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百三十九章 美国主子

第二百三十九章 美国主子

    达赫拉已经属于北大西洋范围,最重要的是它的位置在大西洋东岸,也就是靠近欧洲的位置,距离直布罗陀海峡不到两千公里。

    虽然东非在委内瑞拉也有军事基地,也属于北大西洋范围,但是能起到的作用,未必比得上达赫拉。

    东非通过达赫拉可以巩固在欧洲的利益,更重要的一点,是为未来东非在欧洲方向扩张做铺垫,抢占先机,欧洲是有利可图的区域。

    而在北大西洋西部,情况就完全不同,北美国家相对于欧洲而言,可操作空间太少,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这三个国家,基本上就能代表整个北美,其中美国的强大国力也足以维持北美整体的稳定。

    换句话说,北美完全由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就是北美的霸主,不像欧洲列强林立,东非能够见缝插针,挑拨离间,合纵连横。

    ……

    随着东非公开了对达赫拉的占领,非洲西海岸的东非军舰和各种船只也更加活跃了一些,大量建筑材料,物资和工人在东非军舰的护航下,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达赫拉。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加紧对利比里亚的投资和建设,一些美国商船和军舰,也会从佛得角方向,抵达利比里亚,这就让大西洋上,东非和美国的船只频繁在利比里亚海域交叉。

    利比里亚的首都,蒙罗维亚。

    自1847年,在美国的帮助下,利比里亚成功从葡萄牙独立,蒙罗维亚就是利比里亚的首都。

    但是,作为美国在非洲培养的“嫡长子”,也是非洲罕见的黑人独立主权国家,利比里亚全国的发展可谓十分落后,就连其首都蒙罗维亚,也毫无亮点,可以说在落后国家中,利比里亚都属于最落后的档次。

    即便到了1935年,利比里亚依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落后农业国。

    要知道这个国家成立的时间比东非都要早几十年,从1847年算起来,利比里亚历史就差二十多年,就能成为一个百年“古国”。

    不过这也好理解,作为一个美式民主国家,一直到现在1930年,利比里亚还在搞奴隶贸易,这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在1930年以前,利比里亚政府官员经常与外国种植园主勾结,将本国公民,主要来自内陆土著部落,以契约劳工的名义输出到西属殖民地费尔南多波岛,也就是现在的西属几内亚,和周边的法属殖民地种植园当做劳工。

    这些劳工在实际工作中遭受了堪比奴隶制的非人待遇,包括绑架、欺骗、残酷的体罚和极高的死亡率。

    利比里亚就和美国一样,存在严重的种族压迫问题,来自于美国的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将自己视为人上人,他们对内陆的本土非洲土著,实行残酷的剥削统治。

    这甚至在1930年,引发了国际丑闻,不过,当时美国人将这件事压了下去。

    美国人对利比里亚的重视,毫无疑问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过够了好日子的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将迎来更好的日子!

    至于他们在利比里亚国内的一系列胡作非为,还有累累罪行,有了美国支持后,国际社会基本也不再提及。

    这并非妄言,前世利比里亚在1930年,其国内的严重种族压迫问题,就受到了国际联盟的关注和调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使利比里亚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和危机。

    当然,也仅仅是谴责,毕竟国际联盟里的成员国,大多数屁股不干净,就比如深度参与利比里亚人口买卖的西班牙,法国等国家。

    英国,美国,东非也都有各自的殖民地,也就只有德国能够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利比里亚进行批判。

    本时空里,有了美国的下场干预,利比里亚的人权问题更是被轻拿轻放,主要世界大国都要卖美国人一个面子。

    而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扶持利比里亚,成为和东非对峙的前沿基地。

    蒙罗维亚港。

    美国费尔斯通轮胎和橡胶公司的港口建设承包商麦格纳和他手下的黑人包工头贝格尔,此时,正在监督工人工作。

    贝格尔是一名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他拿着鞭子,指挥着皮包骨头本土黑人劳工卖力干活。

    “懒鬼,你没有力气吗!工地里的驴都比你勤快,卖力!”

