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18章 铸一钱而得两面

第118章 铸一钱而得两面

    旋即,麋威将那夜张嶷的谋划一一道出。

    又走到地图前将那条旄牛故道大致比划了一遍。

    才接着道:

    “若张伯歧能招抚旄牛夷归附,则高定失去外援,有利于李兴业发兵讨灭。”

    “反过来,若旄牛夷部看见高定被李兴业所败,自忖势单力孤,更易归附。”

    “此二者,一为斩其根须,一为剪其枝叶,相辅相成,并不冲突。”

    “这便是‘一钱两面’!”

    微微一顿,麋威又对李恢道:

    “一旦诛灭了高定,重开故道通商,不但能多一条获取战马的渠道,还能以商贾之利吸引山民归附。”

    “好比说旄牛夷,其部就坐落于商路之上,后续商贩南来北往,必能坐地食利。”

    “南中其余夷类看见旄牛夷坐拥金山银山,即便不效仿,想必也不会多么排斥。”

    “那时朝廷再以开拓和保护商路为名,派遣驻军,彼类说不定半推半就地认了。”

    “而此事不说十全必克,但凡十部有四五部同意通商,那南中之患便可消解一半,却也不必劳师动众……这不正是李别驾所推崇的缓图之策?”

    “这也是‘一钱两面’!”

    麋威又转回刘备,扬了扬手中的直百钱:

    “待夷类都尝到了商路的甜头,那为了方便商贩往来运货,只怕还会求着朝廷增发更多‘直百钱’。”

    “真有那一日,夷类不是归附胜似归附,不是北面称臣胜似北面称臣……这何尝不是铸一钱而两面皆得?”

    言及此处,别说廖立已经彻底错愕无声。

    就连李恢、宋远、马谡、吴懿等人,都看着麋威目瞪口呆。

    仿佛今天才第一次认识这个年纪轻轻的比两千石。

    就连一直跟木头人似的刘巴,竟也忍不住微微侧目。

    倒是刘备从容如故,道:

    “这些都是卿自己想出来的?”

    麋威心道我就是个缝合怪,只不过全都缝了而已。

    便趁机举荐张嶷:

    “与其说是臣想出来的,不如说是受到张伯歧的启发,其人才是真英杰,望大王察之!”

    刘备立即转向李恢:

    “州部有此英杰,为何不见卿等举荐于孤?”

    李恢正在失神,闻言告罪道:

    “臣过去只知张伯歧有壮勇,却不知其人竟有内秀,想来是臣失职!”

    刘备呵呵一声,并未怪罪,道: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麾下既有英才,当善加重用,替孤看好南中。”

    李恢忙称唯。

    这时宋远见刘备似乎有意提拔李恢,急忙道:

    “麋奉车此论虽然大体对路,但有一处致命缺陷!”

    “诸君或有不知,汉嘉太守黄元暴而无恩,难以服众,根本不能招抚旄牛夷!”

    “而张伯歧一个巴西南充人,又只是小小从事,虽有壮勇,如何能让旄牛夷归心?总不能让他代替黄元守郡吧?”

    此言一出,尚书令刘巴忽然开口,却是对着麋威:

    “黄元从都尉转任太守未满一年,虽无功,却也无过。”

    “大王若强夺其职,只怕将来难以服众,有损礼士之名。”

    这……刘巴这是在提醒我,要找个合适的理由踢走无能的黄元?

    一时也说不清这位冷面尚书令是善意提醒,还是秉公直说。

    但这不妨碍麋威稍加思量,有了新思路。

    便应声道:

    “令君也认为这位黄府君不堪为一郡太守,对否?”

    刘巴抿嘴不答。

    但此时不答,便等同默认。

    于是转向宋远道:

    “郡丞言下之意,其人力不及旄牛部,对否?”

    宋远不屑道:

    “岂止旄牛,怕是连旄牛以北的严道也不能及!”

    “前年高定跨郡北上寇掠,正是借道旄牛到达严道。”

    “黄元彼时为都尉而不能御贼,全靠李兴业越郡救援,方得解围!”

