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628章夏季会议下(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

第628章夏季会议下(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

    他先是肯定了对方提问的正当性,缓和了一下剑拔弩张的气氛。

    随即,他话锋一转:“但是,我必须明确指出,我和我的同志们,从未想过,也绝不会为任何剥削阶级翻案。

    剥削的历史,不容抹杀,贫下中农受过的苦,我们必须永远铭记。”

    他先划清了红线,这才回应:

    “我们讨论的焦点在于,在无产阶级已经掌握政权、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那些已经被打倒、在法律上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在政治上被孤立,但肉体依然存在,

    并且其部分家庭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本身就生长在新社会的这批人?”

    他走向李向东,目光坦诚:“是把他们统统当成不可接触的贱民,

    用单纯的仇恨目光隔离起来,让他们及其后代永世不得翻身,从而可能埋下对社会更深的怨恨种子?”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还是用无产阶级最强大的武器,组织起来的劳动,去改造他们,去消化他们,

    甚至去利用他们残余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来为我们的建设服务,

    并在这一过程中,使他们从身体到思想,都成为我们社会进步的一部分?”

    “我认为,后一种方法,才是真正显示我们无产阶级自信和力量的方法。”

    陈朝阳的声音突然高昂起来,“这绝不是翻案,这恰恰是一场更深刻、更彻底的革命。

    我们要革的,不仅是他们赖以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更是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剥削思想。

    而劳动实践,就是最好的熔炉。”

    “我们给予的所谓‘权利恢复’,是严格限定、有条件的,是基于其‘立功’表现,是基于其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向人民靠拢的切实证明。

    这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上的‘赎买’和‘交换’。

    他们用对社会主义建设实实在在的汗水和贡献,来换取重新成为人民中一员的资格。

    这难道不是我们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人的理想体现吗?”

    最后,他看向李向东和王唯山,语气深沉:“同志们,盐碱地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战争中,我们多团结一份力量,多调动一份积极性,胜利的把握就大一分。

    只要枪杆子和印把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大政方针由我们党制定,我们难道还怕这些人在工地上多流几滴汗,多挖几方土吗?

    管控使用,劳动改造,贡献脱敏,这十二个字,不是退缩,而是进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旧阶级、旧思想发起的另一条战线的进攻。”

    陈朝阳的回应,没有在“是否斗争”上纠缠,而是在“如何更有效地斗争”上立论,将球踢回给了质疑者。

    这番将“劳动改造”定义为“另一条战线进攻”的论述,激起的涟漪在每一位与会者心中久久回荡。

    会议室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空气中弥漫着思考、权衡,以及观点碰撞后的硝烟味。

    李向东面色依然凝重,但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他不再发言,只是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在内心深处反复咀嚼着陈朝阳的话。

    王唯山则微微颔首,似乎对陈朝阳关于“区分矛盾性质”和“重在教育改造”的提法有所认同,但眼神中仍保留着一丝审慎。

    就在这时,一直端坐主位、沉默倾听的周明光轻轻咳嗽了一声。

    这声并不响亮的咳嗽,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周明光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陈朝阳身上。

    “同志们,”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定纷止争的力量,“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

    他首先定下了基调:“朝阳同志全面汇报了苏北治碱一期工程的巨大成绩,让我们看到了百万军民战天斗地的壮阔场面,

    也看到了科学规划与群众智慧相结合产生的强大力量,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接着,他话锋转向争议点:“唯山同志、向东同志提出的问题,非常严肃,也非常必要。

    这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忘记我们的事业是在复杂斗争中前进的,阶级观点这个根本政治立场,一刻也不能模糊。”

    他先是肯定了质疑的正当性,随即,他的语调微微扬起,带着引导:“但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苏北治碱这样关乎百万民生、关乎国家建设的宏大工程中,

    具体创造性地贯彻我们的阶级路线,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他的目光再次转向陈朝阳:“朝阳同志提出的‘建设立功簿’,试行‘劳动表现与权利恢复评估机制’,强调‘管控使用,劳动改造,贡献脱敏’……

    这些想法,是在面对具体问题、寻求具体出路中产生的。

    其出发点,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去攻克我们当前最主要的敌人,是贫穷和落后,是那片千年盐碱。”

    他最终拍板,为这场辩论暂时画上了句号:“我看,这个思路有探索的价值,也符合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

    可以在苏北治碱工程中,划定特定区域,进行小范围的、有严格监督的试点。”

    他强调道,“试点,就是为了验证,也是为了完善。

    成功了,我们可以总结经验;

    出了问题,我们也能及时纠正,不会影响大局。”

    最后,他站起身,做出了会议总结和部署:“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儿。

    请朝阳同志根据会上讨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特别是要细化‘立功积分’的评定标准和不同表现等级的具体待遇,确保权责清晰、公平公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散会。”

    周明光的总结,高屋建瓴,既坚持了原则,又为改革创新打开了探索的空间,更用“试点”这个稳妥的方式,平息了可能的激烈争论,引导大家将焦点重新拉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

    与会者们纷纷起身,表情各异,但显然都带着更深的思考。

    这场关于苏北治碱的汇报会,已然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执政智慧和阶级路线实践方式的思想碰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