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625章 各部门汇报(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

第 625章 各部门汇报(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

    时近九月底,金陵城的暑气渐消,汉东省委会议室内却气氛庄重而热烈。

    这是一次夏季季度总结会,旨在盘点全省各项工作,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依旧是牵动数百万民生的苏北治碱工程。

    会议室窗户敞开着,略带凉意的秋风吹拂着厚重的窗帘,也吹散了与会者面前的些许烟味。

    巨大的《苏北治碱与农业发展规划图》几乎覆盖了一整面墙,上面红蓝绿各色线条交错,标记着数月来的奋斗足迹。

    夏季季度总结会议正在举行,由省委第二书记周明光主持。

    与会者包括各位书记、常委及各主要部门负责人。

    周明光扶了扶眼镜,环视会场,沉稳开场:“同志们,今天这个会,主要是盘点一下我们夏季这三个月的工作。

    大家都辛苦了,先请各条战线的主要负责同志,简要汇报一下情况。先从农业开始吧。”

    农业厅长率先发言,他翻开笔记本,语气务实中带着沉重:

    “周书记,孙省长,朝阳书记,各位同志。

    夏季农业生产基本平稳,夏粮征收任务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五,这是好的方面。

    但问题也很突出,还是苏北地区。

    由于盐碱危害和历史欠账,该地区夏季作物长势普遍弱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地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苗头。

    乡亲们增收压力很大,地方上的同志很焦急。

    当前,全省农业工作的重心和希望,都压在了秋季治碱工程的后续效应和冬小麦的播种保障上……”

    周明光点了点头,未做评论,目光转向工业口:“好,下面请工业厅汇报。”

    陈朝阳此时以工业厅长的身份开口,他面前放着几份文件:

    “周书记,各位同志,工业战线夏季维持了基本盘稳定,重点厂矿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三季度,全省工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二,增速稳中有进。

    围绕治碱工程和民生保障,我们重点抓了几项工作:

    第一,由我厅牵头制定的 《汉东省工业标准(机械部分)草案》已初步完成,

    以‘标准化’为抓手,提升基础工业质量与效率。”他重点强调了这一点,

    “我们在金陵机器厂的试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推行‘汉标’,该厂生产的零配件合格率,已从之前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稳定提升至百分之八十八。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紧固件、轴承等基础零部件领域全面推广‘汉标’。”

    第二,也是当前工作的难点,”他话锋一转,

    “我们在全力保障治碱工程的物资需求,但钢材、水泥、特别是大型工程机械的缺口依然存在,部分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攻关,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第三,在全力保障治碱工程物资供应方面。

    我们组织了金陵机器厂、苏北农具厂等十七家重点企业,突击生产‘汉东-51式’步犁、铁锹、镐头、夯具等三十五万件,基本满足了工程前期的工具需求。

    同时,我们协调建立了‘工程物资绿色通道’,确保这些物资能够第一时间送达工地。”

    他顿了顿,继续汇报:

    “第四,在化工领域,我们利用现有基础,开始筹备小型化肥厂的建设项目,目标是未来为治碱成功后苏北的农业复苏,提供‘粮食的粮食’。”

    最后,他总结道:“总体来看,我省工业正处于一个夯实基础、重点突破、谋划长远的关键阶段。

    我们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保障像治碱工程这样的国计民生重大项目,另一方面,更要抓住机遇,苦练内功,为汉东工业未来的全面腾飞,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陈朝阳汇报完毕,接着商业厅继续汇报:

    “周书记,各位同志。三季度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百分之八点五,市场总体平稳。

    但问题也很突出:一是部分工业品供应依然紧张,特别是五金件、自行车、缝纫机等,老百姓拿着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时有发生,反映比较强烈。

    二是苏北治碱工程启动后,对各类生产工具、劳保用品如手套、胶鞋的需求激增,

    对粮食、副食品、日用工业品的集中需求量大增,对我们的调配能力是个考验。

    我们正在协调周边省份,开辟新的采购渠道,务必保障治碱民工的基本生活供应和工程所需物资的调运,但这给我们的运输和资金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是部分地区,特别是苏南专区,私商抬价、扰乱市场的情况有所抬头,需要我们加强国营商业网点的建设和市场管理力度。”

    周明光一边记录一边点头:“嗯,市场稳定是头等大事。

    物资短缺的问题,根源还在生产。

    工业部门要加把劲,商业厅也要想办法,利用好现有渠道,保障供给。”

    最后是文教卫主任的汇报:

    “夏季以来,我们结合抗美援朝爱国卫生运动和增产节约运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扫盲高潮。

    尤其是在大型厂矿和水利工地上,开办了大量工人夜校、民工识字班。

    据不完全统计,夏季三个月,全省新增扫盲人数约十五万,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来自治碱工程各工段。

    这也算是工程建设带动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体现。”

    各条线的汇报,或直接或间接,都隐约指向了那个正在苏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大工程。

    听完了这些常规汇报,周明光将目光再次聚焦到陈朝阳身上:

    “朝阳同志,大家都汇报完了。

    你看,农业的出路、工业的产能、商业的调配、乃至文教的成果,现在好像都绕不开你手头那件大事了。

    下面,就请你这个前线总指挥,给我们好好讲一讲苏北治碱的具体情况。

    这百万大军战天斗地,奋战一个夏天,成果到底如何?遇到了哪些真刀真枪的困难?下一步的蓝图又该怎么画?”

    “是,周书记,各位同志。”陈朝阳站起身,走到规划图前,他没有拿厚厚的稿子,只有几页提纲和数据卡片,显然对情况已了然于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