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你们厂有海带吗?

第一百一十七章 你们厂有海带吗?

    “纯度,就像撞在一堵看不见的墙上,死死卡在85%,再也上不去一点。”

    李卫国站起身,对着陆扬,这个比他孙子还年轻的年轻人,深深地弯下了腰。

    “陆扬同志……”

    老厂长的声音带着请求。

    “我代表红星厂,代表整个铁拳项目组,请你出手。”

    “去帮个忙吧。”

    陆扬没有去扶他。

    他只是伸出手,接过了那本沉甸甸的失败报告。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目光扫过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式,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扫过一张张代表失败的曲线图。

    最后,他的目光,停在了报告的最后一页。

    结论部分,只有一行字。

    【现有技术条件下,纯度无法突破。】

    陆扬合上了报告。

    他抬起头,看着李卫国和赵振华焦急的脸,眼神也沉了下来。

    他只说了一句话。

    “备车。”

    “我们立刻去曙光化工厂。”

    吉普车在夜色中疾驰。

    车窗外,城市的灯火被飞速甩在身后。

    车厢里很安静。

    赵振华坐在副驾驶,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明灭的火光映着他的脸。后排的李卫国一言不发,死死抱着那个装有绝密报告的公文包,手背上青筋毕露。

    一个小时后。

    一片坐落在郊区的巨大厂区,出现在视野尽头。

    曙光化工厂。

    整个工厂灯火通明,高耸的精馏塔和反应釜在夜色中矗立。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车刚停稳,一个穿着白大褂,头发花白,眼球布满血丝的老者就冲了过来。

    他一把抓住了刚下车的陆扬的手臂。

    “陆扬同志!你可算来了!”

    他是曙光化工厂的厂长,周建国。

    此刻,他的手在剧烈颤抖,声音嘶哑。

    “救救我们……救救曙光厂吧!”

    李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重:“老周,别急,慢慢说。”

    “怎么能不急!”周建国吼了出来,眼泪都快下来了,“三天了!整整三天三夜,我们的人就没合过眼!所有能想到的办法,所有教科书上的方案,全都试了一遍!”

    “没用!一点用都没有!”

    他拉着陆扬,几乎是拖着他往核心实验楼走去。

    “那个纯度,就像被钉死了一样!死死卡在85%,一丁点都上不去!”

    实验楼里,空气中混杂着化学试剂和浓咖啡的味道。走廊里,随处可见靠在墙角打盹的年轻技术员,他们脸上全是疲惫和茫然。

    一间挂着“零号催化剂攻关小组”牌子的实验室里,气氛很压抑。

    一个三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看到他们进来,站起了身。

    “李厂长,赵总工。”他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了陌生的陆扬身上。

    “这位是赵文博博士,我们这个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周建国介绍道,“首都来的材料学专家。”

    赵文博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走到电脑前。

    “陆扬同志是吧,请看。”

    他调出了一份数据报告。

    屏幕上,是十几条颜色各异的曲线,代表着十几次失败的提纯实验。

    “我们尝试了分子蒸馏、超临界萃取、离子交换……这是第十七次实验的数据。”赵文博指着其中一条顽固的,在某个点之后就变成水平的红色曲线。

    “无论我们怎么调整压力、流速、反应时间,最终产品的纯度,都会死死地停在85.13%这个数字上。”

    他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他切换到另一张图,那是一张复杂的三维模型图。

    “这是我们的国产低温精馏设备的设计图。经过我们团队三天三夜的反复模拟和计算,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他指向模型中的一个核心部件,声音里透出一股无力感。

    “我们的低温精馏塔,它的制冷压缩机和换热系统,受限于材料和工艺,能达到的极限稳定工作温度,是零下二十摄氏度。”

    赵文博深吸一口气。

    “而根据我们的计算机模型推算,‘零号催化剂’的最后一步结晶提纯,要想把那顽固的百分之十五的同分异构体杂质彻底分离出去,至少需要一个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低温环境。”

    零下二十度。

    零下四十度。

    李卫国和赵振华的脸色,瞬间又白了一层。

    他们不是技术专家,但他们听懂了。

    这不是操作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这是硬件上的硬伤。

    “结论就是,”赵文博扶了扶眼镜,做出了最后的总结,“除非我们能立刻搞到一台被禁运的超低温制冷机……否则,这个任务,在物理层面上,就不可能完成。”

    “神仙来了,也造不出零下四十度的低温。”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陆扬没有理会赵文博的结论。

    他一言不发,从赵文博手里拿过那叠厚厚的,写满了失败记录的操作日志。

    然后,他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张巨大的精馏塔实体工程蓝图。

    他就这么站着,一手拿着日志,一手在巨大的图纸上,用手指缓缓地划过那些复杂的管道和阀门。

    他在沉思。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实验室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周建国看着陆扬,嘴唇动了动,想问什么,却又不敢开口。他脸上的最后一丝希冀也熄灭了。

    他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双手抱着头,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

    “完了……全完了……”

    “我这就去写报告……向上面承认失败……”

    “这个责任,我来担……”

    就在这片绝望之中,一直沉默的陆扬,突然抬起了头。

    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了技术负责人赵文博的身上,问了一个让全场都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赵博士。”

    “你们厂里……有海带吗?”

    周建国厂长脸上的表情僵住了。赵振华嘴里刚点燃的烟,直接掉在了地上。技术总负责人赵文博博士更是猛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全是荒谬和错愕。

    “什……什么?”赵文博扶了扶眼镜,怀疑自己因为连续几天没睡,出现了幻听,“陆扬同志,你刚才说……海带?”

    “对,海带。”陆扬的表情很严肃。

    “陆扬同志!”赵文博的声音一下高了起来,“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军事法庭!不是在开玩笑!”

    “我没有开玩笑。”陆扬的语气很平静。

    他走到那张巨大的精馏塔工程蓝图前,手指点在了那个制冷压缩机上。“赵博士,你刚才说,零下二十度,是这台设备的物理极限,对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