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不婚姐姐,上司追婚 > 第119章 珠联璧合,共赴前途

第119章 珠联璧合,共赴前途

    当手机屏幕上跳出江静知简洁的回复【好,我加入】时,余夏正对着一行代码冥思苦想。

    那瞬间,什么算法bug、逻辑纠错统统被抛到九霄云外,雀跃的情绪从心底猛地窜起,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复了一个同样简洁的【收到】,但胸腔里那颗剧烈跳动的心,却久久未能平复。

    合作的意向一旦达成,效率便成了余夏的首要追求。他立刻将最初的概念文档、粗略的市场痛点分析和初步的功能模块思维导图发了进去。

    江静知很快下载了文件,仔细阅读后,发来了一条条严谨的修改意见,从术语的精准性到用户场景的合理性,一针见血。

    频繁的线上讨论随之开始。

    从确定目标用户画像,到细化核心功能,两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着作用:余夏主导技术架构和产品逻辑,江静知则确保专业内容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的流畅性。

    这种思维碰撞带来的默契与高效,让余夏仿佛又回到了在虎头山与她并肩创业的日子,充实而愉悦。

    一次关于平台核心价值的讨论间隙,江静知突然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我们是不是该给这个‘项目’起个名字了?总不能一直叫‘生物APP’吧。】

    余夏愣了一下,回复:【你有什么想法?】

    对话框顶端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几秒钟后,一个名字跳了出来:

    【Bioway,音译‘璧途’,怎么样?】

    紧接着是她的解释:【Bio,生物;Way,途径。合起来音译‘璧途’,取‘珠联璧合,共赴前途’的寓意,也暗合我们想打造一条便捷通途的初衷。】

    Bioway,璧途。

    余夏在心里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精准、大气,又带着美好的寓意。

    他几乎能想象到江静知在提出这个名字时,那副认真又带着点小自豪的神态。

    他更喜欢“珠联璧合,共赴前途”这八个字。

    【很好,就这个。】他回复道,言简意赅,却包含着十足的认可和喜悦。

    他立刻所有相关文档的项目名称都加上了“Bioway璧途”。看着这个崭新的名字,项目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从一个抽象的构想,变得具体而充满希望。

    APP名称既定,下一步便是向学校教学处递交“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项目”的正式申请。

    这需要一份详尽的项目申请书。江静知立刻订票返回了燕城。

    两人分工清晰:余夏负责撰写技术可行性、开发方案、团队技术核心优势;江静知则主笔项目背景、市场痛点分析、以及内容运营与专业保障部分。

    Q大还在放寒假,余夏便住在滨江花园。江静知便也在旁边的16号楼住了下来。

    肖潇和王劲过年带着一双儿女去外地探望爷爷奶奶了,还没有回来。偌大的屋子空荡荡的,住在这里她从来都没有归属感。

    于是,那几天的工作据点便设在余夏的2104。江静知第一次踏入这里,两人相处已久,她并不觉得和余夏共处一室专注工作有什么不妥。

    2104是大平层,客厅开阔,南北通透,装修风格简洁,更像是样板间而非住家。

    从21层的阳台望出去,燕水河畔的秀丽景色一览无余。

    明亮的厨房似乎一次都没有用过,定期来的保洁擦的纤尘不染。

    他俩忙得也顾不上开伙,三餐都靠外卖解决。

    书房里,余夏对着电脑屏幕阐述技术架构,江静知则在一旁凝神倾听,时而提出关键性质疑,时而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

    轮到她阐述用户需求和内容规划时,余夏也会从技术实现角度给出建议。

    偶尔因为某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能达成一致,并在思想碰撞中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当详尽的项目申请书终于上传成功,两人都长舒一口气,成就感油然而生。

    看着江静知专注的侧脸,一股前所未有的动力在余夏心中悄然涌动。

    ~

    开学了,教学处的批复很快下达,附带一笔“创业种子基金”,“Bioway璧途”项目正式立项。

    随通知一同而来的,是要求项目组成员参加“创新创业能力”通识课程。课程特意安排在周五晚上,以兼顾不同年级学生的课表。

    对这个安排,余夏暗自满意。

    听完课,正好能顺理成章地占用整个周末与江静知一起投入APP开发。

    他心底有个不便明言的小九九:如此一来,江静知的课余时间便被项目填满,即便她身边真有几个“心怀不轨”的男同学,她也无暇顾及。

    更妙的是,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名正言顺地随时给她发消息:“在干嘛呢?”或者“有空吗?讨论下接口问题。”

    他甚至还对江静知阐述了一番战略部署:“这个项目,初期我们先不急着招人。首要的是我们亲自体验创业的每一个环节,从技术到运营,这是最宝贵的学习过程。

    “其次,只有我们两个人,沟通效率最高,时间安排也灵活。”

    他顿了顿,语气显得格外深明大义:“其实项目推进的快慢、甚至最终能否成功,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东西。所以你千万别有压力,你实验室那边是主业,有事你先忙那边,项目进度我们可以灵活调整。”

    这番“重过程、轻结果”的论调,深得江静知认同。她很欣赏这种稳扎稳打的态度,回道:“同意。你的专业课程也别落下了。”

    “Bioway璧途”项目满一个月时,江静知竟收到了来自余夏的一份备注为“工资”的微信转账。

    江静知推辞:“等这个项目有收益的时候,你再发我工资。”

    对此余夏振振有词:“老板给员工发工资,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这笔钱是你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应得的报酬,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难道这是你第一笔靠自己知识挣来的工资?没收过这么多钱?”

    江静知哑然失笑,这不是她当初的原话吗?余夏原话奉还了。

    好吧,在钱和物的问题上,最好不要和余大少爷掰扯。

    于是她回了一个夸张而讨喜的表情包:“谢谢老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