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四十七章:漫漫黄沙路(二)

第四十七章:漫漫黄沙路(二)

    狠狠的抽了一口烟后,陈团长的神情,突然变得有些沉重了起来。

    低着头,看着手指中夹着的,那根已经燃烧了大半的烟卷。

    陈团长似乎陷入到了某种回忆当中。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可是陈团长看到的这阴山脚下的敕勒川,却没有什么风吹草低见牛羊。

    只有只有那茫茫沙砾戈壁。

    春风还没有吹到这里,就连草皮都没有见绿。

    “团长,那边就是阴山吗,看着也不高啊。”

    “叫什么团长,要叫掌柜的。

    说了几遍也记不住。

    那不是山不高,那是离得还远着呢,你个傻柱子。”

    陈团长对他这个警卫员大柱子是真的没办法。

    这小子打仗的时候精的像个猴子,平时也是警觉的很。

    就是有些时候总是一根筋,习惯的东西总是改不了。

    “师爷,咱们想要走到隘口得走几天?”

    盐池的同志,帮着找的四个向导中,年龄最大的牛老汉,是个老车帮了。

    当年,他最远跟着车帮去过莫斯科。

    可以说是在北疆地区,他也是个老地理师傅了。

    因为常年跑车帮,让他五十出头的人,显得像是六七十似的。

    因为人已经不再年轻了,准备在家养老。

    但养老是需要大洋的。

    牛老汉虽然跑了一辈子车帮,可年轻时刀头舔血,从来不想着以后。

    赚的钱不是进了肚子喂了酒虫。

    就是被窑儿姐几句黏糊糊的话,就给蒙走了。

    到了快跑不动,想要养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兜里那两钱,还不够自己活一年呢。

    于是在面对陈团长,和当地同志的高薪聘请之下,他也只得再次出山。

    因为路途太远,怕他一个人扛不住,所以当地的同志,又让他介绍了三个向导。

    这三个年纪稍小的,也算是牛老汉的编外弟子吧,毕竟他也没有真的让人家磕过头。

    但是这三个也是叫他师傅的。

    现在牛老汉,就是陈团长这个新车帮中的师爷了

    “掌柜的,咱们这过了黄河了,就不能直接向北走了”

    渡过了黄河之后再向北,就是傅将军的地盘了。

    他和咱们可不对付。

    而且他手下的兵头,对车帮的商贩,下手可黑着呢。

    咱们需要向西走,大估摸,需要走三百多里地,然后再向北,最后再向西。

    就是昆都仑山口。

    那里是大青山和乌拉山之间的交汇处。

    不过那里是有大兵驻守的。

    我们还不能从那过。

    我们还得继续向西,当快到了乌拉山中部的时候。

    那里有个苏独仑山口。

    虽然那也是穿越阴山的主要山口之一,但是那里路径狭窄,道路崎岖。

    想通过大部队非常困难。

    所以也没有什么军队驻扎,即便是有,最多也就是十几个或是几十个人的小部队。

    他们干的活主要就是预警。

    他们对于像我们这有一百多人的商队,也不敢过于仔细检查。

    咱们从那里过,给他们个十块八块的大洋也就是。

    两边都留个情面。

    如果他们真要是敢为难咱们,那他们还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这些事,那些兵头也是清楚的。”

    坐在马车上的牛老汉边抽着旱烟袋,边说着。

    骑在马上的陈团长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回头看了一下他的队伍。

    一百多人的队伍中,有十二辆大马车。

    其中六架马车上装的是在盐池的同志给装的盐,剩下的六架马车上,装的是战士们的食物补给。

    还有两门迫击炮和三挺轻机枪,以及弹药。

    穿着一身羊皮袄子的陈团长这时对牛老汉说道:“师爷,您是老地理了,这一路上寻山问路的事,我们都听您的。

    这一趟只要我们能够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您的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我虽然不能保你荣华富贵,但是绝对可以保你衣食不愁,平平安安的过到终老。”

    “多谢掌柜的看顾,小老儿这后半辈子,就托付给掌柜的了。”牛老汉在马车上给陈团长作了一个揖。

    这一路在牛老汉的指引下,倒是避开了绝大部分地方势力的地盘。

    在苏独仑山口,他们也没有遇到什么警戒的守军。

    不过他们倒是看到了一个,应该是驻扎军队的小营盘。

    不过那个营盘早就已经人去营空,破败不堪了。

    在阴山之中,足足用了十天的时间,才穿过了几十公里崎岖的山口。

    等出了阴山之后,就正式进入了蒙古高原。

    当过了阴山之后,所有的景象全都变了。

    当在阴山南部的敕勒川的时候,还有一些稀疏的矮树,地面上还能看到一些顽强钻出冻土的青草尖。

    可是过了阴山之后,目之所及尽是荒凉。

    这里只有沙砾戈壁,狂风吹起的沙尘遮天蔽日。

    这里的风在三月底的时候,依然像是钢针一样,穿肤刺骨。

    在呼啸的大风中,每前进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动作。

    如果不是有牛老汉这样的老车帮带路。

    在大风还没有到最强烈的时候,就把陈团长他们给带到了避风处。

    那么陈团长他们刚进蒙古高原,可能就会被这高原上的见面礼给掀一个跟头。

    这一场大风,一刮就刮了四天。

    当陈团长第一天晚上问牛老汉,晚上风小了,能不能趁夜赶路。

    牛老汉只是告诉陈团长“要是不想第二天晚上到处去找战士们的尸体,就可以走。”

    陈团长听了牛老汉的话后,二话不说就窝起来睡觉去了。

    果然,到了后半夜,天上就像是群鬼出巢似的,各种怪叫声起。

    这就是蒙古高原的春天。

    在铺天盖地的毁灭气息之中,又充满了不屈的生命力。

    等陈团长他们,继续向西接近到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时候。

    所有人都是极度疲惫的。

    陈团长估算着,他们这一路至少走了有六七百公里了。

    这一路上光是马匪就遇到了三十几股。

    大小战斗二十多次。

    消灭马匪一百多人。

    而自己这边,也有五个战士,长眠在了那荒凉的戈壁滩上。

    可是现在陈团长的队伍却变成了二百多人。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半大孩子,就是没有老人和小孩儿。

    这些人都是陈团长他们,在和马匪战斗的时候,从马匪手中救下来的牧民。

    那些马匪四处流窜,到处劫掠。

    抢来的财物,也不敢放在他们自己的临时巢穴。

    就连他们劫掠来的奴隶,也会用绳索窜在一起,绑在马后面,带着到处走。

    直到他们去劫掠下一个商队或是部落的时候,他们才会把奴隶们绑在一起,然后再去抢劫。

    陈团长本来是想着,给这些人一些食物,和在马匪身上缴获财物,让他们自寻生路去的。

    因为他还有自己的任务要去完成。

    可是当陈团长通过牛老汉翻译,知道这些人匍匐在地上,对着陈团长大喊的奴隶们。

    喊出的话是:“请求长生天派下来的将军,不要放弃我们,我们愿意为长生天的将军去赴死。

    我们的家已经没了,我们如果再次孤身回到家里,那我们也就只能等死了。”

    牛老汉翻译完后,对陈团长说道:“在这苦寒之地,想要活着,就只能报团,几个人是无法在这里活下去的。”

    于是这些人就成了队伍中的一员。

    他们分割了马匪被打死的战马,每个人肩扛手提的,带着他们能够带走的一切物资。

    坚定不移的跟在了陈团长的身边。

    他们心中坚定的相信,这个人,就是长生天派下来救他们的。

    他们要紧紧的跟着他,保护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