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英国人想把局势搅和的更加混乱,这就代表他们有做到这一点的能力,作为“世界霸主”,英国人依旧掌握着很多不容忽视的“武器”和筹码。
军事上英国已经掉队,但是他们依旧掌握着世界的金融和舆论霸权,并且拥有积攒百年的丰厚家底。
现在的世界体系是英国主导建立的,他们在全球培养了大量的“买办”阶层和利益代言人,这些都是英国可以直接操纵的力量。
就比如让这些和英国利益捆绑在一起的群体,在他们的国家里为英国的战略服务,游说本国政府,通过他们掌握的新闻媒体,引导舆论风向等等。
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像极了前世呈现颓势的美国。
英国已经丧失了绝对的军事优势,即便它们依旧掌握着世界最强大的海军,美国在21世纪二十年代也丧失了绝对的军事优势,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但是不可否认,美国的军事就像现在的英国一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两者都是海军依旧维持着规模上的优势。
技术优势则不复存在,英国面临的情况比美国还差一些,因为在这个时空下,在军事技术上不弱于英国的国家远比前世美国面临的国家数量更多。
前世美国仅仅丧失了对远东帝国海军技术上的优势,而英国海军在技术层面对东非,德国,美国都没有优势,意大利、日本和法国这些国家和英国差距也不大。
这导致英国坐拥世界第一大海军力量,却难以发挥作用,在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影响力极速萎缩,就比如太平洋地区,日本正在侵蚀英国在远东帝国的利益,可是英国拿日本没有半点办法。
在其他几个区域,英国海军更是显得有心无力,印度洋方面,没有国家可以挑战东非海军,大西洋方向,美国,东非等等都是英国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最后是地中海,在地中海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意大利,现在意大利确实难以对英国形成挑战,可是德国在亚得里亚海的海军建设项目也已经上马。
综上所述,现在英国皇家海军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吉祥物”,任何一个海军强国的针对,都有可能让英国皇家海军的遮羞布彻底被撕裂。
因此,英国政府不敢让皇家海军轻易参与到一些不可控的地区冲突中去。
这就像21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在战争态度上的畏首畏尾一样,哪怕往前推进二十年,美国还敢跑到阿富汗的领土上打上一架,军工复合体和美国军方闻战则喜。
英国也是一样,往前推二十年,英国也不会在军事上畏惧任何国家,至于20世纪以前,英国基本想对付哪个,就对付哪个国家。
英国人比美国精明的地方,在于他们更善于先挑拨矛盾,就比如在19世纪末扶持日本,打击远东帝国和沙俄,还有扶持葡萄牙对付东非,只不过在南非战争中,葡萄牙明显不堪大用,最后英国才亲自下场。
至于现在的英国,就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傲气,畏惧被拖入战争之中。
所以英国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将其祖传的“搅屎棍”手艺,发扬光大,让其他列强内斗起来,从而无法在对付英国这个问题上联合起来。
随着英国政府统一了共识,这给1936年末的世界混乱局势再添了一把火,有心人就可以发现,在世界各国突然涌现出了一大批容易引发对立的负面消息和报道。
就比如德国的报纸上对苏联和东非的负面新闻就急剧上升,相对应的东非也出现一些对德国的负面消息。
德国和东非的贸易争端被有意放大,东非和德国民间的各种相互批判也越来越多,其中还掺杂着不少捏造的假消息。
就比如某某东非人在德国受到歧视,亦或者某德国企业被东非政府恶意刁难……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德国和东非;美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只要是英国能够影响到的国家和地区皆是如此。
除了新闻和舆论上的恶意攻讦,制造对立以外,在英国政府操纵下,他们在各国扶持的“买办”,也会在有条件的基础下,配合英国故意制造事端,挑拨各国间的矛盾。
这在英国的殖民地和海外影响区域尤为明显,二桃杀三士的戏码,不断上演。
比如某处英国资本掌握的优质矿产,英国故意向两个甚至多个关系复杂的国家企业进行招标,让他们因此产生矛盾。
例如在澳大利亚,英国放松对日资的准入门槛,让他们和东非资本进行竞争,在南美引发美国和东非的进一步激烈对抗,在地中海和欧洲,故意引导德国和东非的商业矛盾。
英国通过市场操作挑拨各国间的矛盾,这是很好的阳谋。
因为对于如今的世界主要强国而言,海外市场是重要的“战场”,自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来,世界市场越来越分裂,各国关税壁垒越来越高,甚至出现苏联和美国那样搞“封闭”市场的情况。
而英国本身依托其庞大的殖民地还有势力范围,拥有最为世界其他国家觊觎的庞大市场,以前英国自然不希望其他国家进入。
现在英国则故意放开口子,从而引发这些国家的竞争,英国的一番操作,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乌烟瘴气。
犹如21世纪的互联网一样,全世界民众的戾气都增加了不少,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各国政府的决策。
当然,英国人这么干的效果,现在并不明显的,尤其是越不民主的政府越不容易受到影响,典型的就是苏联,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而东非和美国也好不了多少。
即便向来以“自由”标榜的美国,如今也由罗斯福这个政治强人掌权,所以英国人的小动作,对各国政府层面影响比较有限。
不过,就如今的世界局势来说,不需要他们的挑拨,各个国家也是相互看对方不顺眼,英国只是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
1936年12月7日。
东非,莱茵市。
对于年末以来,东非国内新闻舆论上出现的各种节奏,东非政府很快就有了察觉。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有人故意在引导我国的民间舆论,挑拨帝国和美国,德国等国家间的矛盾,同时结合最近一段时间频发的海外利益纠纷,英国的嫌疑很大。”