    “特鲁鲁你个混蛋又在偷懒,如果再让我发现你开小差,今天你不仅要挨一顿鞭子,晚饭也没得吃!”

    “你还敢瞪眼?怎么想挨打!”

    工地上贝格尔的畜牲一样的嘶吼声不断响起,动辄就是对一些不顺眼的劳工,来一顿毒打,迫于他的淫威,黑人劳工们敢怒不敢言,都有气无力的忙着手中的工作。

    麦格纳站在一边,嘴里叼着古巴产的雪茄,对贝格尔说道:“好了,贝格尔,不要这么容易动怒,把人打死了,还要找新的劳工,这也是一种麻烦。”

    贝格尔听完了麦格纳的话,狗腿的跑到麦格纳面前,一脸乖巧的说道:“麦格纳先生,你是不知道这群混蛋,如果不用鞭子抽着,他们根本就懒得动。”

    “现在蒙罗维亚港的工期赶的这么紧,所以,为了不拖延工程进度,只能采用这种极端办法。”

    麦格纳调侃道:“这些人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同胞,所以稍微宽松一些,你说怎么样?”

    对于麦格纳这个老白男的调侃,贝格尔瞬间就变了态度,他生气的说道:“麦格纳先生,您还是太心善了,就这群贱奴,怎么可能是我的同胞,虽然说我没有您一样高贵的皮肤。”

    “但我也是接受过伟大美利坚文化熏陶的黑人的。”

    贝格尔虽然恼火,但是他的火气完全冲着工地上的劳工,而不是对于眼前这个真正的美国白佬。

    对于利比里亚的统治阶层,也就是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而言,他们在面对美国人时,有基因自带的人质认同综合征。

    并不会认为美国人对他们的歧视,看不起,还有过去犯过的错有什么问题,并且甘愿在美国白人面前,低声下气,乞尾摇怜,极力讨好。

    如果美国主人随意夸奖一句,都是对他们的极大宠信,如果有人说,你真像一个美国人或者白人,那就是对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最高的赞誉,估计能够因为这一句话,咧着嘴一整天……

    单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苏联这个国家,确实是挺伟大的,毕竟苏联对外意识形态传播中,鼓励这种人把腰杆子挺起来,要反抗资本主义训狗人对人性的泯灭。

    不过,很显然苏联的理想主义者们也确实过于理想化,他们如果生活在21世纪,说不定就能体会到劝说“舔狗”这种动物,有多难。

    麦格纳乐意看到眼前这个糖度严重超标的利比里亚黑人胖子发火,因为他的大肚腩配合上他的表情,就像百老汇的滑稽剧演员一样滑稽。

    作为一个落后奴隶制农业国的上层阶级,贝格尔或许无法像他梦中理想国美国富人一样奢华的消费,但是在营养过剩方面还是颇有心得。

    就他的体型,放在美国都严重超标,二百多斤的身体,是不是大力士不知道,但吨位上在利比里亚绝对属于“恐龙立鸡群”的存在。

    尤其是和工地上这些皮包骨头,犹如麻杆一样的黑人劳工对比,尤其突出。

    毫不客气的说,他身上的一堆肥膘,就是靠着这些利比里亚本土黑人日日夜夜的辛苦劳动,换来的钞票,再变成美国进口的甜品和油脂养出来。

    还有他那一套油腻宽大的美国西装,脚上不太干净的皮鞋,都让他显得格外小丑,但这正是麦格纳快乐的源泉之一。

    麦格纳在看完贝格尔的“猪”戏后,眼睛里略带鄙夷的说道:“工程进度还要加快,你们再多找些个工人,多花点钱不算什么,但是,在明年四月份以前,蒙罗维亚港必须全面竣工。”

    麦格纳这么说,仿佛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但是贝格尔却为难起来:“麦格纳先生,怎么最近又赶进度,我以为现在已经够快了?”

