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百四十章 三大政治板块中心

第二百四十章 三大政治板块中心

    这样一个腐朽的政权,还有这样一个堕落无能的群体,麦格纳心里自然充满了对利比里亚的蔑视。

    看不起归看不起,麦格纳和他背后的美国,还是要扶持这个几乎没有下限国度。

    麦格纳说道:“东非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同时也是一个侵略成性的野蛮国家。”

    “在东非存在的半个多世纪里,非洲大陆上大部分民族和国家,都消散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在19世纪中期以前,非洲大陆南部的广阔土地上,曾经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黑人聚落,可是现在东非一千三百万的国土里,一个黑人的身影也看不到。”

    “所以,贝格尔,你猜假如东非的势力蔓延到非洲西北部,尤其是利比里亚,东非人能容忍你们这些人吗?”

    麦格纳可以说问出了一个十分致命的问题,对于利比里亚的黑人而言,从历史来看,东非显然不是好打交道的国家。

    从东非,到南德意志,再到阿比西尼亚帝国,比属刚果,多哥兰,但凡是东非的势力范围下,根本就没有黑人生存的土壤。

    这也不能说东非歧视非洲的黑人群体,毕竟东非在打击北非的阿拉伯教白人势力上,同样毫不手软。

    贝格尔对阿拉伯教白人势力的遭遇并不关心,但是,麦格纳说的话,却让他冷汗直冒。

    虽然不想承认自己的黑人身份,可东非显然不会按照贝格尔这种美国裔利比里亚黑人的判定标准行事,在东非眼里,他们和利比里亚土著没有任何区别。

    不得不说,贝格尔的这种想法歪打正着,虽然自20世纪以来,东非在外交和扩张上,就已经转变了策略,尤其是近些年,东非大部分时间,都很遵循国际规则。

    可这并不代表东非真的变了。

    至少恩斯特本人,对如何剪除西非黑人人口的根本战略,就一直没有停过。

    虽然现在东非周边国家,在东非的改造下,已经完全变成非黑人国家,可西非庞大的黑人人口,依旧能让恩斯特感受到压力。

    前世,到了21世纪初,西非的人口超过四亿,仅尼日利亚一个国家,人口就超过两亿。

    而恩斯特认为,在21世纪,西非的人口可能比官方统计的更多,毕竟就西非国家那种组织能力,他们在人口统计上很有可能做的不合格,导致大量人口没有被统计上。

    因此,在21世纪初,西非地区的黑人人口达到了五亿也不是没有可能。

    五亿人口是什么概念,在21世纪初期,欧洲的总人口差不多也就是七亿规模,西非这个区域,足以养活一个大洲规模的人口。

    因此,在恩斯特看来,西非的黑人数量还是太多,东非需要在当地扶持更多的非黑人国家和势力,和他们争夺土地和水源,压缩他们的发展空间。

    否则的话,真等到二十一世纪,东非因为超前发展,进入人口增速缓慢的状态,而西非大量贫困黑人人口如前世拉美移民偷渡和涌入美国一样,涌入东非。

    那恩斯特这一辈子不就白折腾了么!

    所以,只要恩斯特还活着,他就会持续压缩非洲黑人还有阿拉伯教的生存空间。

    麦格纳看着惶惶不安的贝格尔,嘴角翘起说道:“所以,美国在利比里亚建设军事基地,不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利益需求,更是为了利比里亚的安全着想。”

    “你们的政府应该坚定不移的跟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走,未来,蒙罗维亚的美国军队,就是你们重要的保障。”

    ……

    在蒙罗维亚港外,大约五公里的大西洋海面上,东非的落日号护卫舰指挥官台尔曼,手里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蒙罗维亚港的建设情况。

    “美国人这次可真是下了大手笔,来建设蒙罗维亚,现在蒙罗维亚相较于一年前,几乎每隔一个月,就变一个模样。”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渔村,现在就已经初步具备了城市的雏形,并且还是一座具有各种现代化军事设施的军港型城镇。”

