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四十八章:漫漫黄沙路(三)

第四十八章:漫漫黄沙路(三)

    腾格里沙漠是一个分界点,从这里如果走沙漠南方,阴山北麓这条路。

    陈团长他们将会进入河西走廊的起点武威县。

    可是现在那里,青马重兵云集,死死的堵住了河西走廊。

    陈团长之所以要绕路蒙古高原,没有从南部进入河西走廊。

    除了他的任务需要隐蔽之外。

    最主要的还是总部机关,希望他能趟出来一条新的,通往XJ的路线。

    如果能够打通一条新的联通苏联的路线,那么整个队伍,就可能获得苏联更多的援助。

    虽然这种希望极其渺茫,但是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呢。

    哪怕是现在陈常在,在队伍的控制区内搞工业。

    但想要靠着只是一颗刚刚发芽的种子,去对抗这世界丛林中的那些参天大树,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一棵大树可以依靠,那当然是最好的。

    也是最现实的。

    只有这种暂时的依靠,才能让队伍怀抱中,这颗工业的种子生根发芽,慢慢的也长成参天大树。

    看着远方那一望无际的黄沙大漠,陈团长并没有什么诗情画意。

    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

    这些说给那些没见过的人听听,也就是了。

    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待的久了。

    那这些就都是狗屁。

    连个干饼子都换不来。

    那落日再圆,也不如一个干饼子顶饿。

    “向北,出发。”

    在陈团长的大声命令下,队伍坚定的向着沙漠北方开始前进。

    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腾格里沙漠东北边的定远营。

    那里作为腾格里沙漠北方重镇,阿拉善旗的中心区域。

    是整个北疆古道的重要节点之一。

    此时的阿拉善旗,是个多方势力互相角力的所在。

    这里有以达理札雅为首的本地势力。

    有光头派驻的政府势力。

    有日本人渗透过来的势力,板垣征四郎也是频繁出入定远营,达理札雅的达王府。

    还有宁马的势力,也在不断的想要挤进来。

    这时的定远营可是热闹非凡。

    而这一切对于陈团长来说却没有任何意义,他除了每到一地,必定会记录地形、天气、民俗之外,对于其他的事情他完全不关心。

    他不想惹事,但是也不怕事。

    当一百多号拿着快枪的护卫队,还有一百多拿着各种武器的随从,面露厉色的时候。

    没有人愿意去惹这个麻烦。

    在这荒原大漠上,对于能够带来利益的大商队,任何一个补给重镇都是欢迎的。

    当陈团长用半车食盐,和从马匪手中缴获的财物,换来了足够的食物补给。

    又通过牛老汉找到的黑市中间人,从地方军队中,换出来了弹药补给之后。

    就离开了阿拉善旗继续向西而去。

    也有当地的,依靠达理札雅起家的一些势力,想要强买陈团长手中的食盐。

    在这里食盐可是硬通货。

    陈团长也没拒绝,只是说了一句话“这批盐,到了伊犁,价格直翻五十倍。

    五十倍的价格,如果老板您能买,那么我们马上交割。

    要是不能买,那就抱歉了。”

    虽然对方也想掀桌子,来个黑吃黑。

    可是当他们看到,客栈院子中突然打开的,其他几个房间的窗户或是大门。

    里面露出来了机枪那黑洞洞的枪口时,他们顿时就清醒了。

    机枪可不是步枪或是手枪。

    能够搞到机枪的人,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这样的人,不一定是哪一个顶层大人物的前台先生。

    真的要是惹了不该惹的人,那基本上也就只能等着身死族灭了。

    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时候有一挺轻机枪,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从1929年起,到1945年,国内有记录的进口和生产的轻机枪总共不过9.9万挺。

    哪怕是加上没有记录的,也不会超过十一万挺。

    这可是十六年的时间啊。

    而现在陈团长一下就拿出来了三挺轻机枪,还是捷克式的轻机枪。

    这一下就让所有觊觎他手上食盐的人,全都偃旗息鼓,变得笑面迎人了。

    离开了阿拉善。

    又走过将近三千公里的路程,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在六月初,到达了陈团长他们的目的地。

    XJ伊犁。

    这一路的艰辛困苦,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

    只是看着陈团长的队伍,已经从在阿拉善出发时的二百多人,变成了近千人就知道了。

    这里所有的人,绝大部分都是陈团长他们一路上,从各路马匪、匪帮手中救下来的。

    还有一些活不下去的贫苦牧民,也在路上加入了陈团长的队伍。

    陈团长从刚开始还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到他完成任务。

    到最后,他干脆就摆烂了,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他总不能看着老百姓饿死也不救吧。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

    那他完成这次任务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救的人多了,可他的实力也在不断的膨胀。

    他救下来的人中,也不是只会吃饭,别的都不会的。

    那样的人在奴隶群中,是活不下来的。

    他救下这些奴隶后,这些被救的百姓,也发挥出来了他们的优势。

    比如他们有的人能够找到野马群。

    有的人能接生牛犊羊羔。

    有的人会做马奶子。

    有的人会放牧,能够找到水草肥美的绿洲草原。

    有的更是可以成为强壮的战士。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弱小的,衰老的,早就被淘汰了。

    剩下的都是强壮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的。

    在这一路上,陈团长从马匪不来找他麻烦,他也不会去找马匪。

    到后来,马匪看到陈团长的旗帜,就撒丫子开始远遁。

    陈团长不找马匪不行啊。

    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靠那几车盐去换粮食,那不是扯淡呢吗。

    总得有点经济来源不是。

    于是这一路上的马匪和匪帮可是倒了大霉了。

    遇到了陈团长,他们的人生也就彻底结束了。

    在结束了人生之后,还得把自己积攒起来的那些财富也得奉献出来。

    慢慢的,在北疆古道周围就有了一个传说。

    “长生天派下来了一个姓陈的将军。

    他来到了大草原,来到了大戈壁,来到了沙漠和天山南北。

    他看到了受苦受难的穷苦人,他愤怒了。

    他拿起了长生天赐予他的长刀,狠狠的劈向了那些马匪和匪帮。

    那些马匪和匪帮,还有那些恶霸,在长刀落下时就全都化成了飞灰。

    草原大漠上的穷苦人,只要来到了他的身边,就能得到他的庇护。”

    这个传说越传越远。

    不过这些对于陈团长来说,可没有他拿在手中的那一棵,连根挖出来的蒲公英草重要。

    当他扳断了手上这棵草粗壮的草根后,那从断口处不断溢出的,白色粘稠的液体。

    让陈团长和所有跟随他来到这里的战士们,不禁泪流满面。

    为了这棵草,他们历尽了艰辛,吃了太多的苦,遭了太多的罪。

    这一路上,足足埋葬了他们二十七位战友的尸骨。

    这怎么能够不让他们流泪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