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97章 出师表

第297章 出师表

    “若陛下龙体康健,张郃自然遵从。”

    “但早前元直来信,说陛下已在弥留之际……洛阳哪还有人能强令张郃北上?”

    吴质脸色顿时一变:

    “如此重要的事,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

    司马懿似笑非笑道:

    “若我早几日告知你,你还会如眼下这般尽心备战吗?”

    又指着面色讪讪的吴质道:

    “你看,如你这般领兵在外的将领,尚且因为车驾将危而难以专心于战事,更别说洛阳的诸公了。”

    “依我看,陈长文此刻对我的请求也是敷衍居多……倒是徐元直,好歹还愿意告知实情,也不枉我对他的信任了。”

    说着,司马懿仰天长长吐气,道:

    “也罢。”

    “如你所言,我这马到了山前,难道还有别的出路?不过倾力一掷而已。”

    “况且我们困难,诸葛亮难道就不困难?”

    “听徐元直说,他为了此战,连一生清名都赌上了。若不能占下河东,将来怕是难以对上下有所交代。”

    “而我只要在河东坚守半载,便是最终失利,也算不负朝廷,可以挺胸抬头归洛了!”

    言罢,司马懿打马向前,跟上大军。

    而吴质回头看了看河南方向,一咬牙,也是打马跟了上去。

    ……

    得益于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处事之风。

    尚书台仅用半旬便高效完成粮秣调度。

    虎贲、羽林二军亦整装待发。

    不过,正当众人以为河东的援军仅止于此之际。

    魏延骤然将河南兵权移交关平。

    亲率八千精锐部曲自弘农乘船西返。

    其后船队过潼关不入,在河道上划出一道各种意义上都堪称凌厉的弧线,直指蒲坂。

    此举顿令朝野震动。

    所谓陕县不日即下。

    所谓不信任张飞。

    诸多借口,何故突然就没了呢?

    未待众人细思,一份《出师表》呈递御前。

    并在刘禅授意下颁示天下。

    长安上下终于彻悟。

    诸葛亮竟要以持节丞相之尊亲赴河东督战,协调诸军、核验战功。

    魏延对张飞的顾虑,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莫非还能质疑诸葛丞相不成?

    “先帝励精创业,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年逾花甲仍亲赴战阵,此圣人之谓‘死而后已’。”

    “……今天下三分,汉兴而魏吴皆衰,此诚天赐良机也。”

    “……将军麋威,性行恭逊,识人晓事,试用于昔日,先帝誉之曰‘良’,是以众议举威为大将。”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将军、尚书、侍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弋之任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念到最后,主记室杨戏,放下邸报,忽而感觉视线有些模糊。

    揉了揉眼。

    再看眼前的卫将军麋威。

    却见对方正负手远眺窗外,眼眸幽沉如渊,不知在思量什么。

    片刻才回头道:

    “禁中护卫太少了,把府内的兵士抽调一半入宫,交由陛下处置。”

    杨戏一边应诺,一边提笔记下。

    麋威:“廖立、李平那两人也给我盯紧一些……此事你让邓士载去办,大军出征后,他也清闲下来了。”

    杨戏继续应诺记下。

    麋威:“我举荐徐景山(徐邈)的文书,送到相府没有?”

    杨戏抬头道:“前日已经投递到府上。”

    “不过胡主薄说,徐公非百里之才。丞相此战若能克复河东,郡县有所出缺,正好以徐公出任一郡二千石,以示朝廷重视贤能的决心,故暂未除官。”

    胡主簿便是丞相主簿胡济。

    麋威微微点头道:

    “丞相思虑周全。遣人将就此话原样转告徐公吧。”

    杨戏再次提笔记下。

    麋威:“还有什么疏漏的吗?”

    杨戏想了想,道:

    “巴西郡汉昌句氏有一子弟,名扶,字孝兴,自称便弓马,通军事,昨日投递名刺。”

    麋威道:

    “我记得马德信(马忠)曾为汉昌县长?”

    杨戏点头道:

    “马将军确曾有提及县中有一壮士名为句扶。但句孝兴并未提及故旧,应是担心若不得用,反而连累故人名声。”

    “倒是会替他人着想。”麋威点点头。

    “詹君年迈,旧疾发作,早前已经向我告老。我已经同意他转任卫将军府的门亭长,在长安养老。”

    “如今正好缺一员哨骑军侯,可以让句孝兴试试。”

    “若名副其实,就让他接替姜伯约担任帐下督。”

    杨戏郑重记下,却不仅仅是手抄,而是正式的用人任命。

    稍后需要加盖卫将军的押印的。

    而麋威则微微感慨道:

    “如今中枢转到长安已一载有余,天下名士心存汉室者,纷纷入关来投,益州自不例外。”

    “过往先帝极力厚待贤长,天下士人来投也不过十有其一。”

    “自我朝入主关中,朝廷还于旧都,不过一载而已,来投的士人已经数倍于往昔,不愁无人可用了。”

    此言一出,杨戏写字的手微微一顿。

    麋威侧目道:

    “怎么,文然也有故友来投吗?”

    杨戏微怔道:

    “下吏的好友各有前程,无须下吏费心。”

    “倒是前些时日听人说,巴西西充有一学士谯周字允南,有意去投相府门下。”

    “哪知虎贲中郎将(关兴)逢人便说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谯周羞愤于此论,将名刺丢入井中,忿忿离去。”

    麋威眼神终于有了一丝波澜。

    “谯周今何在?还能追回来吗?”

    杨戏道:“将军想要征辟此人吗?”

    麋威点点头:

    “哪怕为了挽回安国的名声,我也要有所表示。”

    杨戏闻言莞尔道:

    “若如此,倒是不难。”

    “实不相瞒,下吏有一好友程祁,乃是益州祭酒程季然之子,与谯周乃同郡人。”

    “他曾建议谯周来投将军。”

    “但谯周跟他说,将军能文能武,通晓诸子百家,又深谙谶纬之学,他的才学在将军这里几无用武之地。除非将军有意征辟,否则他不敢来班门弄斧,徒惹将军发笑。”

    麋威表情彻底难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