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姜涛,很多人可能都不熟悉。
谁啊?
哪根葱?
但。
在香江、奥门,或者说接近香江的地区,姜滔这个名字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
他的走红路径跟GIEGIE类似,都是从选秀综艺出道,然后,一朝爆火。
他还有一个外号。
师奶杀手!
在他的粉丝群体中,30-50岁之间的妇女最多,她们帮着他打投,帮他买版面,买他的代言,买他的专辑,买他的周边。
虽然这小子是一个易胖体质,还特别爱吃,但师奶们不在乎啊。
权当是云养了一个大胖小子。
做父母的会嫌弃孩子胖吗?
不会!
胖胖的,好可爱呢。
因此。
难得一见的‘微胖’顶流就这么诞生了。
其实,姜滔能火起来也跟港娱当下的环境有关。
1999年火起来的那批人,是真的火。
到了09年,活跃在娱乐圈的还是四大天王、谢锋等人。
19年?
还是那批人!
再好的东西吃久了也会腻味,不仅内地观众觉得厌倦,连香江本地人也不喜欢。
近些年港圈出品的作品,在本土的票房都很一般。
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顶流’,甭管他是怎么来的,那必须支持。
至于新生代中的顶流邓紫棋。
很多香江人并不喜欢她。
毕竟,她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去了大陆。
而姜滔,他很少在大陆活动,事业重心都在港岛,还喊出了那句‘让港圈再次伟大’之类的口号。
很对香江人的胃口。
因此。
他在香江的名气,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让那些师奶们一个比一个有钱。
今年四月份,在他生日那天,师奶们集体出钱,买下了港岛黄金商圈铜锣湾的全部户外版面。
还有公交车广告,也被全包了。
包了一个月。
铜锣湾成了姜涛湾。
他生日的那一天又被粉丝称之为‘姜公诞’。
不夸张的说,他在香江本土比当年的四大天王还要火,毕竟,当年那么红的有十来个。
四大天王也无法一家独大。
姜涛不一样,在同年龄段的偶像当中,他是断层式领先。
一人独揽所有流量。
他的那条回复,立刻引起了大批粉丝的注意,然后,又被很多人转发。
接着。
就有人慕名而来。
香江离奥门太近了,坐一趟船的功夫就到了。
众所周知,珍强记做的是熟客生意,日常顾客大多数都是本地人,跨城而来的也不少。
跨海而来的,也有,但数量不会那么多。
当大量跨海而来的顾客出现,都不用这批人说,珍强记自己就发现了问题。
“财叔,你是说,他们都是因为姜滔的推荐,然后来了咱们店?”
提起姜滔时,李杰的笑容有点古怪。
这位顶流艺人的名声,他当然听说过,怎么说呢,人其实不坏,就是放纵了一点。
艺人连身材管理都不好,那等于普通人做不好本职工作。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员工多半会被辞退,除非是自家的公司。
姜滔的状况跟这种差不多。
粉丝都不要求他保持好身材,有些妈妈粉还专门给他推荐各种好吃的餐厅。
有师奶们集体支持,他自然有放肆的资本。
李杰记得这小子来过。
戴着鸭舌帽,一个人来了珍强记,如果不是被顾客认出来,他也不知道这事。
“嗯,阿昊,这件事需要注意一下吗?”
财叔在珍强记的职责有点像大堂经理。
好吧。
珍强记没有这个高端的职位,财叔日常负责的就是点单、上菜,因为工作的时间最久。
大堂的事务基本都是他负责。
“正常招待就行。”
李杰微微一笑。
“反正都是一些散客,以前怎么招待,现在还是怎么招待。”
“好。”
财叔点了点头,接着又去了前厅。
突然多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客人,最最最痛苦的是李杰,这批人点的那几道菜,基本都是李杰推出的新菜。
都是他做。
早知道不给那个小胖子吃的那么好了。
惹出这么多事。
除了李杰,前厅的猜叔等人也很‘难受’。
都什么年代了,智能机早就普及,年纪大点的人也会跟风拍一拍视频。
这批慕名而来的姜涛粉丝,不单单吃饭,还要拍照。
拍照也没什么大问题。
珍强记只是不接受网红探店,正常顾客点餐、拍照,甚至拍几段短视频,也没什么关系。
但。
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
自媒体时代,流量至上!
