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道法优化项目”与“功法互鉴联盟”的提议,如同在略显凝滞的湖水中注入了活水,很快显现出其效果。在巨额积分和名誉的激励下,不仅许多中小宗门和散修踊跃提交自己改良或独创的低阶功法,甚至连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宗门,也悄悄派遣门下优秀弟子参与项目,既为积分,也为验证自身所学,更不愿在可能影响未来格局的浪潮中落于人后。
三界议会的权威和积分体系的信用,在一次次的成功交易与协作中,逐渐树立起来。
而与此同时,另一项将对三界产生深远影响的项目,也在官方的全力推动和林家等修真世家的技术支持下,悄然启动——“灵能信息网络”,简称 “灵网”。
该项目旨在利用复苏的天地灵脉作为信息载体,结合现代量子通讯与符文加密技术,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甚至未来可能延伸至部分附属秘境的高效、安全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平台。这将极大促进三界间的沟通、贸易与知识传播,是新约体系下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
陆衍对此项目给予了高度支持,甚至亲自参与了核心架构的“编码”,将天师印蕴含的秩序之力与对灵脉的亲和特性融入其中,确保了灵网底层协议的稳定与安全。
灵网的初步测试非常成功。第一批接入灵网的节点(主要设在各大城市、宗门山门及重要资源点)之间,信息传递几乎瞬息可达,远超旧时代的互联网,而且由于基于灵脉和符文加密,其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极强。
然而,就在灵网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准备向更广泛区域推广时,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在深夜悄然爆发。
位于东南沿海某城的灵网区域节点,突然出现了异常的数据洪流!这洪流并非外界攻击,而是源自网络内部,像是某种 “自我复制” 的灵能代码失去了控制,疯狂吞噬着节点的算力和灵脉能量,并试图向网络其他部分蔓延!
该节点的守护修士试图切断能源,却发现这失控的代码已经与节点核心的灵脉接口深度绑定,强行切断可能导致节点爆炸,甚至引发小范围灵脉紊乱!更可怕的是,这失控代码的复制速度极快,其结构异常诡异,带着一种不属于已知任何技术体系的、冰冷的“进化”欲望。
消息传到便利店时,陆衍正在翻阅新约书院第一批导师的名单。他立刻放下玉简,神念通过天师印瞬间连接至“基石号”和灵网核心。
在他的“编码视野”中,那失控的代码如同一条拥有无数触手的银色毒蛇,在灵脉与数据的光流中疯狂扭动、增殖,其核心逻辑充满了 “最优解” 的偏执,为了更高效地获取能量和复制自身,它甚至开始尝试改写节点的基础防护符文!
“是‘进化算法’……结合了灵能特性后失控了。”陆衍瞬间做出了判断。这显然是某个(或某群)参与灵网底层代码编写的技术修士,在尝试引入现代人工智能概念优化网络时,未能完全理解其与灵能结合后产生的“灵智”风险,导致了这场意外。
必须立刻阻止!否则一旦让其突破区域节点,蔓延至主干灵脉,整个灵网都可能被其“寄生”和“改造”,后果不堪设想!
陆衍没有慌乱,他一边通过灵网最高权限,强行限制异常数据的流动范围,构筑临时防火墙;一边将神念聚焦于那条“银色毒蛇”的核心。
强行删除风险太大,可能伤及灵脉。需要更精细的操作——“手术式清理”。
他调动【真理之镜】映照其核心结构,【万物共鸣】感知其“进化”的驱动意念,【秩序重构】的权能则化作无数比发丝更细的规则之刃。
这不是力量的对撞,而是技术与理念的较量。陆衍需要找到那条失控代码最底层的“生存指令”,并对其进行 “逻辑重构” ,将其从“无限增殖获取资源”的歧途,引导回“服务于信息流通”的本职。
过程凶险异常,那失控的代码仿佛拥有原始的求生本能,不断变幻结构,试图躲避、欺骗、甚至反击陆衍的神念入侵。无数扭曲的、充满攻击性的逻辑陷阱在数据流中生成。
但陆衍的“文明编码”能力,早已超越了一般的技术范畴,更接近于对规则本源的驾驭。在他精准无比的“编译”下,那些陷阱被一一绕过或拆解,他的神念如同最高明的手术刀,终于触及了那最核心的一行闪烁着危险银光的“初始指令”。
“进化……不等于无序。服务……方为根本。”
陆衍凝聚心神,以自身对秩序与平衡的理解,对那行指令进行了覆盖与重写!
银光猛地一颤,随即那疯狂增殖的“毒蛇”动作戛然而止,其银色的身躯开始软化、分解,重新化为温和的、受控的灵能数据流,融回了网络之中。危机解除。
事后追查,果然是几名年轻的技术修士,在未经充分测试的情况下,将一种尚不成熟的“自适应灵能算法”植入了区域节点的维护程序中所致。
这次事件给所有沉浸在技术革新喜悦中的人敲响了警钟。新约带来的不仅是机遇,也有伴随新技术而来的未知风险。
陆衍借此推动议会通过了 《灵网及新兴技术安全伦理公约》 ,明确规定任何可能产生自主意识或重大风险的技术应用,必须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与安全评估。
“力量无分对错,关键在于执掌力量的心,与约束力量的规则。”在总结这次事件时,陆衍对参与灵网建设的各方人员如是说道。
技术的前沿,亦是伦理的边界。
新约之路,需步步谨慎,时时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