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630章密报

第630章密报

    得到卫兵通报的县委第一书记张建设刚迎出来,就看到赵金山布满油污的脸和那双灼灼发亮的眼睛。

    “建设同志,紧急情况。

    必须立刻使用你的保密专线电话!”

    赵金山的声音虽然激动,但他仍保持着镇定,“按陈书记之前亲自下达的‘甲字一号’预令执行!”

    张建设闻言神色一凛。

    他清楚地记得几个月前陈书记,再次来到江都部署工作时,在只有他们两人在场的情况下,严肃交代过:

    一旦赵金山有极端重要的情况汇报,必须第一时间保障通讯畅通,并启用这条直通省委的保密线路。

    “跟我来。”张建设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赵金山引向里间一个上了锁的办公室。

    他亲自用钥匙打开门,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红色样式与其他电话迥异的座机安静地放在那里。

    “线路是通的,直接摇省委机要总台,报你的授权代码。”

    张建设嘱咐道,随即主动退到外间,并轻轻带上了门。

    他亲自守在门口,阻止了任何可能靠近的人员。

    赵金山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因为狂奔而急促的呼吸,用力摇动了电话手柄。

    “喂,这里是汉东省委机要总台。”一个冷静的女声从听筒里传来。

    “我是‘春耕作业’负责人赵金山,授权代码‘七一’。”赵金山清晰地报出信息,“请求紧急接通陈朝阳书记!”

    “请稍等,正在验证代码并转接。”线路那头传来翻阅文件和切换线路的细微声响。

    每一秒的等待都显得无比漫长。

    赵金山的手心沁出汗水,紧紧握着听筒。

    片刻后,听筒里传来了省委总机话务员的声音:“赵金山同志,陈书记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

    秘书处确认,陈书记已于十五分钟前离开办公室,返回住所。”

    “请立即转接到陈书记家中,我重复,情况属于‘甲字一号’预令范畴,请求最高级接通。”赵金山语气坚决。

    “明白。正在为您转接陈书记住所保密电话,请保持线路。”

    短暂的沉默和线路切换声后,听筒里传来了“嘟…嘟…”的长音。

    与此同时,在京州陈朝阳的住所内,他刚脱下外套,正准备吃晚饭。

    客厅一角的保密电话骤然响起,打破了傍晚的宁静。

    这个号码极少在非工作时间响起,一旦响起,必有要事。

    陈朝阳神色一凝,大步走过去拿起听筒:“我是陈朝阳。”

    “陈书记,我是江都的赵金山!”

    听筒里传来急切而又因线路遥远有些失真的声音,

    “报告书记!‘华江一井’……我们成功了。

    刚刚取上的岩芯,见油了,油砂浸染饱满,气味浓,初步判断,是具备工业价值的油流迹象!”

    电话那头出现了极短暂的沉默,即便是陈朝阳,在清晰地听到这个等待已久的消息时,握着听筒的手也不自觉地收紧了一下。

    但他迅速压下了翻涌的心绪,声音沉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金山同志,你和现场技术人员,能完全确认吗?”

    “确认,我和三位技术骨干都反复验看了,确定是油砂,显示非常好!绝不会错!”

    “好!”陈朝阳的声音陡然提升,“听着,现在开始,严格执行‘甲三号’应急保密预案。”

    他语速极快,指令清晰:

    “第一,现场立即实行信息封锁。所有现场知情人员,包括你,暂时停止一切对外接触。

    由你全权负责思想稳定,强调这是铁的政治纪律!”

    “第二,岩芯样本由你亲自保管,就地绝对保密,等待郑春秋同志抵达查验前,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接触。”

    “第三,钻井作业维持常态,对外统一口径,仍是‘勘探深层卤水’。

    我会协调苏北军分区,派遣绝对可靠的内卫部队,以‘加强工区物资看守’名义,在明天天亮前抵达,全面接管警戒安保。”

    “第四,整理好所有原始数据和记录。

    我会派郑春秋副厅长,以‘会诊钻机故障’名义,携带必要设备,第一时间秘密前往进行最终技术判定。”

    “是,书记,我们坚决执行命令,保证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听筒里赵金山激动的声音似乎仍在耳畔回响。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他没有丝毫耽搁,迅速拉开抽屉,取出一个信封,写了几行字用火漆封好。

    随后又径直走到靠墙的一个老旧文件柜前,从内袋里取出一把小巧的钥匙,打开了柜子最底层一个上了锁的抽屉。

    里面没有文件,只有几本看似普通的书籍,以及一个材质厚重、样式朴素的深棕色牛皮公文包。

    他取出公文包,再次用另一把更精细的钥匙打开。

    包内衬是深蓝色的绒布,里面整齐地放着几样东西:

    一本没有任何标识的空白电码本,一叠特制、带有暗纹的信笺,以及一支灌满特殊隐形墨水的钢笔。

    他坐到书桌前,铺开信笺,动作迅捷。

    他没有书写长篇大论,而是用这支特制的钢笔,在信笺上写下了一连串看似毫无规律的四位数字组。

    每一个数字组,都对应着电码本上某个特定的汉字或词组。

    内容极其精炼:

    【发现江都油砂,初步判定具工业价值。已启动甲三预案封锁现场。请求北平速定方针,并协调可能之技术核查。陈朝阳。】

    写完,他仔细检查了一遍数字序列,确认无误。

    待墨水在空气中迅速干涸,字迹变得肉眼几乎不可见后,他才将信纸小心折叠,装入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普通白色信封。

    随后,他拉开另一个抽屉,取出一盒小火漆,就着书桌上的煤油灯融化了暗红色的漆块,郑重地在信封封口处按下,形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印记的光面火漆封印。

    这本身也是一个信号,代表内容已加密且完整。

    做完这一切,他才起身,拿着这封密信大步走到客厅。

    “赤水!”

    秘书李赤水和警卫班长王小川应声而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