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 > 第10章 临危授命,铺垫后路

第10章 临危授命,铺垫后路

    陈卫东正看着热闹呢,结果就被一姑娘给拉了出去:“我说,陈卫东,你没事瞎凑什么热闹?回头伤着你,可不是开玩笑的,你现在可是咱新国家的大学生,建设新国家的中坚力量,要是出事儿了,谁担得起?”

    那姑娘穿着五五式的夏季制服,上衣为白色,下衣为藏青色,帽徽为直径32毫米的铜质凸圆形,英姿飒爽,看着陈卫东,眼眸中带着亲切。

    陈卫东:“白姐,今儿你巡逻?郑哥呢?”

    “他火药局出任务去了,你赶紧走吧,别跟着凑热闹啊。”

    “哎!”

    陈卫东和白姐打了声招呼,刚准备走,结果王主任终于脱困,从人群中钻出来:“卫东,你回来了?分配定下没?”

    陈卫东:“王主任,还没呢,说是七月十号之后,冯哥呢,他定下了没有?”

    “别提他,没出息的,毕业考试成绩一般,想要四九城工厂没事儿,你冯叔正给他着急呢,要是他有你这么省心,就好了!”

    王主任这么说,陈卫东可没当真,且不说王主任这街道办主任,正处级干部,王主任还是一位老革命,到现在腰间还别着家伙。

    王主任男人如今是四九城市局副局长,这样的家庭,冯鹏的前程,毕业分配,别的不说,四九城板上钉钉,说不准还能直接进国家机关。

    哪里需要和陈卫东这样,一个走访调查都要小心翼翼。

    王主任:“卫东,今儿找你,是有事请你帮个忙,我也是没办法了,都说你们大学生脑子活,办法多。”

    “王主任,甭跟我客气。过去我家日子困难,你可没少帮衬我家,零工我家都是在胡同领的最多的,要不是你,没有我家今天。能帮上的我一定帮。”

    陈卫东感激王主任好意,但是他现在刚毕业大学生,也需要爱护羽翼,所以他先和王主任表衷心,再说能帮忙的一定帮。

    言外之意,要是影响前途的事儿他不会干。

    王主任见陈卫东一番回答滴水不漏,心中感叹,她儿子要是有陈卫东一半省心,就不愁了:

    “嗨,说那些干什么?你和冯鹏是中学同学,打小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你们院里轧钢厂职工就有七户。

    现在轧钢厂正在进行安全培训,但是你们院里对扫盲班一直不上心,是咱胡同里扫盲程度最差的一班。

    认字都困难,更别说安全宣传了。就前一阵安全宣传刚做好,你院里的贾家小子,贾梗偷溜进轧钢厂后厨,被保卫科发现,追着进了车间。

    幸亏发现及时,要不然,出个安全事故,可怎么办?

    我是嘴皮子都磨破了,结果你们院子里去扫盲班的还是没几家,今天轧钢厂保卫科联合区委领导下来检查,无论如何也得让你们院里人全员到齐,参加扫盲。

    卫东,你这孩子从小就主意多,帮我想想辙呗。”

    要全院参加扫盲班?

    有点困难,院子里有顽固不化的贾张氏,还有四合院战神混吝不讲理的傻柱,抠搜算计的阎埠贵,耽误他家做零工,他肯定不干啊。

    但是这件事,陈卫东还真必须帮着王主任将事儿办妥了。

    第一是陈卫东家农村户口多,想要挪四九城户口,还得靠着王主任能说上话,这年代,关系就是生产力。

    第二是明年五八年,四九城就会动员农村户口回村建设,万一陈卫东亲人无法全部转入四九城户口,那就在动员之列,要是提前让王主任欠个人情,以后才有转圜的余地。

    陈卫东不是嫌弃农村,主要是那三年的灾害,太可怕,陈卫东家老的老,小的小,真要下农村,再折几个孩子,谁能受得住?

    当然穿越过来这几年陈卫东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早早让爷爷在农村挖了个隐蔽性很强的地窖,从建国后,就一直在农村屯粮。

    前几年陈卫东没有挪户口也是为了多分点口粮。

    但是今年不行了,明明五八年,农村需要下地挣工分才有口粮。

    第三是陈卫东的毕业分配,像是冯鹏这样的家世,不需要愁分配的事情,但是陈卫东还是要担心的,别说这年代,大学生不愁找工作。

    但是分配什么地方,什么单位,还是有区别的,陈卫东在学校,见过上一届毕业生分配,分配之前口号喊得震天响,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但是当得知被分配到西南,亦或者南方小地方时候,有不少同学忍不住失声痛哭。

    谁不想要待在四九城,前途更好,更容易进部。

    再说今儿区委要过来,这事儿要是办好了,对陈卫东来说,也是培养好名声,有集体主义精神,追求进步的好事。

    将来记在档案中,对他前程有利。

    第四,陈卫东明显看到了一次刷经验的好机会,若是在四合院中,他能获得一次名望值,说不定就能凑够十连抽,获得大奖励,更重要的是,四合院有些事儿,他也该改变一下了。

    只是,对四合院扫盲班,不能直接来,直接去说,只会碰软钉子,不是这家吃不上饭,就是那家腿疼,走不动道儿。

    必须以利诱之。

    陈卫东略一思忖,有了把握,才对王主任说:“王主任,这事儿交给我,等晚上我保证我们院子里人都齐了,不过,今天这扫盲班课程,我临时代课,你看成吗?”

    “那感情好,咱胡同的小神童大学生亲自给代课,谁能不给面子?我这就回去安排去。”

    王主任说完就风风火火去安排,走到一半她又跑回来:“对了,教材是轧钢厂那边准备的安全生产宣传,你就不用准备了。”

    “哎!”

    陈卫东和王主任告别,继续往家走。

    走到胡同口,就是老交道口供销社和副食店,副食店门口摆着几辆马车还有平板三轮车,都是送水果和蔬菜的,白菜萝卜茄子黄瓜,水果就更全了,樱桃桑葚李子杏等等,怕被晒着,所以上面用蒿草盖着。

    水果的馨香味儿和蒿草的味道,车把式抽的叶子烟,马粪各种味儿糅合在一起,让胡同染上一层乡土气息。

    陈卫东看着一群七八岁的小孩子,正在看马吃草,看着蹬三轮的,他们就冲上去,帮着用力推三轮车。

    车把式们都是农民,看着孩子围上去,就扭过去从筐子里摸出个摔破的苹果或者磕碰的李子递给孩子们。

    因为拉货的是城郊水果生产队的,接货的是副食品店,他们只管拉货儿,斤两品级他们一概不管,所以给孩子尝尝这些,他们也不在乎。

    陈卫东看着其中一圆头圆脸,顶着锅盖头的小胖小子,吃了一个苹果,意犹未尽,干脆就爬到车上去挨筐挑拣着吃,一边吃,一边往口袋塞,一直到车把式赶他,他这才一溜烟往院里跑去。

    原来是四合院盗圣,闪亮登场,这混吃混喝的手段,比许多大孩子都厉害,怪不得贾婆婆和贾梗圆滚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