    也不怪台尔曼感觉惊叹,虽然说美国在海外建设一座军事港口,显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知道,现在美国才刚刚走出大萧条的影响,内部财政压力很大。

    这种特殊时期,在海外大兴土木,并且用于军事建设,可见美国在对东非战略上的重视。

    落日号的司政员克里斯汀,并不惊讶于美国对蒙罗维亚港的建设,而是说道:“和我们即将前往的达赫拉相比,蒙罗维亚的条件真是得天独厚。”

    “有天然的海湾,并且还有梅苏拉多河的充足水源,周边植被也比较丰富,并且有一定的人口和城市基础,而达赫拉的条件就太过艰苦,连饮用水都需要一步步解决。”

    实际上说来,蒙罗维亚在非洲西北部的港口里,条件很一般,但是,港口在非洲西北部,本身就属于稀缺资源,这甚至导致东非控制的洛美港都能算作天然优良港口。

    但是,这里克里斯汀是拿东非刚刚获得的达赫拉来和蒙罗维亚对比,那前者的配置也就太寒颤了。

    除了达赫拉湾提供的避风条件以外,达赫拉和区域其他港口相比,没有任何优势,甚至现在达赫拉根本就不是一座港口。

    当然,如果不是达赫拉条件这么差的话,西班牙也不可能松口,把这块地方交易给东非。

    这不仅涉及到西班牙和东非之间的领土交易问题,同时关系到地缘政治和国际社会影响。

    就比如东非如果拿到的不是达赫拉,而是其他地方,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就不可能如此简单的揭过,选择性失明。

    达赫拉本身条件差是他们初步能接受的条件之一,其二是达赫拉所在的西撒哈拉,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几乎完全是沙漠,东非不可能通过西撒哈拉对非洲西北部内陆进行渗透。

    台尔曼就说道:“达赫拉的条件确实艰苦,可这已经是英法等国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哪怕再往北的摩洛哥,还是再往南的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都有可能挑拨他们敏感的神经。”

    “从达赫拉想影响两边,距离都超过至少五百公里的沙漠,往内陆也没有任何扩张价值,所以才能让他们放心。”

    “不过,我倒认为达赫拉也完全不是没有优势,帝国对达赫拉五十公里的半岛,是直接买断的,这里也就成了东非手中合理合法的海外领土。”

    “即便日后,区域独立或者发生动荡,其他国家也没有借口,再把达赫拉从东非手里收回。”

    达赫拉并非殖民地,而是东非花了四万莱茵盾买过来的土地,这一点很重要,东非能够自由决定对这里的处置,同时获得了达赫拉,东非还能参与到未来非洲西北部海洋权益的开发。

    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未来东非渔民能够理直气壮的参与到西北非渔场的捕捞活动中。

    现在世界的四大渔场是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和秘鲁渔场。

    但是到了21世纪,传统四大渔场因为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问题,排名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纽芬兰渔场直接崩溃,名存实亡,而北海道渔场和北海渔场也跌入区域性重要渔场行列,艰难恢复。

    而在21世纪的新四大世界渔场,分别就是始终坚挺的秘鲁渔场,然后是西北非渔场,西南非渔场,美国加利福利亚渔场,三个后起之秀。

    这四大渔场和世界上的四个沿海寒流有关,秘鲁渔场对应秘鲁寒流,西北非渔场对应加那利寒流,西南非渔场对应本格拉寒流,美国加利福尼亚渔场对应加利福尼亚寒流。

    21世纪的四大渔场中,西南非渔场也刚好在东非西南沿海,和南非共享,这也是东非海洋渔业最发达的区域。

    除此外,东非东海岸还有索马里渔场,但是索马里规模达不到世界渔场第一梯队,更重要的是这个渔场只是一个季节性渔场。

    近些年以来,随着东非经济和物流业的发展,市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东非本身是一个人口两亿的超级大国,所以能够获得新的渔业资源产地,对东非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