珍强记的菜品,好不好?
好!
慕名而来的粉丝们吃到真家伙了,拍视频炫一下,或者支持一下‘大胖小子’的品味,也很正常吧?
正常!
然后。
一传十,十传百。
大量的师奶杀到了珍强记。
师奶越多,视频越多,好评越多。
慢慢地,关注流量的自媒体们也跟着师奶们一起来了珍强记。
起初。
他们是全副武装,带着摄像师一块来,拍摄、收音设备一看就很专业,但这么明显,没进门就被告知不接受探店。
不过。
这难不倒自媒体从业者们。
办法总比困难多!
自媒体不给拍是吧?
那就伪装成顾客来拍。
也不用什么专用的摄像设备,也不需要打光,更不需要什么收音设备。
每上一道菜,那就拍一段视频。
不出声!
只对口型。
声音后期再补录。
灯光?
没关系!
只要有流量,那就拍。
因为‘偷拍’事件,服务员还跟顾客起过冲突。
自媒体嘛,人人都能做,其中少不了博流量的人,有博主专门掐头去尾,靠剪辑,硬生生剪出来一个‘恶人服务员’。
凶得很!
不论是夸奖的,还是黑的,珍强记火了起来,却是事实。
之前珍强记虽然也火,但只是在小范围内火,熟客圈子内火,像现在这样在社交平台出圈,那还是头一遭。
火到什么程度?
连在欧洲旅游的强哥和珍姐都刷到了视频。
“阿昊,你别看现在在网上火,其实,这就是一阵风。”
得知珍强记意外爆红,强哥当即打了电话回去,苦口婆心的劝道。
“你千万别学什么李记那样,迎合这批人,固然短期内能赚一笔大钱。”
“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你看看现在的李记,总厨跳槽了,员工们觉得客流太多,人太累,走得走,散的散。”
“嗯,嗯。”
李杰点了点头。
“强哥,你就放一万个心吧,珍强记不走网红路线,等热度过去,自然而然就好了。”
“嗯,你能明白就好。”
说着,强哥还想再强调一下‘网红店’的害处,结果却被珍姐的眼神给制止了。
“喂,阿昊,我,妈妈。”
从强哥手里夺过手机,王婉珍聊起了家常,再有便是分享欧洲十国游的体验。
什么店里的事,一句没聊。
聊什么?
都被强哥讲完了,从半个小时前开始讲,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就是那几句话。
别说对面的大儿子,就是王婉珍自己都听烦了,耳朵快起茧子了。
不一会儿,王婉珍挂断了电话。
“你呀,我刚刚真应该把你说的那些话录下来,过几天再让你自己听。”
“唉,我这不是担心嘛。”
人忙惯了,一旦闲下来反而会觉得混身不舒服。
强哥就是这种人。
旅游+治病的这段时间,他总是忍不住想店里的事。
“一辈子劳碌命。”
王婉珍嘟囔了一句,也就没再继续揪着,继续说,还是会把强哥越说越急。
反正她觉得没什么问题。
大儿子和小儿子不太一样,更沉稳一点。
也不知道阿乐在鹏城那边过的怎么样,感情方面有没有进展。
徐君乐最近这段时间,心情是时好时坏。
他心情的好坏取决于微信聊天记录。
也不是感情初哥的他,现在仿佛像个初哥,一句回复可能让他乐个半天。
麦又歌忙起来没时间发消息,他的心头就会多出一朵乌云。
晚上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特别是凌晨左右。
那会他俩都有空,能聊很久。
偶尔,两人也会约个饭。
就是正常的相处,谁也没有再次捅破窗户纸,继续维持着暧昧的状态。
因为忙活着‘恋爱’,徐君乐跟爸妈打电话的时间都变少了。
跟老哥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此间乐,不思澳。
直到这一天,他刷着短视频,突然看到那条唐人杰探店的视频。
“探店齁比多,真假厨子说。”
“今天,奥门,珍强记,两个人1585。”
“……”
看到熟悉的招牌,熟悉的街景,徐君乐还愣了一下。
因为这条视频的数据不太对劲。
点赞数量:125万+
评论数量:5万+
转发数量:2万+
……
放在哪个平台,这样的数据都能称得上爆款。
但。
不对啊。
唐人杰的粉丝数量才几十万,一个不太有名的探店播出,却拍出了一个爆火的视频。
类似的情况下,大多都是出现在一些很有名的门店。
珍强记虽然在当地比较有名,但这里是内地啊。
不是一个版本的斗音。
翻了翻评论区,徐君乐大概知道什么原因了。
姜涛?
