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蹲下身,仔细检查货架的底部和侧面,突然,他指着一个货架的腿:“这里有碰撞痕迹!货架腿上的油漆掉了一块,露出里面的金属,而且痕迹很新,像是近期被重物碰撞过!”
杨林凑过去,用手摸了摸碰撞痕迹:“痕迹的高度大概 1米,和死者的身高差不多,很可能是嫌疑人拖拽尸体时,尸体的头部或背部撞到了货架腿,发出了‘哐当’声——这与李伟听到的异响时间和位置完全吻合!”
两人又在货架腿附近的地面上,发现了一枚模糊的鞋印,尺寸是 42码,纹路是菱形格,与之前在 13号库房里发现的可疑鞋印完全一致。“这枚鞋印比之前的更清晰,”杨森用标尺测量,“我们可以提取这枚鞋印的完整样本,送到技术科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说不定能确定鞋子的品牌和型号,缩小排查范围。”
此时,陆川也赶到了物流园,听了三人的汇报后,说道:“李伟的嫌疑被排除,虽然让我们的排查走了点弯路,但也得到了关键线索——3点 10分嫌疑人在 13号库房附近活动,还留下了新的鞋印。现在我们重新调整排查方向,重点找符合以下特征的人:身高 170厘米左右,穿 42码菱形格纹路劳保鞋,抽‘红塔山’烟,穿棉涤混纺材质工装裤,住在废弃化肥厂附近,熟悉物流园环境,且在昨天下午 3点左右有作案时间。”
“另外,”陆川补充道,“之前排查的离职搬运工老陈,虽然李志国说穿蓝色工装的人不是他,但老陈符合‘住在废弃化肥厂附近、熟悉物流园环境、在货运区工作过’的特征,而且我们还没核实他昨天下午的行踪,需要重点排查老陈。”
杨森点点头:“我们现在就去废弃化肥厂附近的城中村找老陈,提取他的足迹和 DNA,与现场发现的鞋印、烟蒂进行比对,同时核实他昨天下午的行踪。”
三人驱车前往废弃化肥厂附近的城中村,车子在狭窄的巷子里穿行,最终停在一栋破旧的居民楼前——这是老陈的住处。他们走上三楼,敲响了老陈的门。
过了几分钟,门才缓缓打开,一个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正是老陈。老陈看到门口的警察,脸色瞬间变了:“你们……你们找我干什么?我早就不在物流园上班了,没犯什么错啊!”
“老陈,我们是刑侦支队的,有案件需要你配合调查,”王帅亮出警官证,“我们想问问你,昨天下午 3点左右,你在哪里?在做什么?有没有去过南郊物流园西侧围墙附近?”
老陈的眼神闪烁着,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想要关门:“我……我昨天下午一直在家里看电视,没去过物流园……你们走吧,我没什么好说的!”
杨森一把按住门,不让老陈关上:“老陈,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如果你老实交待,对大家都好;要是你故意隐瞒,只会让事情更严重。你昨天下午到底去没去物流园?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事?”
老陈的肩膀剧烈颤抖起来,他低下头,声音带着恐惧:“我……我去了物流园……但我没杀人!我就是……就是去看看能不能再找份工作,没做什么坏事!”
“你去物流园做什么?具体去了哪些地方?有没有看到其他人在西侧围墙附近活动?”杨林追问,目光紧紧盯着老陈,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破绽。
老陈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昨天下午 2点半,我从家里出发去物流园,想找之前的同事问问有没有工作机会。3点左右,我走到西侧围墙附近,看到一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推着手推车往 13号库房方向走,那个男人戴着鸭舌帽,低着头,看不清脸。我当时没在意,就继续往前走,找同事聊天去了……我真的没杀人,也没看到其他可疑的人!”
老陈的供述让三人眼前一亮——老陈看到的“穿蓝色工装、推着手推车往 13号库房方向走的男人”,很可能就是真正的嫌疑人!而且老陈看到嫌疑人的时间是 3点左右,与李伟听到“哐当”声的时间3点 10分相吻合,进一步印证了嫌疑人在 3点左右确实在 13号库房附近活动。
“那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身高体型怎么样?手推车上有没有装东西?”王帅连忙问道,生怕错过关键细节。
老陈努力回忆着:“那个男人大概 170厘米左右,体型中等,手推车上盖着一块黑色的布,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他走得很快,看起来很着急,我还听到他咳嗽了一声,声音有点沙哑……其他的就没什么了,我没看清他的脸,也不知道他叫什么。”
“咳嗽?声音沙哑?”杨森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下这些细节,“你再仔细想想,那个男人的工装裤有没有什么特征?比如颜色、有没有 logo之类的?”
老陈想了想,摇摇头:“工装裤是蓝色的,没看到有什么 logo,他的鞋子是黑色的,看起来像是劳保鞋,其他的我真的记不清了……”
为了核实老陈的供述,王帅安排队员提取老陈的足迹和 DNA,与现场发现的 42码鞋印、烟蒂进行比对,同时调取物流园门口的监控,查看老陈昨天下午的进出记录。很快,队员传来消息:老陈的足迹是 40码,与现场的 42码鞋印不符;老陈的 DNA与烟蒂上的 DNA也不匹配;物流园门口的监控显示,老陈昨天下午 2点 50分进入物流园,3点 40分离开,与他的供述一致。
“老陈的嫌疑也被排除了,”杨林收起勘查工具,“但他提供了关键线索——嫌疑人穿蓝色工装、戴鸭舌帽、身高 170厘米左右、体型中等、声音沙哑、手推车上盖着黑色的布,这些特征能进一步缩小我们的排查范围。”
陆川在电话里听完三人的汇报后,说道:“现在我们有了更详细的嫌疑人特征,接下来重点排查住在废弃化肥厂附近、符合这些特征的人,尤其是近期有咳嗽症状、声音沙哑的人。另外,扩大物流园周边监控的排查范围,看看能不能找到嫌疑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