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个大槽!!!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直接在林平安耳边炸响!
他猛地僵在原地,僵硬地扭过头,难以置信的看着两人。
“你们说什么?!陛下他让我娶武珝?!这怎么可能?!”
袁天罡和李淳风相视一眼,齐齐点头。
林平安看着两人那虽然肯定却隐隐带着一丝心虚和躲闪的眼神,突然感觉哪里不对劲。
(不对!这他妈太不对了!二凤是我老丈人,他知道我身边女人已经够多了,高阳、丽质,还有小婉、雪雁……他没理由再主动给我塞一个女人!)
(而且还是身份如此敏感、命格如此特殊的武珝!这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他猛地转身,快步来到两人面前神色肃然问道:“二位,这到底怎么回事?陛下为何会有此意?”
他顿了顿,直接抛出了自己的底牌。
“武珝的命格——‘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或者说‘女主武王,代李兴周’!这种帝王命格,娶之是福是祸,你们比我更清楚!”
“这等于是把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抱在怀里!你们究竟在盘算什么?!说!回答我!”
女主武王?!代李天下?!
袁天罡和李淳风脸色一变。
坏了!说漏嘴了!这小子他竟然早就知道了!
林平安看着袁天罡和李淳风那副心虚气短、眼神躲闪的模样,顿时便明白了一切。
“看你们这欲盖弥彰的架势,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事八成就是你们俩在背后推波助澜吧?怎么?你们是嫌我太清闲,非得给我找点刺激?”
袁天罡和李淳风见瞒不住了,只能无奈交代。
将昨日在八卦台上,如何为了打消李世民的杀心,不得已将林平安推出来作为“化解武珝命格”关键之人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
(我槽你大爷!合着是你们俩老神棍为了保命,把祸水往小爷身上引?!)
(还特么天生自带祥瑞之气?能逢凶化吉?你们怎么不直接说我是玉皇大帝下凡,专门来给你们擦屁股的呢?!)
林平安听完,一张脸黑如锅底,要不是看在对方年纪一大把、而且身份特殊的份上,他真想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什么叫“科学的铁拳”,什么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袁天罡连忙说道:“林侯息怒!息怒啊!此事虽说有些欠妥,但对武家娘子而言是好事,对大唐国运而言亦是化解之道,于你而言,说不定也是一段良缘!”
李淳风小鸡啄米般点头附和:“是啊是啊,林侯,武家二娘子品貌俱佳,聪慧坚韧,与你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
“合个屁!” 林平安没好气地打断。
(你们说娶就娶?老子要是不乐意,二凤还能把刀架在我脖子上逼婚不成?)
他很清楚,李世民若是强行下旨赐婚,先不说其他人会不会反对,就高阳,长乐,李月她们仨也够二凤喝一壶的了!
想通了关键,林平安心头怒火消了大半,他也懒得再跟这两个为老不尊、还差点坑了自己的老神棍计较。
“行了行了,这事儿我知道了!你们俩,以后少给我惹这种麻烦!”
说完,他转身就朝后院实验室走去。
袁天罡和李淳风愣了一下,连忙跟上。
进了实验室,林平安在一个堆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架子上翻找了一下,找到一个单筒望远镜,随手抛给了眼巴巴跟在后头的袁天罡。
“喏,拿着!仅此一个,再弄丢了,可别再来找我!”
袁天罡如同捧着绝世珍宝,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李淳风也两眼放光。
“多谢林侯!林侯大气!”
“林侯慷慨!贫道感激不尽!”
两人连连道谢,生怕林平安反悔,健步如飞的溜了。
林平安看着两人逃也似的背影,一脸无语,随即,一头扎进实验室忙活了起来。
…………
翌日,皇宫,太极殿。
日常政务奏对完毕,就在众人以为早朝即将结束时,兵部尚书李勣手持一叠宣纸,稳步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此乃兵部右侍郎林平安,经数日观察思索,所拟关于兵部事务革新之建言,请陛下御览。”
李世民微微颔首,张阿难上前接过稿纸,呈递御前。
李世民快速浏览了一遍,随即递给张阿难:“念!”
“奴婢遵旨!”
很快,张阿难尖细的嗓音在大殿中响起,开始逐条宣读林平安那份融合了现代军事管理思想的改革草案。
起初,当听到“精进军图测绘,统一比例,定期更新”时,不少官员还只是微微颔首,觉得虽有些新奇,但尚在可接受范围。
然而,当张阿难念到“设讲武堂,定期轮训中低阶武官,考核需含兵法推演、沙盘作业、文化算数,武官选授与考绩需综合练兵成效、部下风评、军纪管理,而非仅凭门第与斩获”时,百官顿时不淡定了。
而等到“军备制式标准化,利于战时补给与快速列装”。
以及“革新日常操典,增设武装越野、等具体措施被念出时,整个太极殿瞬间炸锅,议论声此起彼伏,嗡嗡作响。
“肃静!” 李世民呵斥一声,威压弥漫:“待念完再议!”
张阿难足足念了近两刻钟才念完。
他话音刚落,出身太原王氏的王御史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声音激愤。
“陛下!臣以为,此草案荒谬绝伦,实乃祸国之论!”
“武官选授,历来重视门第军功,此乃祖宗成法,亦是保证军队忠诚之基石!岂可妄谈什么‘综合考绩’?”
“若按此施行,必使军中寒门骤贵,良莠不齐,纲纪败坏!再者,开设什么‘讲武堂’,让厮杀汉去学文弄墨,岂非本末倒置,徒耗国帑?”
(呵,祖宗成法?不过是你们世家把持军队晋升的遮羞布!怕寒门崛起动了你们的奶酪吧?)林平安心中冷笑。
紧接着,侯君集大步出列,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林侍郎所言新式操典,闻所未闻!武装越野、障碍跨越?此等儿戏,岂能练出能征善战之兵?”
“我大唐府兵,依靠的便是严整阵列与个人勇武!改动操典,动摇军心,臣万万不敢苟同!”
张亮出列附和道:“是啊陛下,军备制式乃历代工匠心血所聚,岂能轻易言改?所谓标准化,恐怕劳民伤财,最终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