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45章 此皆贞良死节之臣

第245章 此皆贞良死节之臣

    翌日,麋威飞奔到淯水上游的雉县。

    李鸿、孙狼等人早就等候在此地,人人神色振奋。

    麋威一进门就问:

    “是否有冲撞杨公?”

    李鸿上前低声:

    “孙司马并未直接出面,而是请了一位山中豪帅去拿人。”

    “其后他以大将军别部司马的身份出面赎人。”

    “细究起来,他还是杨公祖孙的恩人呢!”

    麋威闻言看了一眼孙狼。

    其人目含期待,想开口又畏于官卑,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滑稽感。

    麋威莞尔:

    “没想到孙司马竟有此机智!”

    孙狼道:

    “此事全赖诸葛主簿和李薄曹调度有方,下吏不过恰逢其会,才一举得手,岂敢居功?”

    恰逢其会……

    麋威听到这熟悉的语气,挑眉:

    “是谁教你这么说话的?”

    孙狼面色一红:

    “下吏听人说,使君好谦逊之德……”

    麋威看了看旁边的李鸿。

    后者忙开口解释:

    “孙司马担心使君责备他报复胡居士,故有让功之意。”

    “不过使君谦让之德早已闻名荆州,绝非下吏私下教唆!”

    麋威本就没有责怪孙狼的意思。

    杨彪这种当世顶流确实需要谨慎对待。

    至于那个胡孔明……他有几个师?

    也能发明元戎弩吗?

    不过听到李鸿的解释,他忽然意识到一词:

    上行下效。

    如今自己贵为一方大牧,一言一行皆为上上下下所瞩目。

    须比过去更加谨慎言行。

    便淡淡道:

    “孙司马有心了。”

    孙狼忙拜道:

    “为使君办事,岂敢不用心!”

    麋威点点头,对诸葛乔道:

    “替我准备一份奏表,李薄曹、孙别部,救援国士有功,累计前功,并举关内侯。”

    此言一出,群下羡慕,李孙二人各自惊喜不已,连连拜谢。

    关内侯虽然是侯爵中最低的一种,没有封地,只有食禄。

    但到底是封侯。

    正常来说,如孙狼这种出身,是很难有机会获得封爵的。

    一时间,其人激动得语无伦次,说什么愿为麋威鞍前马后,结草衔环。

    大概是从哪个军吏嘴里听来的典故,往这里生搬硬套。

    只能说纸书推广的速度有些喜人了。

    麋威自不会跟他计较,让李鸿赶紧带路。

    转到后庭。

    一个白发稀疏的老者正端坐在树下。

    身后还有一尚未束发的少年,瞪大眼睛四处张望。

    见麋威来,少年欲起拜,却被老者一把压住。

    冷冷瞥了一眼他腰间印绶,吐出四字:

    “沐猴而冠,不足言礼。”

    此言一出,麋威左右皆勃然作色。

    但因麋威早有叮嘱,敢怒不敢言。

    麋威让众人原地等待。

    然后亲自上前拜见老者。

    执礼甚恭,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拜毕,麋威亦坐到树下。

    闲谈般开口:

    “我昔年在蜀中听司徒公许文休言及往事,说杨公曾先后以‘方正’和‘敦厚’两科征辟其从兄许劭许子将。”

    “但许子将却说当世小人得志,王室将乱,于是两次不就辟,后来更是避居淮南之地。”

    说到这,麋威看向老者:

    “倘若许子将活到今岁,却不知是否还会拒绝杨公的征辟呢?”

    老者,也就是杨彪,闻言束手冷笑。

    倒是其孙杨嚣,大概是见麋威年轻,又挺好说话,忍不住开声:

    “许子将一心避乱,虽无隐士之名,却有隐士之实。”

    “方今天下三分,战乱未休,他若在世,必仍只想着避乱而已。”

    “这倒也是。”麋威点点头。

    忽而笑道:

    “原来是世人误会杨公了。”

    “时下人人都说杨公克守汉臣之节,故屡屡拒绝曹丕的三公之邀。”

    “其实杨公哪里是在意天子姓刘还是姓曹?”

    “不过是效仿昔日许子将,当一个大隐于朝的无名隐士罢了!”

    “恰如此番那胡居士,名为就辟,实为入洛避乱……难怪杨公与他一见如故呢!”

    杨彪听到前面几句,照旧冷笑不应。

    直到麋威提及胡昭,才瞪眼吹胡子道:

    “无耻蜀贼,何故杀我友人!”

    麋威故作诧异:

    “杀胡居士的是熊耳山之贼,若非我部下拼死相救,杨公祖孙几要罹难……杨公为何以怨报德啊?”

    说罢,还将孙狼招上前来,让他好好给这位“杨公”解释解释。

    但杨彪理都不理孙狼,横眉冷对麋威:

    “胡孔明乃世外高人,常常与人为善,乡中称贤。熊耳山贼焉能害他性命?”

    “老夫虽老,目未盲,心未昏!”

    “倒是你主刘玄德,昔年天子被困于许昌不见他来解救。直到曹丕篡位,他才迫不及待发丧,然后妄据神器。”

    “岂非欺世盗名耶?”

    “也难怪他部下都是如你这般假仁假义之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足下是也!”

    孙狼原本被晾在一旁,面色涨红,喉结滚动了几下,想要解释是胡昭出卖他在先。

    但听到对方竟连天子和麋使君一起骂,反而感觉辩不辩都无所谓了。

    干脆垂手肃立于麋威身后。

    而麋威被杨彪指着脊梁骨大骂,非但不怒,反而拊掌轻笑起来。

    那笑声在气氛冷寂的庭院中显得格外清晰:

    “杨公落难之际仍不忘故主,乃真忠良也!”

    “和杨公相比,天下仕宦者皆利碌小人,不足为道!”

    又转头对静立远处的部下们道:

    “二三子看到没?”

    “我早就说了嘛,杨公乃汉室贞良死节之臣,杨德祖为杨公之子,怎会真心为曹操效命?”

    “分明是故意怂恿曹操的儿子们内斗,好让曹氏重蹈袁氏在冀州的覆辙!”

    “世人都误会杨公父子了!”

    “我看杨德祖也是一位汉室忠良,虽败犹荣!”

    “杨公教子有方,令人钦佩!”

    说罢又对着杨彪一拜。

    而诸葛乔、李鸿等机灵之人,更是瞬间会意,也都跟着麋威下拜,纷纷直呼呼杨公父子有忠节,堪为当世楷模。

    而杨彪两爷孙听到这里,已经听傻了。

    年幼的杨嚣甚至下意识看向祖父,以求证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杨彪足足愣了三四十息,方才拍案而起。

    然而骂人的说话刚到嘴边,脑海中不由浮现儿子的音容笑貌。

    那个才华横溢,前途无量,本该是自己这辈子最大骄傲的杨修。

    因为曹操的嫉恨。

    死在了一个士大夫最黄金的年纪里。

    自己是什么时候对这天下,对朝廷,对功名利禄彻底失去了兴趣的呢?

    大概,就是五年前,看到杨修遗体的那一刻吧。

    念及过往,杨彪原本压抑了好些天的怒火,忽地就凉了下来。

    默然片刻,杨彪重新落座。

    对着似笑非笑的麋威,平静问道:

    “你与你主久居蜀中,如何得知我儿为汉室守节之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