    啪!

    麋威猛一抚掌,道:

    “那不正好!”

    “汉嘉郡本为蜀郡属国,专治夷事。”

    “既然黄元不能制夷,何不将那两县从汉嘉郡分出,重立属国,以能治此地的李兴业兼领属国都尉,或者直接并入犍为郡?”

    “如此不就能人尽其才,又不耽误郡事,更不损大王礼士的名声了?”

    又指着宋远道:

    “若是李兴业实在忙不过来,我看宋郡丞也颇有计略,何妨提拔为都尉?”

    闻得此言,宋远面色数变。

    好一会才对刘备道:

    “臣没什么能耐,但兴业将军确实非百里之才,足以兼守两郡,麋奉车此言得之!”

    竟是当场反水!

    刘备挑眉道:

    “那攻心为上呢?”

    宋远哂然一笑,道:

    “此为务虚之言,却不如麋都尉之言句句实在,有章有法。”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众人闻言纷纷失笑。

    唯独马谡面白如纸。

    倾尽才思营造出来的声势,居然就这么被人化解了?

    这时刘备转回麋威,似笑非笑道:

    “卿此计又是受到哪位‘英杰’启发啊?”

    “让孤猜一猜,是张伯歧,还是卿父的人脉?”

    这……老刘这是暗示去年凉乱那个情报,他知道是我最先提出的?

    可我口风很紧啊,老张和老爸也不是多嘴的人。

    不会是老刘凭借对各人性情的了解,盲猜出来的吧!

    嘶……老刘竟恐怖如斯?!

    此事断不可承认!

    于是目光一转,指着马谡道:

    “是马幼常的‘攻心为上’!”

    马谡闻言一愣。

    群臣紧随一愣。

    刘备没有愣,直接给逗笑了。

    便见麋威煞有其事道:

    “要我说,此计若值百钱,张伯歧占五十,马幼常五十,臣父十钱,而臣拾人牙慧,当倒扣十钱!”

    刘备听到“倒扣”二字当场捧腹,又指着麋威,连连摇头。

    群臣随之发笑,就连刘巴的嘴角也微微一翘。

    只有马谡死死看着麋威,脸色时青时红,欲言又止。

    原本缓速两方剑拔弩张的气氛,随着麋威一钱两面,宋奇当场反水,就此消解。

    随后。

    刘备顺势任命李恢为庲降左督。

    督牂柯、益州、永昌三郡。

    治事于牂柯郡平夷县。

    又加李严为庲降右督。

    督犍为、越嶲、朱提三郡,外加汉嘉南部的严道和旄牛二县。

    依旧治事于犍为武阳。

    南中之策,就此定下。

    ……

    离开尚书台时,马谡追上来拦住麋威,道:

    “那夜你情愿到庭院中陪张伯歧吹凉风,而不愿在暖室中与我说话,可是认为我不如他?”

    却见麋威摇头道:

    “那夜我梦见一蜀中古贤,问其曰:蜀中诸子,孰优孰劣?”

    “古贤答曰:各有长短。”

    “我以为此言得之。”

    “足下名门之后,见多识广,有剧才急计,唯独缺少壮勇。”

    “张伯歧豪烈果敢,未来可期,但困于出身和眼界,得计稍晚。”

    “若诸君互相取长补短,齐心协力,何愁不能得百钱之计,开百世之业?”

    说着,麋威将一物塞到马谡手中,告辞离去。

    马谡盯着手中那枚“直百五铢”。

    怔然片刻。

    对着麋威背影,深深一拜。

    再抬头,面上便多了一丝毅然之色。

    另一边,等所有人都离开后。

    刘备转到一扇屏风前,噙笑道:

    “这道《平南策》,‘法令君’可还合意?”

    话音刚落,一个丰神俊朗的文官从屏风后转出,对刘备拜道:

    “良策易得,佳士难求。”

    “法孝直泉下有知,必为大王得佳士而欣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