来。

    其实一路走来的时候,郭茹瑰就已经看到不少根据地的景象了,虽说现在临近冬日,可整个根据地都给人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这和国统区内部的破败景象相比,可以说是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比。

    这次他们考察的内容,并不只是根据地建设等情况,同时也包括了警卫旅的军队,只不过那是后面的内容。

    五天后,林平安让李念的警卫团,抽调出一个营出来,主要是展示军备,还有战术演练,以及队列操演。

    之前林平安也曾经想过,让部队更换旧装备,可转念一想,这一路走来,慰问团的人又不是傻子,沿途游击队的武器装备,他们都见识过了,正规军怎么可能使用的武器装备还不如游击队?

    再加上这段时间,慰问团考察的地方不少,那些士兵们执勤时候使用的武器装备,普遍状况极好,这种摆在台面上的东西,想要隐藏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观礼台上,郭茹瑰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远处正在执行步兵战术,如三三制等突击战术的警卫旅士兵们,也是不由得在心中赞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自然是在这次步兵操练之中,看出许多门道来。

    他认为哪怕是将当年德械师和税警总团的精锐拉过来,在步兵战术的操练,以及士兵们表现出的纪律性,服从性,和组织度来看,和警卫旅这些部队都有相当差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