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RSS欢迎来到UFO爱好者!本网搜集 UFO 外星人 鬼故事 麦田怪圈 探索发现 UFO事件 UFO图片 UFO视频 USO等相关信息

震惊中外的内幕:揭秘中国如何与外星人沟通

编辑:ufo爱好者 来源:ufo爱好者 浏览:461 发布时间:2011-08-11 09:23:51 发布评论

    记者:这确实令人兴奋。那么我国这个名为FAST的、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将会在搜寻地外文明中起到重要作用?

    南仁东:是的,FAST是球面状的、孔径达500米的射电望远镜,即Five-hundred-meterAperture Spherical radioTelescope的英文缩略字头,建成之后将成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成为搜寻地外文明最有效的利器。由于星球间的距离太远,电磁波信息会混杂在宇宙空间的各种辐射波中,以至于到达地球以后都将非常的弱(除非信号是定向发送给我们的),微弱的信号可能如同夹杂在雷声中的蝉鸣,如果接收设备不先进的话,很容易遗漏或难以分辨。所以,天文学家需要一个巨大的“耳朵”,这就是巨型射电望远镜,它可以收集极遥远的物体资料,而搜寻地外文明是射电望远镜的重要任务之一。

    记者:FAST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南仁东:有了射电望远镜,我们就可以通过探测宇宙天体电磁辐射来揭示天体奥秘。射电天文学家利用不断发展的射电望远镜,已经探测了许多星系的结构和大小,发现了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3K微波背景辐射,证实了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些理论,如引力辐射;探测到引力透镜以及百余种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及这些集结成团所形成的巨大的分子云等,探测了活动星系核的致密结构并发现了其中的视超光速运动,发现并广泛探测了太阳及木星的射电爆发、金星的温室效应及黑洞存在的直接观测证据。近40年中,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10项涉及天文学的项目中,就有6项直接或主要通过射电天文手段取得。可以说,射电天文学在诞生至今的70多年里,已成为重大天文发现的发祥地和天文诺贝尔奖的摇篮。

    记者:射电望远镜与其他的天文望远镜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南仁东:大家可能对卫星电视接收比较了解,主要是用天线接收无线电波信号,射电望远镜原理和卫星天线相似,它通过接收来自遥远天体的电磁辐射信号,对其强度,频谱和磁场偏振进行分析和研究。简单地说,它主要由这几部分组成: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机,最后是终端设备把信号记录下来,并按特定的要求进行某些处理后显示出来,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了解有关天体的物理特性、环境、演化、乃至化学组成。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他天文望远镜主要是用来“看”的,而射电望远镜主要是用来“听”的?

    南仁东: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是用来“看”的,只是光学望远镜主要以用眼睛来看,看到的往往是发光或反光物体本身,物体之所以被肉眼看到,是因为其发出了可见光,可见光也是具有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可见光区”的波谱范围其实很窄,其两端就是我们已经较为熟悉的“红外”,“紫外”,事实上,天体的辐射覆盖整个电磁波段。所以,与接收可见光的传统光学望远镜不同,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天体射出的几乎所有的无线电波。它既没有镜筒,也没有物镜、目镜,而是由天线和接收系统等部分组成。

    射电望远镜因具有高穿透性、观测范围广、观测距离远的特点,而成为目前天文学研究中重要观测设备,日益受到国际科学家的重视,一批有更高灵敏度、更高分辨率和更完整波段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正在各国相继实施建设或即将投入运行。

    FAST为何“花”落中国?

    记者:目前在我国正在建造FAST,它将是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也是一个国际项目,那么它为什么会“花”落中国?

    南仁东:1993年国际无线电联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0国天文学家提出建造巨型望远镜计划。自1994年,我国天文学家提出在贵州喀斯特洼地中建造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建议和工程方案,它是我国射电天文学家根据国际大环境、我国特有的地理条件、国内外合作、和工程团队不断探索,逐步研究和提出来的。这一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支持,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制造能力、天文学发展、方案设计、地质条件等许多方面都达到了可以建造这样一个大射电望远镜的条件和能力。

>>>>全文在线阅读<<<<

查看全部评论

信息评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