“因为英国殖民地传回的一些消息十分反常,他们对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比较频繁,而且就像是有意针对东非企业在海外的正常商业活动一样。”
“这一点在南美和南洋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在南美英国出售了一些产业给美国,在澳大利亚等地区,英国则放松了对日本的限制。”
“前者还好理解,但是英国对日本态度的一些变化就有些耐人寻味了,现在日本在远东的扩张,毫无疑问英国人是主要受害者,尤其是远东帝国,英国丢失了大量利益,他们现在居然在南洋地区反而对日本放松投资限制。”
实际上英国并非是有意针对东非,而是在给几乎所有国家下套,但是刚好英国的很多殖民地和利益所在和东非的势力范围距离比较近,所以这就让英国的组合拳看起来就像针对东非一样,导致了弗里德里希皇储的误判。
恩斯特也搞不清楚英国人的实际想法,他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弗里德里希,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如果英国人是刻意针对我们,这并非毫无根据。我们势力范围的扩张确实对英国能够产生较大的危机感。”
“其他不说,光是印度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就足以让现在英国人坐立不安了。”
“英国的其他殖民地,除了加拿大以外,几乎都绕不开东非,这在英国人看来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就像我们看待阿拉斯加一样,阿拉斯加在东非眼里,和一个太平洋的人质没有太大差别,日本,美国,甚至苏联和加拿大如果对阿拉斯加动手,我们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英国的殖民地除了位于北美的加拿大,基本上都在东非军事能够辐射的区域之下。
埃及和南非,尼日利亚这种殖民地,如果被东非针对连挣扎的可能性都不存在,印度,波斯等地方,也是孤立无援,澳大利亚,新西兰之流,除了投靠美国,否则东非也是手拿把掐。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我们在地缘上是对英国海外殖民地体系最克制的国家。”
“如果是因为这个理由,英国人刻意针对我们也就不奇怪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干看着英国人恶心我们,应该做出一些反制。”
恩斯特说道:“我并不担忧英国拉拢其他国家和我们对抗,但是美国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我们应该警惕美国和英国相互勾结,如果英国把他们的殖民地和海外利益打包给美国人,才是我们真正的麻烦。”
在恩斯特眼里,真正有实力对东非全球布局产生威胁的国家只有两个,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德国虽然也很强大,但是东非并不畏惧德国的挑战,哪怕是战争,因为德国很难在地缘上和东非爆发孤注一掷的战争,即便德国统治整个欧洲也是如此。
德国的势力想要跨过地中海,北非很难做到,虽然其在中东也有奥斯曼帝国这个盟友,但是在印度洋,东非的军事力量也不可能受到挑战,奥斯曼帝国想出波斯湾都很困难。
所以,即便德国在欧洲做大,也很难把手伸进东非的兜里,美国和苏联则不同。
美国的地理位置,东非想要限制美国的活动也很困难,尤其反映在南美利益上,如果美国占据优势,东非想再夺回来,难度就很大了,这一点在远东也是类似道理,还有大洋洲。
苏联可能对东非利益造成的威胁,则主要是中东和中亚地区,其次是远东,毕竟这些地区和苏联直接接壤,如果苏联在这些地区建立优势,就可以和东非为了争夺这些区域形成拉锯,当然,英国人根本不可能和苏联合作。
正是基于这一点,英国如果放弃自己的海外利益,那东非最应该警惕的就是美国摘桃子。
弗里德里希皇储皱着眉头说道:“如果英国人铁了心这么干,我们想让他们不和美国合作,恐怕会很困难,毕竟英国和美国到底在文化上同种同源。”
“我们也只能确保印度洋和东非周边的英国势力范围,不会落入到美国人手中。”
恩斯特说道:“就目前来说,英国和美国勾结的可能性比较小,毕竟英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不至于变卖海外资产。”
“不过,英国针对东非,挑拨我们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关系也是必然的,既然英国人没有公开这么做,而是暗地里进行,我们也要做好准备。”
“加强对南美和南洋地区的监控,防止英国瞒着我们做出一些损害我们利益的行为,并且继续巩固我们和南方各国的外交和经济活动,最好把他们都绑在帝国车轮上。”
“不过,如果真有一些国家投靠美国,我们也应该在经济还有政治上给予一些回应,让他们清楚,投靠美国一定会付出代价。”
“我们也不能表现的太过霸道,导致适得其反,这其中的度你要把握好。”
弗里德里希皇储点了点头,这也算不是办法的办法了,这时他又开口问道:“父亲,那你看我国民间的那些新闻报道所导致的舆论问题,应该怎么做?”
对于民间的舆论问题,恩斯特倒是不怎么在意,他说道:“现在那些负面新闻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不大,主要是挑拨东非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虽然有些夸大其词,甚至恶意揣测,但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既然背后的人想鼓动东非人的情绪,我们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借助这一波舆论加强国防领域的建设。”
英国人确实利用了东非和其他国家的矛盾,但是不可否认这些矛盾本身就是存在的,因此,恩斯特不打算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借助这种情绪,也能够为东非提前做战争准备进行掩护。
反正东非民间的议论,也不可能绑架东非官方的决策。
恩斯特又补充说道:“不过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既然这些人跳了出来,我们也刚好可以顺藤摸瓜,把那些埋在我国的暗雷提前找出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连根拔起。”
那些受其他国家影响,不受东非政府控制的民间新闻媒体,东非肯定不能放任不管,只是现在没有必要对他们动手,但是不妨碍把他们记录在案。