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李老和秦漠的亲自把关与指导,“华盖·星辰”数字藏品的创作进入了快车道。
团队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对首批选定的五枚藻井图案进行了精心的数字化再创作。他们遵循“神韵不失,格调高雅,微动传神”的原则,在极致还原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审慎的艺术提升。
“重生·唐韵”的重点在于展现其“重现”的戏剧性,色彩在沉静中透出内敛的辉煌,莲花的旋转缓慢到几乎凝滞,仿佛在呼吸着千年的时光。
另一枚选自盛唐洞窟的“宝相花藻井”,则强化其富丽堂皇、层次分明的特点,通过极其精细的光影变化,模拟阳光透过窟顶藻井、洒落金辉的神圣感,命名为“盛光·流金”。
还有一枚隋代的“飞天莲花藻井”,突出了其灵动飘逸的气质,周围的飞天衣带仿佛在微风中极其缓慢地飘动,莲花瓣上有露珠般的光点偶尔闪烁,命名为“天衣·风动”。
每一件作品都历经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修改和调整。李老和秦漠成了实验室的常客,他们对每一个细节吹毛求疵,从一片莲瓣的弧度到一缕光晕的强弱,都要求做到极致。
在这个过程中,李老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从最初的冷眼旁观、谨慎试炼,到后来的主动参与、倾囊相授。他看着屏幕上那些在他指导下一点点变得完美、既古且新的数字藻井,眼神中时常流露出一种混合着惊叹和欣慰的光芒。
他有时会指着屏幕,对姜窈说:“你看,这里,这样一调,气就顺了。”或者对周韵说:“小丫头,有点灵气,这条线,再软一分看看。”
他不再称姜窈为“小姑娘”,而是直接叫名字,语气中也多了长辈对晚辈的认可和亲切。
最终定稿的五件“华盖·星辰”数字藏品,每一件都堪称精美的数字艺术品。它们静静地悬浮在虚拟空间中,既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密码,又闪烁着数字科技赋予的现代魅力。
姜窈团队为它们撰写了详尽的背景介绍和艺术赏析,由秦漠和李老最终审定。发行平台选择了国内一家专注于高端数字艺术、口碑良好的专业平台。定价策略上,采取了中高端定位,单件售价数千元,全球限量发行99份。
发售日前夜,所有人都紧张得睡不着觉。这不仅是商业上的试水,更是对他们这几个月来所有理念和努力的一次集中检验。
“华盖·星辰”系列数字藏品,在预定时间,于合作平台正式上线发售。
姜窈、秦漠、周韵、马跃,甚至院长和孙志远,都聚集在数字化实验室里,紧盯着后台的销售数据。李老没有来,但姜窈知道,他一定也在某个地方,关注着结果。
时间跳到发售那一刻。
几乎是在同一秒,后台数据显示,五件藏品,合计495份,库存数量以肉眼根本无法捕捉的速度,瞬间归零!
页面显示:“已售罄”。
实验室里陷入了一刹那的绝对寂静。
紧接着,周韵第一个跳了起来,尖叫着抱住了旁边的马跃:“秒空!是秒空!我们成功了!”
马跃也激动得脸色通红,用力挥了挥拳头。
院长抚掌大笑:“好!太好了!”
孙志远副院长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难以置信的笑容。
姜窈紧紧盯着屏幕上那“已售罄”的三个字,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一股热流涌上眼眶,她用力眨了眨眼,才没让泪水掉下来。成功了!他们真的做到了!在坚持初心和文化品位的前提下,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
秦漠站在她身边,看着她激动难抑的侧脸,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个清晰而温暖的笑容。他轻轻碰了一下她的手臂,低声道:“恭喜。”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李老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了进来。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
李老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那“已售罄”的字样,又扫过一张张激动而年轻的脸庞,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姜窈身上。
他沉默地走到姜窈面前,看了她许久,那双看惯了千年风沙的浑浊眼睛里,此刻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撼,有欣慰,有释然,最终,都化为了一种彻底的、毫无保留的认可。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丫头……不,姜窈。”
他改变了对她的称呼。
“我以前觉得,你们这些搞科技的,不懂。觉得你们会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得面目全非。”李老的声音有些沙哑,“这几个月,我看着你们折腾,吵架,较劲……也看着你们,怎么一点点地把这些颜色、这些线条,从石头里,从墙壁上,‘请’下来,让它们在你们那个……那个虚里(虚拟世界里),活过来,而且活得……更有精神头了。”
他顿了顿,仿佛在积蓄力量,然后,无比郑重地说道:“我今天,服了。”
这三个字,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我服的不是你们卖出去多少钱。”李老指了指屏幕,“我服的,是你们没忘了本,没丢了魂。是你们让这些东西,用你们年轻人的法子,飞出去了,飞到那些我们这些老家伙够不着的地方去了。这比我们关起门来自己琢磨,强!”
他看着姜窈,眼神无比认真:“往后,你们这个数字化的摊子,有什么需要我这个老头子出力的,尽管开口。别的不敢说,这对敦煌的老玩意儿还算认得几分。我给你当个顾问,你看,行不行?”
这一刻,姜窈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这不是伤心的泪,是喜悦的泪,是被理解的泪,是所有付出得到最高认可的泪。
她用力点头,声音哽咽却清晰无比:“行!太行了!李老,谢谢您!有您给我们掌舵,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实验室里响起了热烈的、由衷的掌声。这掌声,既是献给成功的商业试水,更是献给李老这位传统匠人代表的彻底折服与融入。
“华盖·星辰”的秒空,不仅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它用事实证明了“文化+科技”商业模式的巨大潜力,并彻底赢得了研究院内部最顽固堡垒的支持。姜窈的数字化之路,从此拥有了最坚实的根基和最宝贵的智囊。
敦煌的守护者们,无论年轻还是年长,无论手持画笔还是代码,终于真正地站在了一起,面向同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