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冷宫签到十年,我成了开国女帝 > 第八章 赏荷宴

第八章 赏荷宴

    皇城司的靴声消失在宫道尽头,长秋宫重归死寂,只剩下惠儿压抑的啜泣和灰尘缓慢落定的簌簌声。栗晓燕挺直的脊梁在确认危险解除的瞬间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瞬,随即又绷得更紧。

    危机暂退,但警报未除。宇文擎的试探像毒蛇的信子,舔舐过她的领地,留下冰冷的威胁。装疯卖傻是不得已的烟雾弹,绝非护身符。她需要真正的铠甲,需要能刺穿敌人咽喉的利刃。

    “惠儿,收拾一下。”栗晓燕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稳定力量,“把炭火拨旺些。”

    惠儿抹了把眼泪,用力点头,手脚麻利地行动起来。经历这一连串变故,她对自家娘娘的信赖已近乎信仰。

    栗晓燕走到炭盆边,伸出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感受着那微弱的暖意。意识沉入系统。

    【危机模拟器】冷却中,无法再次使用。积分也所剩无几。

    但刚才的推演,并非全无收获。除了明确的死亡威胁,还有一个模糊的、在推演后期一闪而过的变量——当朝中有大臣提及“冷宫异动”时,宇文擎的态度并非全然镇压,反而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迟疑?

    这很微妙,可能只是推演算法的误差,也可能意味着,在这铁板一块的宇文氏权力版图中,存在着极其细微的裂痕,或者,有连宇文擎都不得不顾忌的力量。

    她需要确认这一点。

    点开情报网络界面。经过黄花蒿事件和这次危机,她撒出去的网虽然依旧薄弱,但已不再是完全被动。她发出指令:不惜代价,收集近期所有与摄政王政见不合、或在朝中有清望、或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却保持中立的官员信息,尤其是他们近期对“宫闱”、“礼法”等方面的言论动向。

    指令发出,如同石沉大海,需要时间发酵。

    眼下,更迫在眉睫的是黄花蒿。这是她目前能触及的、最具战略潜力的筹码。

    南方的消息终于陆续传回。情况比预想的复杂。黄花蒿确实在民间被用于治疗瘴气,但效果不稳定,时灵时不灵,且采集和储存不得法,药效流失很快。更重要的是,南方湿热,疫病横行,当地官府和豪强对能治病的药材控制极严,大量收购极易引起注意。

    栗晓燕看着钱嬷嬷送来的密报,眉头紧锁。直接大规模收购行不通。必须改变策略。

    她再次投入系统数据库,筛选更原始、更隐蔽的草药提纯或制备方法。最终,她锁定了一种名为“冷浸法”的古法:将新鲜黄花蒿捣碎,用高度酒密封浸泡,静置多日,取上清液。这种方法效率低,但操作简单,所需工具简陋,非常适合小规模分散制备,不易被察觉。

    她立刻让钱嬷嬷调整方案:停止大规模收购,转而通过多个互不关联的小药贩,零散收购新鲜黄花蒿,就近在南方寻找可靠、隐蔽的据点,按她给出的“冷浸法”进行初步加工,制成浓缩药液后再秘密北运。同时,重金招募对疟疾有经验的老军医或游方郎中,开始小范围、极其谨慎的临床试验,验证并优化药效。

    这是一步险棋,将生产链前移,风险分散,但也意味着对终端的控制力减弱。但她别无选择,必须在宇文擎的注意力完全聚焦到她身上之前,让这味“神药”初见雏形。

    就在栗晓燕全力布局南方时,宫廷内的暗流再度转向。

    宇文贵妃那次失败的搜查,成了后宫的笑柄。连带着她背后的宇文家,也显得有些灰头土脸。宇文擎显然对侄女的愚蠢行为十分不满,据说在府中申斥了她。而关于皇后“疯癫”的传言,经过栗晓燕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愈演愈烈,甚至传到了前朝。

