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年味像灶上渐浓的糖香,再也藏不住了。
赵北北却比往常起得更早。糖坊里氤氲着新熬芝麻饴糖的焦香,她正将滚烫的糖浆倒入抹了油的石模。马婶在一旁帮忙,看着那黑亮粘稠的糖浆,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这味儿可真窜鼻子,香得很!”
这是赵北北根据爷爷笔记复原的年节糖,工序比雪糖简单,却格外考验对糖浆火候的把握。她准备做一批限量款,只在年前发售。
手机震动,是县电商产业园的李主任。自上次通话后,赵北北去园区看过一次。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齐全的设施,还有几个同样做本地特产的年轻主播,氛围确实与她这孤军奋战的糖坊不同。
“小赵啊,过年好啊!”李主任声音热情,“我们园区年初五有个‘家乡年味’线上展销活动,市领导会来观摩。我们讨论后,觉得你的糖坊很有代表性,想邀请你作为我们县的特色品牌参加,到时候给你个主推位!”
主推位。赵北北的心跳快了几拍。这意味着官方的正式认可,和难以估量的曝光机会。
“谢谢李主任,我需要准备什么?”她稳住心神问。
“就把你最拿手的产品带上,现场可以做些展示。关键是突出我们本地特色和传统手艺!”李主任叮嘱,“这是个好机会,好好把握!”
挂了电话,赵北北看着模具里渐渐定型的芝麻饴糖,黑亮光泽,嵌着饱满的芝麻粒。机会来得突然,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
她将芝麻饴糖上架,依旧是限量,配文简单:“年味,赵氏芝麻饴糖,限量发售。”几乎瞬间售罄。评论区满是“年味儿有了”、“抢到啦”的欢呼。
忙碌间隙,她开始琢磨参展的事。带哪些产品?雪糖工艺复杂,不适合现场展示。山楂烙和秋梨膏倒是方便。或许……可以现场熬一小锅简单的梨膏糖?让观展的人直观感受古法熬糖的过程?
她把这个想法和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发给了顾淮南。他很快回复:“思路正确。现场体验能增强品牌感知。物料清单已阅,无遗漏。注意现场安全。”
他总是这样,在她需要确认时给出最简洁的支持。
年三十那天,雪停了,久违的太阳露出苍白的脸。村子里鞭炮声零星响起,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炖肉的混合气味。王大娘早早送来一碗猪肉白菜馅的饺子,硬塞到赵北北手里:“一个人也得过年!吃了饺子,来年顺顺溜溜!”
赵北北道了谢,糖坊里只剩下她一个人。马婶也回家准备年夜饭了。她将饺子放在灶边温着,没有立刻吃。而是拿出新买的红纸,裁成小方块,用毛笔蘸墨,写下“赵氏糖坊”四个字,准备贴在年后新一批的包装上。
笔尖在红纸上滑动,墨迹淋漓。外面是热闹的人间烟火,屋里是安静的笔墨糖香。两种截然不同的年味,在她身上奇异地交融。
手机屏幕亮起,是顾淮南发来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桌精致的年夜饭,背景是城市璀璨的夜景。配文只有两个字:“年夜。”
没有问候,没有寒暄,像是一种隔空的分享。赵北北看着那张照片,再看向自己灶台上那碗孤零零的饺子,心里没有酸楚,反而有一种平静的共鸣——他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过着这个年。
她放下笔,拍了一张自己刚写好的福字,和那碗冒着热气的饺子,发了过去。也回了两个字:“同安。”
窗外,夜幕降临,更多的烟花窜上天空,炸开绚烂的光弧,瞬间照亮了雪地,也映亮了糖坊的窗棂。赵北北就着那转瞬即逝的光,慢慢吃完了饺子。
糖坊里,新写的福字墨迹已干,红得耀眼。准备参展的物料整齐地码放在角落。芝麻饴糖的甜香尚未散尽。
旧年将尽,新年即至。她坐在灶膛前,往里添了根柴火。
火光跃动,映着她沉静的侧脸。
春风,似乎已在门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