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 第36章 要走香菱

第36章 要走香菱

    林黛玉强压下心头的别扭,想象着最是轻浮浪荡的模样。

    目光刻意在香菱身上流转片刻,莞尔一笑,对薛蟠道:“薛大哥,小弟房中正缺一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我瞧这位姐姐模样齐整,做事伶俐周道,性情瞧着也温婉,不知大哥可否割爱,赠与小弟?”

    此言一出,连林黛玉自己都觉得喉间一阵腻烦,忙捧起茶盏遮掩口中干呕,间隙间还不忘偷偷观察着薛姨妈和薛蟠的脸色。

    见薛蟠果然怔在当场,面露错愕,林黛玉心下顿时一宽。

    “成了!薛大哥定是恼了!将心比心,若有人敢开口讨要我的雪雁,我定要与他翻脸的!更何况是薛大哥这般脾性?”

    林黛玉这石破天惊的一问,着实让薛家母子都愣住了。

    薛姨妈与薛蟠下意识对视一眼,目光齐齐转向一旁侍立的香菱,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审视。

    “啊!”

    香菱这才如梦初醒,惊得低呼一声,手中捧着的银酒壶“哐当”一声跌落在地。

    整个人犹如惊弓之鸟,娇躯微颤,连连向后缩去,眼中瞬间盈满了惊惧与无措。

    林黛玉本能地欲起身安抚,刚一抬手,便硬生生忍住,强迫自己稳坐如山。

    演戏是要演全套,这个时候可不能功亏一篑了。

    可看见此景,林黛玉心中难免升起愧疚。

    她最是个怜贫惜弱的,忍不住想道:“香菱姐姐,对不起了……要怪,只怪那纨绔太过可恨。待我回来荣国府,定想法子好好补偿你。”

    “混账东西!”薛蟠见状,猛地一拍桌子,对着香菱斥道,“宸兄弟刚夸你一句伶俐,你便这般失态,成何体统!还不快滚下去!”

    香菱被他吼得身子一抖,再不敢多留,眼中含着泪,踉踉跄跄地退了下去。

    眼见此景,林黛玉心中大石落地,“看来是十拿九稳了!薛大哥果然动怒,连人都轰走了!”

    薛姨妈眉头微蹙,正想开口打个圆场,提醒儿子莫要因一个丫鬟伤了与镇远侯府的和气。

    岂料薛蟠竟抢先一步,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

    他刚还想着在薛宝钗嫁去镇远侯府之前,如何拉近两家的关系,这不就递来了梯子?

    薛蟠脸上瞬间阴转晴,不仅毫无愠色,反而堆满了热络的笑意,他亲自为林黛玉斟满酒,语气慨然:“好兄弟,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窈窕,窈……”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林黛玉自信答道,心里却莫名生出一丝警惕。

    “对对对!就是这话!”薛蟠用力一拍大腿,“不瞒兄弟,哥哥我当初也是为了她这容貌,跟人争风吃醋,这才惹上了那场官司。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你去醉仙楼时,对那些唱曲的都不屑一顾,如今却能看上她,足见兄弟眼光毒辣,与为兄乃是一路人啊!”

    故意长叹一声,薛蟠作出万分不舍却又极其仗义的模样,“唉!不过……既然是好兄弟你开了金口,做哥哥的,岂有吝啬一个丫鬟的道理?没的说!待会儿你回府,就直接将她带走!”

    只消赠送一个女婢,便能保薛家的富贵,何乐而不为啊?

    这买卖简直太值当了!

    薛家可是商贾,利弊总能分得清。

    待以后随着一步登天,得有多少美婢任他挑选?

    “?”

    林黛玉脸上笑意尽散,换来的是目瞪口呆,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会如此?薛大哥不是最宝贝香菱的吗?怎会如此轻易就送人了?!”

    “姨母,你快劝劝他呀!”

    林黛玉慌忙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薛姨妈,盼着这位长辈能出言阻止。

    可在薛姨妈眼里,香菱还未过门便让主家招惹上官司,任谁家主妇来看都是个灾星,往后若论薛蟠的婚事,嫁入门的媳妇还不得介意她?

    如此一来,正觉得香菱是个烫手山芋丢不出去呢。

    一直放在薛宝钗房里充作个丫鬟,总也不是长久之计。

    如今却能做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松了口气,薛姨妈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对着薛蟠赞许地点点头,“蟠儿,你今日总算懂事了一回,知道轻重缓急,娘亲心里好受多了。往后,你合该多与宸哥儿这样的正经人来往,也好收收你那胡闹的性子,学些好回来。”

    林黛玉心底只剩咆哮,“等等!这不对啊!我这般纨绔行径,怎么反倒成了正经人,还让他学好了?!”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我非但没坏了那纨绔的好事,反倒……反倒真替他把香菱姐姐要回府了?!”

    薛蟠被母亲难得一夸,竟有些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娘,您这还是头一回听你夸我呢……”

    “你这猢狲,少贫嘴。”薛姨妈笑骂一句,转头又对林黛玉和颜悦色道:“宸哥儿既喜欢,便是那丫头的造化。回头我便让下人将她的身契整理好,一并送到府上。”

    林黛玉呆坐在椅上,望着眼前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场景,只觉得一股凉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浑身不适。

    “不!我要的不是这个结果啊!!!”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喃喃的诵读声从窗内飘出,有气无力的,仿佛每个字都耗尽了心力。

    贾宝玉斜倚在案前,一手支颐,另一只手伸出手指百无聊赖地划着书页边缘,将那上好的宣纸揉出了一道道褶皱。

    “劳什子书,可不背他了!都是些混账话!”

    宝玉他猛地将手中《礼记》掼在桌上,霍然起身,“什么‘君民’、‘教学’,聒噪得人头疼,不念了!”

    言罢,他扯开梨木圈椅,抬脚便要往外走。

    一直守在门外留意动静的袭人,闻声立刻掀帘进来。

    这一幕她见得太多了,也不慌忙,只柔柔地上前,一面不动声色地将那本被摔皱的书册抚平,一面软语劝道:“我的爷,何苦跟这些死物置气?您前儿不还说,定要好好进学,让林姑娘刮目相看么?”

    “再者,奴婢听闻,镇远侯府上的老爷近日擢升了官职,那位李二公子,怕是要请更厉害的业师了……”

    宝玉的脚步果然顿住了。

    拧着眉头回过身,贾宝玉带着几分不服气,急切追问道:“哦?那他请的先生,比大嫂嫂父亲为我荐的那位国子监出来的如何?”

    闻言,袭人讪笑不已,方才她只是编瞎话来激他而已,此刻便含糊说道:“想来,当是有所不如吧,毕竟正经国子监出身,学问是极扎实的。”

    听闻能压过李宸一头,宝玉心头那点烦躁顿时散了大半,眉眼也舒展开来。

    “说得是!我偏要念好这书,待县试张榜,叫那等纨绔子弟好好见识见识,看他还敢不敢大言不惭!”

    方一坐下,外头传来小丫头的禀报声。

    “爷!镇远侯府的二公子来了!”

    “什么?!”

    贾宝玉似被针扎了一般,从座上弹起,“他来府里作甚,人在何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