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381章 兵抵应天府,围剿乔家庄

第381章 兵抵应天府,围剿乔家庄

    乔青赶忙上前请罪:

    “不知这位吴大哥是侯爷的亲眷,此来是赔罪的。”

    吴霖上前指着贾贝说道:

    “在应天府地牢时,这厮几乎将我打死。”

    武松没有理会,只是让李二宝去请卢俊义、张青、孙二娘过来说话。

    乔青站在门口,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武松在堂上坐着。

    不多时,卢俊义带着燕青,张青、孙二娘也到了。

    “师弟。”

    “二郎。”

    三人坐下说话,燕青自与李二宝说话去。

    “那是甚么人?”

    孙二娘指向门口的乔青,武松说道:

    “他便是那隐天子乔二爷的儿子。”

    卢俊义听了隐天子的绰号,干笑道:

    “好大口气,敢叫隐天子。”

    武松说道:

    “那厮是蔡京豢养的,手里掌控汴渠的漕运,在应天府还有许多产业。”

    “他们还做那略卖人口的勾当,吴大哥便是被他们卖了去。”

    张青问道:

    “二郎将我们找来,是要将他做成肉包子?”

    站在旁边的吴霖听了这话,以为自己听错了。

    武松笑道:

    “并非如此,我是想着那应天府是个紧要处。”

    “董祭酒做了府尹,我还需有人掌控漕帮。”

    “我便来问问师兄和哥哥、嫂嫂,若要你们去接管时,可能掌控?”

    漕帮的产业很大,手下各种灰色产业,必须有个能力强的人掌控。

    武松所有的结义兄弟中,卢俊义和李应是做过大地主的,张青、孙二娘做过人肉包子买卖,心狠手辣。

    所以,武松选了他们三个。

    至于李应,这人刚来,不太放心。

    “自然是可以,我在大名府的时候,也有好大产业。”

    卢俊义随口答应了,孙二娘说道:

    “我做小本买卖,大了做不来,还须卢员外做主。”

    武松点头道:

    “那便好了,卢师兄做主,哥哥、嫂嫂操办着来。”

    事情商议妥当,武松招招手,李二宝、燕青走过来。

    “将他二人绑了,丢进柴房看着。”

    两人上前,将乔青按在地上绑了,贾贝就在一旁看着。

    “侯爷饶命,我也不知是吴大哥...”

    武松懒得听废话,将两人丢进柴房关押。

    “明日我与师兄、哥哥、嫂嫂往应天府去,灭了那漕帮。”

    三人答应,各自回去准备。

    人走后,武松让李二宝到枢密院出一份调令,又让他去请史进、杨雄、石秀、时迁几人,让他们明日一同前往。

    当晚,武松就在侯府睡下。

    到了第二日。

    卢俊义、燕青、张青、孙二娘和史进、杨雄、石秀、时迁几人到了侯府。

    李二宝将乔青、贾贝两人拖出来。

    只见那贾贝满身都有伤,昨晚上吴霖气不过,狠狠打了贾贝一顿。

    见武松这阵仗,乔青猜到了些许,哀求道:

    “侯爷饶了我等,我乔家愿为侯爷当马前卒。”

    武松没有说话,只是将两人绑在马上。

    扈三娘、赵惜月也换了衣裳,跟着队伍出发。

    到了城外,破阵营已经准备好,跟随武松出发。

    快马一天的路程,黄昏时分,武松抵达应天府。

    京师不宵禁,应天府也不宵禁,汴渠沿线灯火通明。

    武松入城后,径直到了应天府衙门。

    董逸刚刚接任府尹,内外官员都来拜见,府衙外有禁军驻守。

    抵达应天府后,董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参与屠戮百姓的官兵都抓了。

    为了防止叛乱,董逸调拨的是当地禁军。

    见到武松带人来,董逸有些好奇,问道:

    “二郎来杀谁?”

    带了这么多英雄好汉,肯定没好事。

    “那乔家庄的头领,唤作乔二爷的,无所不为,做那略卖人口的勾当。”

    “还敢自称甚么隐天子,简直大逆不道。”

    “我带人来,就是为了平定他漕帮。”

    董逸听了,说道:

    “我以为甚么了不得的大事,原来是那个漕帮。”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漕帮是天大的势力。

    可对于应天府尹,相当于地方省长、军分区司令来说,不过是个大混混而已,不值得武松出手。

    “老师有所不知,那漕帮掌控汴渠,南北漕运都在他手里。”

    “如今睦州方腊气焰张狂,待过了年后,我便请旨剿灭。”

    “到那时候,我须用漕运调拨粮草、兵马。”

    董逸听说武松打算平定方腊叛乱,说道:

    “二郎,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取熊掌而舍鱼。”

    “你曾说过,辽国内乱,那金国要灭掉辽国。”

    “你去年灭了西夏,是个大功劳,但这灭辽是顶天的功劳。”

    “如今那蔡京去了大名府,便是为了对付辽国。”

    “此时你不争那统兵的权力,却去对付方腊,岂非舍本逐末?”

    武松当然知道灭辽国的功劳,要比灭方腊更大。

    但是,武松料定,蔡京他们必输无疑。

    就算打得过辽国,也会输给金国。

    所以,武松打算先对付方腊。

    理由其实很简单,灭掉方腊后,武松可以再掌控一支军队。

    到那时,武松手里就有两只军队:

    西夏杨志、布雅手里的五万骑兵。

    灭掉方腊后整编的军队。

    在北宋,武将很难造反,因为兵马调动完全听令于皇帝。

    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上下没有忠诚度。

    如果武松请求领兵进攻辽国,进而灭掉金国,平定北方,让北宋实现大一统。

    但是,手底下的兵马也不会听从武松的命令,他们终究听命于朝廷。

    要想掌握军队,成为真正的一方诸侯,武松决定先对付方腊,然后整编方腊的军队,为己所用。

    到那时候,如果赵楷登基做皇帝,武松就帮他。

    如果赵楷当不了皇帝,那就自己上。

    当然,这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董逸身为国子监祭酒,他是忠于朝廷的,武松不能对他说这些。

    “老师,我读圣贤书,圣上点我为状元,我须以朝廷为重。”

    “蔡京若是能灭了辽国,那便随他去。”

    “我与蔡京、高俅是政敌,但在国家大事上,不可内讧。”

    武松说得一身正气,董逸听后,感慨道:

    “若这朝中的大臣都似二郎这般,何愁天下不太平。”

    武松心中暗道:

    若朝中大臣都如我这般,岂非遍地反贼?

    “既如此,你将应天府的禁军调拨去,将那乔家庄围了。”

    “那个甚么乔二爷敢自称隐天子,便是大逆不道。”

    “依照《宋刑统》:略卖人为奴婢者,绞!”

    “他做下那许多恶事,抄家问斩少不得。”

    在北宋,拐卖人口是非常严重的大罪。

    拐卖人口,卖为奴婢,判绞刑。

    如果拐卖致人死亡,那就是砍头。

    同时,参与拐卖的人,也需严惩。

    乔二爷卖了那么多人做奴婢、苦力,还有许多弄死了的,全家都要处置。

    此时已经入夜天黑,武松不再多说,当即点了应天府的一万禁军,由卢俊义、史进、杨雄、石秀四人分别统属。

    武松带了破阵营,李二宝、扈三娘、赵惜月跟着。

    时迁武艺不行,只跟着武松,燕青是卢俊义随从,自然跟着卢俊义。

    大军浩浩荡荡,直奔乔家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