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格物强国五年纲要》如同一道激昂的动员令,将整个西秦卷入了工业化的洪流之中。宣威城与西都之间的广袤土地上,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汹涌澎湃。然而,理想蓝图与现实土壤的碰撞,也带来了无数棘手难题。
首要的挑战,来自资源勘探。
尽管李默提供了先进的地质理论,但实际的勘探工作依然充满艰辛。派往天山山脉和阿尔金山深处的地质队,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形以及补给困难。最初几个月,带回的更多是失望的消息和一些品位不高的零星矿点。直到一支由老矿工和年轻格物院学徒组成的混合勘探队,依据李默指出的“沉积型矿床”和“接触交代型矿床”理论,在吐鲁番盆地边缘(后世著名的富铁矿区)发现了储量惊人、易于露天开采的赤铁矿!同时,在准噶尔盆地边缘(后世克拉玛依一带)找到了油气苗和浅层煤炭的迹象!
消息传回,举国振奋!尤其是大型铁矿的发现,解决了制约钢铁产量的最大瓶颈。李默立即下令,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在铁矿附近规划建设“烈焰堡”钢铁基地,并着手修建连接铁矿、煤矿与宣威城的标准化马拉轨道(铁路的雏形),以解决大宗物资运输难题。
其次,是工业母机的制造之困。
“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再到“制造出来”,隔着巨大的鸿沟。格物院的工匠们虽然有了李默提供的重型龙门刨床和大型镗床的详细图纸,但制造它们本身,就需要极其精密的零件和强大的加工能力。他们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
为了解决这个核心矛盾,李默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迂回前进,先易后难。他暂时搁置了对精度要求最高的龙门刨床和镗床,集中力量先攻克相对容易实现的重型蒸汽锤和简易大型车床。
没有合适的大型钢铁构件,就用多层优质硬木叠加,用巨大的铁箍紧固,制造主体框架。动力源暂时无法提供稳定电力,就设计巨大的畜力盘(由数十头牛或骆驼拉动)和改进型大型水轮提供初始旋转动力。工匠们用最原始的工具,靠着李默灌输的几何学、力学原理和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一点点地打磨着每一个齿轮、每一根轴。
当第一台依靠十二头骆驼拉动、能够反复捶打数百斤钢坯的“巨灵神”蒸汽锤(虽然还名不副实,靠的是畜力而非蒸汽)在烈焰堡钢铁基地旁发出沉重的轰鸣时,在场的所有工匠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初步锻造大型钢坯的能力!
紧接着,第一台能够加工长轴和大型平面的“开物”大型简易车床也在宣威城格物院组装成功。虽然精度只能达到“毫米级”,且需要经验丰富的匠人手动控制,但它标志着西秦终于迈过了自复制机床最艰难的第一道门槛!
与此同时,能源革命也在稳步推进。
经过反复勘测,最终选定在水量充沛、落差较大的孔雀河上游峡谷,修建第一座中型水力发电站——“雷霆峡水电站”。数以千计的工人、囚犯和雇佣的当地民夫奋战在峡谷两岸,利用李默指导的水泥浇筑技术和定向爆破(使用改良黑火药),艰难地构筑着水坝基础。输水渠、压力钢管的前期制造也在同步进行。
而最让李默牵挂的,是人才培养。格物院的规模急剧扩张,但合格的教师和系统的教材极度匮乏。他不得不亲自编写《格物基础》、《力学浅说》、《电学初探》等启蒙教材,并挑选聪慧的学徒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参与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一种“干中学,学中干”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在西秦逐渐形成。
转机,发生在水电站建设的关键时刻。
压力钢管的一个大型法兰盘需要精密加工,现有的“开物”车床精度无法满足要求,而工期紧迫。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名叫石蛋的年轻学徒,在参与制造“开物”车床时,对导轨的平整度和主轴的同心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利用工余时间,反复琢磨、调试,甚至发明了一种利用重锤和细线来检测导轨平直度的土办法。在他的疯狂钻研和几位老匠师的帮助下,他们竟然对这台“开物”车床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精度升级!
虽然只是微小的进步,却恰好满足了加工那个法兰盘的要求!
李默得知后,亲自嘉奖了石蛋,并将其破格提拔为“精密加工组”的副组长。“格物之道,贵在创新与实践!石蛋便是尔等楷模!”他以此激励所有学徒。
经过近一年近乎疯狂的奋斗,西秦的工业体系,虽然依旧粗糙、稚嫩,甚至有些畸形,但其钢铁的脊梁正在被一点点锻造出来。
当第一炉利用焦炭和热风炉技术炼出的、质量远超从前的液态钢水从烈焰堡的高炉中奔涌而出时;
当“雷霆峡水电站”终于成功截流,巨大的水轮开始安装时;
当利用新式钢铁和加工能力制造的第一批标准化“破军二型”步枪(改进了供弹和闭锁机构)开始下线时……
所有人都意识到,西秦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
而这一切的象征性时刻,发生在“雷霆峡水电站”初步建成发电的那个夜晚。当巨大的闸门提起,水流推动涡轮,通过粗犷但有效的输电线,将电力跨越数十里,首次点亮了宣威城格物院广场上那盏巨大的电弧探照灯时!
耀眼的、如同小型太阳般的白光,瞬间刺破了西域千年来的黑暗夜幕,照亮了无数张仰望的、充满震撼与希望的脸庞。
西域,第一次被非自然的光源,如此耀眼地点亮。
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土地,更昭示着一个由钢铁、电力和知识驱动的全新时代,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可阻挡地降临。西秦,这艘在李默掌舵下的工业方舟,已经鸣响了汽笛,正朝着未知而广阔的命运海洋,开始它的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