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椭圆形的长桌旁,围坐着沪杭新城开发区的十几位核心干部。主位空着,那是留给新任管委会主任买家峻的。会议还没开始,气氛已经有些凝滞。几个部门的头头儿互相递着烟,低声交谈,眼神却时不时瞟向门口,带着审视,也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轻慢。
买家峻踩着点,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他今天换上了一身深色的行政夹克,熨烫得一丝不苟,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先前那些细微的交谈声瞬间消失了。
他在主位坐下,将手中的笔记本和茶杯放好,动作不疾不徐。
“开会。”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会议由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解宝华主持。他是个五十岁出头的中年男人,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胖胖的脸上总是挂着弥勒佛似的笑容,此刻正热情地张罗着。
“首先,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买家峻同志正式到任,主持我们沪杭新城管委会的全面工作!”解宝华带头鼓掌,底下立刻响起一片附和的热烈掌声。
掌声稍歇,解宝华继续着他的开场白,语调抑扬顿挫:“家峻主任是省委组织部精心选拔、重点培养的优秀年轻干部,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经验丰富。他的到来,为我们沪杭新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强大的力量!我们坚信,在家峻主任的带领下,新城的各项工作一定能够开创崭新局面,迈上新的台阶!下面,就请家峻主任为我们做重要指示!”
又是一阵程序性的掌声。
买家峻微微抬手,向下压了压,待掌声停息,他才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指示谈不上。初来乍到,情况还不熟悉,今天主要是和大家见个面,听听情况。”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缓缓扫过与会众人。有人正襟危坐,有人低头记录,也有人目光游离。
“我初到新城,第一印象是气势恢宏,规划超前,省里市里都寄予厚望。能来这里工作,与同志们一起奋斗,是我的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
开场白简洁而得体,随即他话锋一转:“既然是工作会,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看了上周的工作简报,‘未来芯城’的招商落地推进,似乎比原计划滞后了?还有,临江片区那几个民生安置房项目的建设进度,简报里语焉不详。谁分管这块?说说具体情况。”
问题直接、具体,没有任何铺垫,让原本有些松懈的气氛瞬间绷紧了几分。
分管招商和建设的两名副主任先后发言。关于“未来芯城”,汇报的内容和买家峻在简报上看到的差不多,无非是“正在积极与投资方对接”、“部分细节还在磋商”、“总体态势良好”之类的套话,对于滞后的核心原因,避而不谈。
轮到安置房项目,分管城建的副主任钱永辉咳嗽一声,扶了扶眼镜,开始照本宣科:“主任,临江片区的三个安置房小区,目前都在按计划推进。其中,A-07地块主体结构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砌筑;B-12地块……”
“钱主任,”买家峻打断了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我问的是进度,准确的,最新的进度。你刚才说的‘内部砌筑’,砌筑完成百分比是多少?B-12地块,你只说‘基础施工’,是完成了桩基,还是开始了底板浇筑?还有,我收到的群众来信反映,C-08地块好像已经停工快一个月了,怎么回事?”
钱永辉的额头上瞬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没想到这位新主任如此较真,问得这么细,而且显然做过功课,连群众来信都知道。
“这个……具体数据,我需要回去再核实一下。C-08地块……主要是,主要是施工方和材料供应商在款项支付上有点小纠纷,正在协调,很快就能解决,不影响大局。”钱永辉支吾着,试图蒙混过关。
“小纠纷?停工一个月还是小纠纷?”买家峻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那些等着回迁的群众,他们会不会觉得这是小纠纷?钱主任,民生工程是头等大事,拖不得,也马虎不得!我要准确的进度数据,每天一报。C-08地块的问题,你牵头,三天之内必须拿出解决方案,给我明确的复工时间表!”