也不对!
这小子不是红不过罗湖吗?
这边已经罗湖以北。
谁粉他啊。
再看。
他是真懂了。
因为好吃。
底下有不少评论,看着像托,实际上却是活人,双方没少掐架。
掐着,掐着,视频越来越火。
那些离奥门近的人,索性亲自过去一趟。
从评论区能看出时间线,从一个月前视频发布之日起,直到今天,基本每天都有人回复。
打卡的人很多。
随着日期越接近今天,回复的人数越多。
大量的人不间断的‘打卡’,也让一些人放下了有色眼镜。
简而言之。
怀疑的人去了一趟,被征服了。
相信的人跑了一趟,直接疯狂安利。
看着那么多人打卡回复,徐君乐给老哥打了一通电话。
嘟!
嘟!
嘟!
很久,很久,就在电话即将自动挂断时,那边传来了人声,以及叮叮当当的炒菜时,灶头的火焰声。
“喂,阿乐?”
“哥,是我啊。”
徐君乐想了想,开口道。
“珍强记最近是不是忙不过来啊,要不要我回去帮忙?”
“你电话打迟了。”
李杰笑着道。
“你要是半个月前打电话回来,我肯定把你叫回来帮忙,实在是忙不过来。”
忙不过来,请人便是。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这次的流量明显是突然性,过段时间就没了。
珍强记又没有那种招临时工的传统,所以,那段时间是真的忙。
“啊?现在不需要人了吗?”
“不用了,现在珍强记限号了。”
限号,一听就是网红店的手段。
饥饿营销嘛。
如果被强哥知道,指不定要说点什么,不过,强哥并不知道这回事。
珍强记的全体员工,从前厅到后厨,所有人都赞同限号。
塔喵的!
忙不过来啊!
效率和质量,有些时候就是负相关的,提升了效率,质量可能就没法保证。
又要质量,又要效率,那要费很多的精力。
所有人都累得够呛。
然后。
珍强记就限号了。
限号,不仅没有影响客流,反而让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了,门口连黄牛都有。
当然。
那些黄牛都是偷偷摸摸来的,正大光明的搞,珍强记压根不接待。
除了排队,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提前预定。
从一个月前的爆火至今,珍强记的预定数量直线攀升。
最晚的已经拍到了元旦,元旦后面没有,不是因为没人顶,而是最晚只能订到那时候。
也就是李杰还预留了一些线下的位置,不然的话,珍强记真的改了,改成预定制的餐厅。
就是不接待非预定顾客的餐厅。
“哦,哦,大哥,下次有事直接给我打电话。”
听完李杰的话,徐君乐打消了回去帮忙的心思。
“你去忙着追你的祝英台吧,家里的事,少操心。”
李杰笑着道。
“不说了,这边忙,挂了。”
挂断电话后,徐君乐的嘴角露出了几分笑容。
珍强记现在是真火了。
他很开心。
之前他还担心大哥要是不习惯,现在,他觉得自己就不该接班。
因为他不配。
跟大哥比,他是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