    所以,能够通过达赫拉,加强东非对未来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西北非渔场的控制,这很划算。

    这就等于未来东非同时坐拥两个世界级渔场,也就是西南非和西北非渔场,从而推动东非海洋捕捞业的发展。

    除了海洋渔业以外,在达赫拉沿海也可能存在油气资源,不过,这就不是很明确了,东非目前也不太关注这一点。

    台尔曼说道:“那些租借的港口,哪怕条约签订很久,未来也会面临被收回的风险,而达赫拉就完全不用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里本身就是帝国的合法领土,同时也不可能存在脱离帝国的离心力。”

    台尔曼这完全是一句废话,毕竟达赫拉根本就没有本地人口,周边也没有大型聚落生活,而且,达赫拉资源匮乏,几乎所有资源和补给都依赖东非国内的支持,就比如食物和各种设备,能源等等。

    克里斯汀在听完他的话后,说道:“你说的确实有一些道理,不过想要维持达赫拉,我们肯定要付出比美国更高的成本,尤其是初期建设上。”

    “达赫拉湾我见过,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港口设施,东非光是想建设一个能够停泊军舰的港口,就要花费不少力气。”

    “远不如获取其他可现成利用的港口方便,不过也正如你所说,北方国家根本不可能让我们轻易获得这样的地方。”

    北方国家,其实也就是东方国家常说的西方国家,而东非因为位置的原因,偶尔也会用北方国家来指代欧美列强势力。

    台尔曼说:“其实,现在帝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大多数位置都不算太好,不过,这对帝国而言,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迟早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获得更好的资源,尤其是英法两国持续衰落的大背景下。”

    东非海军在世界的力量部署,仅次于英国,军事基地数量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而之所以,东非海外军事基地数量不如法国的重要原因,就是东非崛起的时间太晚,好位置基本被英国和法国占据了。

    不过,东非的海外军事基地也不是没有优势,就比如未来世界民族觉醒和国家独立浪潮爆发后,东非会遇到的问题最少。

    因为东非占据的很多地方,本就人烟稀少,或者战略位置并不突出,同时,东非在处理海外利益上,也比英国和法国收得更紧。

    就像达赫拉,东非是直接买断这块地区的所有权,而不是租借。

    即便是东非海外的殖民地政治实体上的军事基地,东非也会单独将其隔出来,防止这些地区未来独立后,索要这些军事基地所在的的所有权。

    这样,东非在海外军事基地的控制,就不容易受到当地政局变化的影响,也不容易遗留历史问题,不过这都建立在东非政府认为传统殖民时代最终会瓦解的共识上。

    台尔曼说道:“未来,我们的达赫拉港,就可能成为和美国蒙罗维亚港的竞争对手,所以在达赫拉投入更多的资源,是很有必要的。”

    “这事关到整个非洲西北部的战略布局。”

    非洲西北部在东非和美国的世界战略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毕竟这里本身就是一个面积超过五百万平方公里,拥有几千万人口,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庞大区域。

    同时,这里处于东非,北美和欧洲三大地缘板块的中心区域,是三个世界政治集团的交汇地带。

    谁控制了非洲西北部,谁就能在对另外两个地缘板块的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东非获得这里,就可以加快对欧洲的渗透,同时极大排除美国在南大西洋和大西洋东岸的影响力。

    而美国控制这里,就可以遏制东非北上,同时切断东非和欧洲国家的联系。

    至于欧洲,在没有出现一个主导性国家或者政治组织力量之前,欧洲无法借助西北非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

    就比如现在西北非,实际上就大体控制在法国和英国手中,但他们对当地的主要收益,是经济上的利益,也就是当地的廉价资源还有劳动力。

    可英国和法国,却无法借助西北非,发挥世界性的作用,这是因为他们实力上的不足造成的,即便两个国家联手,也最多保证其在西北非地区的利益不会受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