“是,是,主任,我马上落实!”钱永辉连连点头,后背的衬衫已经湿了一片。
会场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收起了那点若有若无的轻视,真正意识到,这位新来的“***”,绝非易与之辈。
解宝华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僵硬,他适时地插话打圆场:“家峻主任批评得对,我们的工作确实存在不够细致的地方。永辉主任,你要严格按照家峻主任的要求,立刻把安置房项目抓起来,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他巧妙地将买家峻的严厉质问,转化成了对具体分管领导的工作要求,试图缓和气氛,也维护一下班子的“团结”表象。
买家峻看了他一眼,没有继续深究,但目光中的锐利并未减少。他转向众人,语气放缓了一些,但依旧带着分量:“同志们,新城开发,千头万绪,困难肯定不少。但我希望大家都记住一点,我们坐在这里,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解释问题的。以后汇报工作,少讲空话套话,多谈问题,多拿数据,多提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韦伯仁侧身走了进来。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笑容,先是对买家峻微微欠身示意,然后快步走到解宝华身边,俯身低语了几句,同时将一个文件夹不动声色地放在了解宝华面前。
解宝华听着,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迅速舒展开,对韦伯仁点了点头。
韦伯仁再次向买家峻投去一个歉意的微笑,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却吸引了在场几乎所有干部的目光。
这个小插曲打断了会议的节奏,也似乎在无声地传递着某种信息——来自市委层面的关注,无处不在。
会议在略显沉闷的气氛中继续。买家峻又听取了几个部门的汇报,针对几个具体问题做了简短的指示,便宣布散会。
干部们陆续离开,不少人经过买家峻身边时,都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
买家峻坐在原位,没有立刻起身,他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水。目光落在对面解宝华还没来得及收起的那个文件夹上,眼神深邃。
解宝华收拾好东西,脸上重新堆起热情的笑容走过来:“家峻主任,雷厉风行啊,这一下就把有些同志的懒筋给抽紧了。好!太好了!就需要您这样的魄力!”
买家峻放下茶杯,淡淡一笑:“在其位,谋其政罢了。有些问题,早发现比晚发现好。”
“那是,那是。”解宝华连连附和,随即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压低了些声音,“对了,家峻主任,刚才韦秘过来,是传达市委主要领导的一个意思。关于‘未来芯城’那个项目,领导希望我们管委会这边,近期还是以稳定为主,不要有太大的动作,毕竟涉及几十个亿的投资,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买家峻抬起头,看着解宝华那双藏在镜片后、闪烁着精光的眼睛,平静地问:“以稳定为主?具体是指什么?项目滞后的问题,就不管了?”
“哎呦,不是不管,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嘛。”解宝华搓着手,“投资方那边,可能也有些内部的困难,我们催得太急,反而不好。领导的意思是,先放一放,观察观察。安置房的事情,您抓得对,这是当务之急。‘未来芯城’嘛,可以稍微缓一缓,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买家峻咀嚼着这四个字,不置可否,“好,我知道了。谢谢解秘书长传达。”
解宝华观察着买家峻的脸色,见他似乎没有立刻反驳的意思,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又寒暄了两句,便拿着文件夹离开了。
空荡荡的会议室里,只剩下买家峻一人。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会议桌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买家峻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脚下这片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新城。高楼林立,塔吊旋转,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他已然感受到了暗流的涌动。
安置房停工背后的隐情,“未来芯城”项目诡异的停滞,下属汇报工作的含糊其辞,解宝华看似维护实则掣肘的圆滑,还有韦伯仁那恰到好处打断会议带来的“上级指示”……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沪杭新城这潭水,比他预想的还要深。他这“临危受命”,面临的恐怕不仅仅是发展的问题,更有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和人为设置的障碍。
那个房地产商解迎宾,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和解宝华之间,是否真如老领导隐晦提醒的那样,关系匪浅?
还有那个神秘的“云顶阁”酒店,以及它的老板花絮倩……
买家峻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变得锐利如刀。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浊气尽数排出。
既然来了,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不管这水有多深,礁石有多暗,他都要一步一步,把这潭水搅清,把那些藏在暗处的礁石,一块一块地挖出来。
第一把火,就从群众呼声最高、也最能检验干部执行力的安置房项目烧起吧。
他转身,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和茶杯,步履坚定地走出了会议室。
身后的会议桌上,那明暗交错的光影,依旧在无声地变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