    麦格纳解释了他的疑惑,说道:“最近你应该已经看到了,东非海军经过蒙罗维亚的频次明显增加了。”

    “我们收到消息,东非人从西班牙手里购买了一块土地,他们的势力再一次往北扩张了。”

    “这可能给了政府一定的压力,所以对蒙罗维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

    东非购买达赫拉的消息自然不可能瞒得住,在对东非对非洲西北部扩张的警惕上,法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最为紧张。

    前两者是害怕东非对他们在非洲西北部的殖民地图谋不轨,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国和英国对非洲西北部殖民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法国就不用多说了,在其殖民版图中,北非和西非已经成为法国海外利益的核心,超过了东南亚。

    而英国对非洲西北部的的重视,也是如此,虽然英国的殖民地众多,但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已经客观上脱离了英国的完全掌控。

    而诸如印度这样的殖民地,对英国的反抗意识也越来越强。

    所以,在英国殖民地影响力不断削弱的大背景下,非洲西北部就成为了英国眼里极具价值的处女地。

    英国对非洲西北部的殖民活动,展开时间也没有多久,理论上没有外部势力的干涉,这些殖民地的独立意识觉醒,甚至可能要超过上百年。

    毕竟英国统治印度都接近两百年,而印度在英国人之前,好歹文明程度就已经很高了,而西非地区的英国殖民地,还停留在部落和王国混杂的时代。

    最后是美国,美国对东非的警惕,主要是东非在大西洋上的扩张,尤其是对北大西洋的不断蚕食。

    麦格纳说道:“东非把南大西洋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勉强还能让人接受,但是他们继续向北大西洋扩张,就过于贪得无厌了。”

    “在北大西洋未来只能有一个强权,而美国显然是北大西洋国家天然的领导者,所以美国有义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平衡。”

    听到麦格纳这样霸气的发言,贝格尔上前恭维着说道:“没错,我们利比里亚也是美国的绝对的支持者,在遏制东非上,利比里亚一定会鞍前马后,配合美国一起行动。”

    本来,麦格纳也对刚才自己的言论很满意,可被贝格尔这么一说后,他瞬间感觉被拉低了档次。

    麦格纳嘴角不屑的说道:“呵呵,希望如此吧!利比里亚能够起到作用,那最好。”

    利比里亚对美国遏制东非当然能起到作用,但是麦格纳心里想到的却是利比里亚的位置,而不是利比里亚的人。

    就贝格尔这种油头大耳一样的类人生物,他们不给美国帮倒忙,就感天谢地。

    即便利比里亚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麦格纳也完全看不上当地的黑人,尤其是那些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

    本土的利比里亚黑人好歹还能创造价值,而这些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完全就是一堆蛀虫。

    他们在美国的扶持下掌握着利比里亚的政权,却把国家建设的和“猪圈”一样,这种能力全世界也就只有那么几家能做到,就比如同样是美国势力范围的海地。

    看看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这已经是整个国家最“发达”,“繁荣”,“现代化”的区域,可是在1934年,美国人到来建设以前。

    蒙罗维亚的总人口甚至不到两万人,工业更是完全没有,只有一些简单的手工业作坊,国家经济完全依靠种植园经济,还有奴隶贸易。

    当然,蒙罗维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十分糟糕,除了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的住房勉强看的过去以外,其他国民生活的地方,完全就是用原始植物材料和泥巴建设的棚子。

    在蒙罗维亚市区,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基本上都是没有整理的土路,甚至路面都没有夯实,路基打理和维护也不到位,水电设施基本为零,只有当地最大的企业,也就是麦格纳所在公司,美国费尔斯通轮胎和橡胶公司有自来水和供电设备。

    所以,在麦格纳眼中,蒙罗维亚此前完全就不像个国家首都的样子,反而更像是一个原始的沿海渔村。

    而现在,美国政府和海军对当地重视起来后,这个1847年就独立的国家,才开始有了一定的现代化。

    而之前的大几十年里,利比里亚政府的表现,连及格,甚至零分都达不到,他们的治国能力甚至是负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