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无墟之巅 > 第015章 问对

第015章 问对

    红拂郡主的出现,如同在沉闷压抑的审讯营房中投入一颗石子,虽未激起惊涛骇浪,却让那凝固肃杀的气氛产生了微妙的涟漪。那名校尉躬身行礼,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显然这位郡主的身份与威仪,远非寻常。

    李靖虽不知“郡主”具体代表着怎样的权柄,但从校尉的反应和此女不凡的气度来看,心知这恐怕是关内极高层次的人物。他不敢怠慢,依着军中最基本的礼节,抱拳行礼,目光沉静地迎向红拂审视的目光。

    红拂并未在意校尉的恭敬,她的全部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了李靖身上。她那双亮如晨星的眸子,清澈而锐利,仿佛能穿透李靖身上沾染的血污、沙尘和疲惫,直抵其内在的本质。她看到了这个年轻戍卒眼中的沉静,那不是麻木,而是一种历经生死淬炼后沉淀下来的冷静;也看到了那沉静之下,隐藏的、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般的内蕴光华。

    “你便是从第七烽燧来的?”红拂开口,声音清脆,打破了营房内的寂静。

    “是。”李靖的回答简洁有力。

    红拂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一旁因伤势和疲惫而有些萎靡的张凡,对校尉吩咐道:“带这位受伤的兄弟去医官处,好生诊治,所需药物,不必吝啬。”

    校尉立刻应诺,示意两名士兵上前搀扶张凡。张凡有些担忧地看了李靖一眼,李靖对他轻轻点头,示意他安心前去。待到张凡被带走,营房内便只剩下李靖、红拂以及她带来的几名气息沉凝的亲兵。

    “细细说与我所见……‘规则扭曲’之象。”红拂的目光重新回到李靖脸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感。她没有选择坐在校尉的位置上,而是就那样站着,仿佛要与李靖平等对话,但这平等之中,又天然带着上位者的审视。

    李靖心知,这是关键。面对这位显然见识不凡的郡主,之前的说辞需要更加细致,也需要更加谨慎。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叙述。

    这一次,他讲述得比面对校尉时更加详细,也更加深入。他没有再隐瞒自己那种“特殊直觉”带来的些许优势,但将其归因于长期戍边锻炼出的敏锐观察力和些许“运气”。

    他从最初的征兆讲起——风中那不祥的“滞涩感”,老兵王叔那无法愈合、萦绕着异种能量的伤口,被俘狼骑离奇“沙化”时那试图凝聚的扭曲符文……他描述着萨满出场时,那违背常理的舞蹈与苍凉古老的吟唱,如何引动了天地间无形的“线条”,导致了溪流倒灌、兵器失重、乃至守军士兵认知被剥夺的恐怖景象。

    他着重描述了那黑沙之蛇,并非纯粹的能量冲击,而是仿佛拥有某种邪恶生命般,其内部存在着维系其形态与行动的“节点”与“脉络”,攻击方式刁钻诡异,更附带侵蚀灵力与肉身的阴寒特性。他也提到了那无孔不入、直攻神魂的吟唱,如何让人意识混乱,心智濒临崩溃。

    在描述自己如何应对时,他坦言,自己似乎对那种扭曲力量有着超乎常人的“抵抗力”,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其薄弱之处,并能凭借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干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其部分效果。他将徒手接箭、点溃黑沙之蛇等行为,都归功于这种“直觉”和“运气”,以及《卫公兵法》中蕴含的、对时机和节点把握的智慧。

    “……那萨满称我为‘规则的漏洞’。”李靖最后说道,语气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他言道,要将我献予‘归墟之主’。”

    整个叙述过程,红拂听得极其专注。她没有打断李靖,只是那双明亮的眸子,随着李靖的讲述,时而微凝,时而闪烁,仿佛在脑海中同步推演着那一个个诡异而凶险的场景。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腰间的短剑剑柄上轻轻摩挲,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当李靖提到“规则扭曲”、“能量节点”、“归墟之主”等词汇时,她眼中更是爆发出锐利的光芒。

    “你如何确定,那溪流倒灌、认知剥夺,并非幻术,而是真正的‘规则’被干涉?”红拂突然发问,问题直指核心。寻常人遭遇此事,多半会以为是妖法制造的幻觉,而李靖却从一开始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规则”层面的异常。