    这一日,许久未曾理会过她的内务府,突然派了个面生的管事太监,送来了份例以外的、一套半新不旧的宫装和几样粗糙的头面首饰。

    “娘娘,”那太监语气算不上恭敬,却也少了往日的跋扈,“太后娘娘懿旨,下月宫中举办赏荷宴,着六宫妃嫔皆需出席。这是给娘娘准备的行头。”

    赏荷宴?栗晓燕心中冷笑。太后和宇文擎这是又想唱哪一出?把一个“疯癫”的皇后拉出去示众,是为了彰显他们的“仁慈”,还是想当众坐实她的“疯病”,以便名正言顺地处置?

    惠儿一脸担忧:“娘娘,您身体不适,要不……称病吧?”

    “称病?”栗晓燕看着那套俗气的宫装,眼中闪过锐光,“不去,岂不是辜负了太后和摄政王的一番‘美意’?”

    她正愁找不到机会观察朝堂动向,这赏荷宴,虽是龙潭虎穴,却也是窥探虚实、甚至……寻找破局之机的舞台。

    “收下吧。”栗晓燕对那太监淡淡道,“告诉太后,本宫……准时赴宴。”

    太监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疯后”如此平静,讷讷应了声,退下了。

    赏荷宴的消息,像一阵风,吹动了死水微澜。栗晓燕的情报网络,也终于传回了一丝有价值的反馈。

    一个安插在某个清流文官家中的眼线回报,该官员近日与友人密谈时,曾忧心忡忡地提及“宫中礼法废弛,正嫡之位空悬,非国家之福”,言语间对摄政王长期把持朝政、皇帝形同虚设的现状颇有微词。虽然并未直接提到皇后,但“正嫡”二字,意味深长。

    另一条来自宫外的消息则称,镇守北疆、军功赫赫的镇北王世子近日奉召返京。这位世子年少成名,性格桀骜,与宇文擎素来不睦。

    这些信息碎片,如同散落的珍珠,暂时还串联不起来,但栗晓燕敏锐地感觉到,看似铁板一块的朝局之下,暗涌浮动。

    赏荷宴,或许会很有趣。

    她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每日除了处理南方黄花蒿的事务,便是沉浸在对【基础格斗术】的练习中。系统灌输的本能需要转化为肌肉记忆。她在夜深人静时,于空旷破败的后殿,一遍遍练习着闪避、发力、击打要害的技巧。动作生涩,力量微弱,但每一次挥拳,每一次挪步,都让她对这具身体、对这个世界的掌控,多了一分真实感。

    生存率在缓慢而坚定地爬升,从模拟后的低谷,渐渐回升到了4.5%。

    这日,老赵送水时,除了日常物资,还悄悄塞给惠儿一个小布包。惠儿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用油纸包得仔细的、还带着温气的桂花糕,以及一小坛贴着红纸的、气味清冽的酒。

    “赵大叔说,这是……是南边刚送来的新酒,还有他婆娘自己做的点心,给娘娘……尝尝鲜。”惠儿小声回禀,眼圈有些红。在这冰冷残酷的深宫里,这点来自底层、不带功利目的的善意,显得格外珍贵。

    栗晓燕看着那坛酒和点心,沉默片刻。酒是米酒,度数不高,但清澈见底。点心粗糙,却散发着真实的甜香。

    她拿起一块桂花糕,慢慢吃着。甜腻的味道在口腔中化开,带着一丝烟火人间的暖意。

    她走到窗边,望着宫墙上方那轮逐渐丰盈的月亮。快了,距离赏荷宴,还有十天。

    这十天,她要让这4.5%的生机,孕育出足以撕裂这暗夜的第一缕光。

    她需要一件武器,一件不在物理层面,却能直刺人心的武器。

    或许,那坛南来的新酒,和即将盛放的荷花,能给她一些灵感。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她脑中勾勒。风险极大,但回报,也可能超乎想象。

    她转身,走向书桌。铺开纸张,磨墨润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