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 > 第1943章 希望破灭

第1943章 希望破灭

    这一消息让王帅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他又联系了辖区派出所,调取烂尾楼周边主干道的监控,结果发现——烂尾楼周边的主干道只有一条有监控,但监控角度只能拍到主干道中央,无法拍到通往烂尾楼的小路入口,也无法识别过往车辆的车牌号,更看不到车内人员的样貌。

    晚上 9点,天色完全暗了下来,王帅带着队员回到刑侦支队。他揉着酸痛的肩膀,拿着走访记录向陆川汇报:“陆队,我们走访了烂尾楼周边的小卖部、村落、出租屋和物业,目前只获取了两条零散线索:一是有拾荒者确认,确实有一个 40-50岁、穿灰色外套的拾荒者,前天上午还在烂尾楼出现过,之后就没再见过,但不知道他的身份和住址;二是周边村民和商铺老板都没见过穿黑色连帽衫的男人或可疑的黑色旧轿车,小区北侧监控损坏,主干道监控也拍不到有效信息。”

    “死者的身份还是无法确定吗?有没有找到可能认识他的拾荒者?”陆川问道,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王帅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拾荒者的流动性太大,大多互相不认识,也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和住址,就算见过死者,也提供不了更多信息。我们已经把死者的特征和照片(根据勘查描述绘制的摹拟画像)发给周边的派出所和救助站,让他们帮忙辨认,但目前还没有反馈。”

    “那‘黑色连帽衫男人’和‘黑色旧轿车’的线索呢?一点进展都没有吗?”陆川继续追问。王帅叹了口气:“没有。烂尾楼东侧的小路周边没有监控,村民也没见过可疑人员;黑色旧轿车的特征太模糊,没有车牌号和车型,根本无法排查。嫌疑人像是故意选了监控盲区和人员稀少的路线,反侦察意识很强。”

    陆川沉默了片刻,看着桌上的走访记录,说道:“虽然没有重大线索,但至少确认了死者可能是长期在烂尾楼活动的拾荒者,这缩小了身份排查的范围。接下来,你继续带队走访周边的救助站、废品回收站和更多的拾荒者聚集点,尤其是那些常年在汇嘉园附近活动的拾荒者,一定要找到认识死者的人;同时,联系交通部门,看看能不能通过周边路段的交通监控,找到符合‘黑色旧轿车’特征的车辆,哪怕只有一点模糊的线索也好。”

    “好的,陆队,我们明天一早就去救助站和废品回收站排查。”王帅点点头,心里虽然有些着急,但也明白走访排查本就需要耐心,尤其是面对拾荒者这类流动性大、信息零散的群体,更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离开陆川的办公室,王帅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多困难,都要找到认识死者的人,查清死者的身份,只有这样,才能顺着死者的社会关系,找到杀害他的凶手。他拿出手机,给队员们发了条消息:“明天早上 7点集合,先去城东救助站,再去周边的废品回收站,大家早点休息,养足精神。”

    很快,队员们回复了“收到”。王帅放下手机,揉了揉眼睛,虽然这一天的走访没有发现重大线索,但他知道,每一次的走访都是在为案件侦破积累信息,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能找到突破口,让隐藏在黑暗中的凶手无所遁形。而此刻,汇嘉园烂尾楼的 3号楼下,警戒线仍在随风飘动,像是在无声地等待着真相的到来。

    与此同时,现场这边,晚上 7点,汇嘉园烂尾楼区域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临时架设的探照灯将 3号楼周边照得如同白昼,光线穿透空洞的窗户,在布满灰尘的墙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川站在警戒线外,看着远处王帅带队走访的方向,眉头始终紧锁——目前走访暂无线索突破,现场勘查就成了案件侦破的关键。他拿起对讲机,拨通杨林的频道:“杨林,王帅那边走访暂时没找到重大线索,你和杨森别局限在 3号楼三层的尸体发现地,把勘查范围扩大到整个烂尾楼小区,尤其是 1-5号楼的楼道、空地,还有周边的施工临时路,仔细查有没有车轮印记、遗留纤维、散落物品这些痕迹,一定要仔细,别放过任何细节。”

    对讲机那头传来杨林清晰的回应:“收到,陆队!我们现在就带着设备扩大勘查范围,重点查车轮印记和微量痕迹,有发现会第一时间汇报。”

    挂了对讲机,杨林和杨森重新整理好勘查装备——强光勘查灯、足迹测量尺、静电吸附器、纤维提取夹、物证密封袋,两人戴上新的手套和鞋套,拿着探照灯,从 3号楼出发,沿着烂尾楼小区的施工临时路,逐栋楼展开勘查。

    “先从 1号楼开始,顺时针排查,每栋楼的楼道、每层的空房间都要查到,尤其是地面和墙角,注意有没有被灰尘覆盖的印记。”杨林一边走,一边对杨森说,探照灯的光束在地面上缓慢移动,照亮散落的砖块和钢筋,“之前只查了 3号楼三层,范围太小了,嫌疑人如果是开车运尸,肯定会在小区内留下车轮印记;如果是拖拽尸体,也可能留下纤维或毛发,扩大范围说不定能有新发现。”

    杨森点点头,手里的静电吸附器贴近地面缓慢移动:“我同意,烂尾楼小区地面全是碎石和灰尘,车轮印记很容易被覆盖,但只要嫌疑人来过,轮胎纹路肯定会在灰尘上留下痕迹,仔细找应该能发现。而且死者穿的灰色外套,材质看起来是棉质的,这类材质容易脱落纤维,如果嫌疑人接触过尸体,很可能会在现场留下纤维痕迹。”

    两人首先进入 1号楼,楼道内漆黑一片,只有探照灯的光束能照亮前方的路。楼梯台阶未完全完工,部分区域只有裸露的钢筋,杨林扶着墙壁,一步一步往上走,探照灯的光束扫过地面:“你看这里,地面有几处模糊的踩踏痕迹,像是运动鞋留下的,但纹路太浅,被灰尘覆盖严重,无法提取特征,应该是拾荒者留下的,没什么价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