    李靖沉吟片刻,答道:“回郡主,幻术惑心,作用于个体感知。但当时,所有守军,无论修为高低,皆见溪流倒灌,皆感兵器异常,甚至多人同时‘遗忘’战斗技巧。此等现象,非个体幻觉所能解释,更似……我等所共同认知的‘常理’,在那一刻,于那片区域,被暂时性地篡改了。”

    红拂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继续追问:“你言道能感知其薄弱节点,可能描述那‘节点’于你感知中,具体形态为何?是能量汇聚之处?还是某种……结构上的破绽?”

    这个问题更加深入,几乎触及李靖力量本质的边缘。李靖心中凛然,谨慎答道:“并非单纯的能量强弱。更像是一种……维系其存在的、某种‘理’的衔接处,不甚稳固,仿佛强行拼凑而成。在下亦无法清晰描述,只是一种模糊的感应。”

    红拂点了点头,不再追问这一点,转而问道:“那‘沙化’过程,你所见的扭曲符文,可能忆起其大致轮廓?”

    李靖努力回忆,用手指蘸了点旁边文书砚台里未干的墨汁,在废弃的纸页边缘,极其艰难地勾勒了几个扭曲、破碎、充满不祥意味的笔画。“只能记起些许残片,似是而非,其整体结构远非如此简单,且……充满了一种亵渎与终结的意味。”

    红拂凝神看着那几个扭曲的符号,眉头微蹙,似乎在记忆中搜索着什么,片刻后,她抬起头,看向李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观察入微,表述清晰,更难得的是,能在那种超越常理、令人心智崩溃的环境下,保持冷静,洞察关键。”红拂缓缓说道,这是她首次明确给出评价,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你所言种种,虽匪夷所思,但细节翔实,逻辑自洽,更与……一些古老的记载隐隐吻合。”

    她顿了顿,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目光灼灼地看着李靖:“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李靖。”

    “李靖……”红拂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仿佛要将其记住,“可愿随我去见一个人?”

    此言一出,旁边的校尉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容。能被红拂郡主亲自引荐,这是何等的机缘!

    李靖心中也是波澜微起。他隐隐感觉到,红拂口中的“一个人”,绝非普通将领。这或许是一个契机,一个能够接触到更高层面、了解更多关于“归墟”、关于自身力量秘密的契机。虽然前路必然伴随着未知与风险,但比起在底层茫然挣扎,这无疑是拨开迷雾的一条路径。

    他没有丝毫犹豫,压下心中的种种思绪,抱拳躬身,语气沉稳而坚定:

    “在下李靖。但凭吩咐。”

    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激动的表示,只有简单的六个字,却清晰地表达了他的选择。

    红拂看着他宠辱不惊、沉稳有力的回应,眼中欣赏之色更浓。她微微颔首:“好。你随我来。”说罢,转身便向营房外走去,红色的披风在转身时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

    李靖直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间经历了一番严厉盘问的营房,然后迈开脚步,沉稳地跟上了红拂的步伐。

    走出营房,关内紧张忙碌的景象再次扑面而来。但这一次,李靖的心境已然不同。他不再只是一个来自边陲烽燧、报信求援的小小戍卒。他跟随在那道飒爽的红色身影之后,穿过戒备森严的甬道,越过忙碌的士兵和民夫,走向雁门关更深处,走向一个未知的、可能彻底改变他命运的方向。

    阳光透过浑浊的天空,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织在一起。红拂没有回头,步履从容,仿佛笃定李靖会跟上。李靖沉默地跟随,目光扫过这座沐浴在战争阴云下的雄关,心中思绪翻腾。

    红拂郡主究竟要带他去见谁?

    是坐镇雁门、声威赫赫的杨素杨公?

    还是其他隐藏在幕后、知晓这些诡异力量秘密的人物?

    “归墟之主”又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他这“规则的漏洞”,未来又将面临什么?

    一个个疑问盘旋在心头,但他脚下的步伐却愈发坚定。

    命运的轨迹,就在这雁门关内,因这一次“问对”,悄然转向了一片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危险莫测的未知海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